-
- 素材大小:
- 238 K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ppt
- 上传时间:
- 2018-02-21
- 素材编号:
- 145886
- 素材类别:
- 物理课件PPT
-
素材预览
这是一个关于测量平均速度教案PPT作品,主要介绍了测量“斜面上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①原理与器材;②方法步骤;③误差分析与注意点等等内容。新课引入 看:粉笔头的自由下落看:小车的运动 思考:①根据前边所学知识,怎样知道这些物体运动的快慢? ②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怎样计算和比较它们的平均速度?学习示范 完善方案 实验器材:小车、长木板、垫块、铁夹、铁制小书立、铅笔。小组讨论 展示结果 ①将一端垫高,略微倾斜,使小车能主动运动起来,但又不至于太快。 ②在小车释放处,车前端做标记作为起点;在斜面下端卡上金属片作为终点,用刻度尺量出起点到终点距离就是路程s。③释放小车时,用停表开始计时,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得到时间t。④由 算出速度。 师生总结 完善方案 ①刚才的操作还存在什么问题?②实验要求得到运动到底端和到中点两个结果,怎么办?分组实验 测量探究 实验步骤: A.调整斜面装置,保持较小的合适的倾角,欢迎点击下载测量平均速度教案PPT作品哦。
测量平均速度教案PPT作品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物理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新课引入 看:粉笔头的自由下落看:小车的运动 思考:①根据前边所学知识,怎样知道这些物体运动的快慢? ②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怎样计算和比较它们的平均速度?学习示范 完善方案 实验器材:小车、长木板、垫块、铁夹、铁制小书立、铅笔。小组讨论 展示结果 ①将一端垫高,略微倾斜,使小车能主动运动起来,但又不至于太快。 ②在小车释放处,车前端做标记作为起点;在斜面下端卡上金属片作为终点,用刻度尺量出起点到终点距离就是路程s。 ③释放小车时,用停表开始计时,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得到时间t。④由 算出速度。 师生总结 完善方案 ①刚才的操作还存在什么问题? ②实验要求得到运动到底端和到中点两个结果,怎么办?分组实验 测量探究 实验步骤: A.调整斜面装置,保持较小的合适的倾角。B.将金属片卡放在底端,小车放在顶端。标好起点,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计入表格。 C.释放小车同时用停表计时,到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得到时间t1,记入表格。 D.将小车重新放到顶点,重复测量两次,记入表格。 E.将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部,再测量三次路程s2和时间t2,记入表格。 F.由测出的数据,依据公式 v=s/t 算出各个速度,求出平均 值,得到结果。 G.整理回收器材。记录表格实验总结 问题讨论问题①:为什么每组得到的两个速度v1,v2不一样大?两者是二倍关系吗? 问题②:为什么各组之间测量的值差别很大?是误差所致吗?实验总结 问题讨论问题③:该实验误差主要来自哪几个面? 问题④:要减小误差,应注意什么?边学边练 一试身手请分析下述操作或推论,哪些是错误的? ① 该实验测出的速度就是小车到达末端碰金属片时的速度。 ② 让小车走得慢一点,路程适当长一点,则测量的误差可以小一点。 边学边练 一试身手请分析下述哪些是错误的? ③ 该实验如果测出上半程和下半程速度分别为v1v2,则全程的速度是(v1+v2)/2。 ④ 该实验如果测出上半段时间和下半段时间的速度分别为v1v2,则全程的速度是(v1+v2)/2。实验拓展 问题探究(一)利用气垫导轨和红外线计时器改进实验 1.实验器材: 2.实验原理: 3.问题与思考 ①该实验中哪些方面的改进减少了测量误差? ②时间可由什么读出?路程对应哪个距离? ③为减小误差,怎样处理好运动的起点与计时的起点和终点的关系?实验拓展 问题探究(二)用超声波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测量并显示速度 1.实验器材:(见课本) 2.实验原理:(见课本)(二)用超声波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测量并显示速度问题1:传感器测距离的优点与计算机的作用. 问题2:想一想,超声波的测距原理在生活当中有哪些应用方式? 课堂小结 一.测量“斜面上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①原理与器材; ②方法步骤; ③误差分析与注意点。二.实验的改进和扩展 ①光电计时、气垫导轨; ②超声波测距,计算机测量、显示速度。三.实例应用及拓展
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介绍PPT:这是一个关于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介绍PPT,主要介绍了如下:1.电磁打点时器;2.电火花打点时器;两种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作用;操作步骤;分析与处理实验数据。1、电磁打点计时器 (1)原理 (2)构造 (3)工作电压:4V–6V 2、电火花计时器 (1)构造:(2)原理:(3)工作电压:220V (4)频率:50Hz 打点时间间隔:0.02s线圈中交流电某半个周期时的情况,根据图中标出的线圈中电流方向,可判断出振动片的右端磁性为N极,受到永久磁铁的作用力向下,即振针(打点针)此时向下,纸带从针尖下通过时,振针打在复写纸上,便在复写纸下面的纸带上留上一个点;另半个周期线圈中电流与图2所标出的方向相反,振动片的右端磁性为S极,受到永久磁铁的作用力向上,即振针(打点针)此时向上运动,此时不打点。综上,在线圈中交流电的每个周期里,纸带上打一个点,相邻点之间对应的时间等于交流电的周期,即0.02s. 当线圈通以50Hz的交流电时,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使振动片(由弹簧钢制成)磁化,振动片的一端位于永久磁铁的磁场中。由于振动片的磁极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在永久磁铁的磁场作用下,振动片将上下振动,其振动周期与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周期一致,即为0.02s,欢迎点击下载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介绍PPT哦。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介绍PPT模板:这是一个关于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介绍PPT模板,主要介绍了如下:历史发展;高中考试内容;1、电磁打点计时器;2、电火花计时器;3、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步骤;分析与处理实验数据;4、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通过线圈时,类似于电磁铁,产生磁性,由于是交流电,所以磁极交替变化,将振片磁化,与永久磁铁相互吸引排斥,振针周期性地打在复写纸上,复写纸压在纸带上,在穿过限位孔的纸带上留下痕迹。构造:电源插头、脉冲输出开关、正负脉冲输出、放电针、墨粉纸盘、纸盘轴原理: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蒸发墨粉落在纸带上,频率50Hz、周期0.02s 用途:计时 注意事项:交流、电压220V,先通电等待1~2s后拖动纸带或释放物体、先切断脉冲输出开关后拾取纸带,欢迎点击下载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介绍PPT模板哦。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介绍PPT课件:这是一个关于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介绍PPT课件,主要介绍了如下:理论分析;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方法;纸带处理;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等内容,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理论分析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 1、电磁打点计时器(1)原理 (2)构造 (3)工作电压:6V以下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2、电火花计时器 (1)构造: (2)原理: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放电(3)工作电压:220V 放电周期:0.02s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3、打点计时器的作用 (1)测时间 (电源频率50Hz,每隔0.02s打一个点) (2)测位移(3)研究纸带→ 研究物体运动使用方法操作步骤 (1)固定计时器 (2)穿纸带 (3)先启动电源,再拉纸带,随后立即关电源 纸带处理纸带处理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定义:实验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分类:a、系统误差:由某些固定不变的因素引起的。 b、偶然误差:由某些不易控制的因素造成的,是不可预知的。减小办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欢迎点击下载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介绍PPT课件。
测量平均速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