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5.91 M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chenrong
- 上传时间:
- 2018-06-02
- 素材编号:
- 195664
- 素材类别:
- 城市旅游课件
-
素材预览
这是城市管理学ppt,包括了城市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城市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城市管理学的研究意义,指对城市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城市管理学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城市旅游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第一章 导论
2. 城市管理的含义
指对城市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基本使命
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市民的公共需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管理主体(多元)
1.1.2 城市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1.2.1 城市管理学的研究原则
系统分析
以人为本
法治透明
利益平衡
公众参与
成本效益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划分城市与乡村的标准:
人口密度
人口规模
行政划分
职业界定
2. 城市的特征
(1)生产要素的聚集性。
2.1.2 城市的历史发展
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城市快速通道日益发达
人口郊区化发展迅速
形成诸多国际性城市
开始启动生态城市建设
2.2 城市的功能和作用
2.2.1 城市的复合型功能
2.2.2 大都市区的独特作用
2.3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
2.3.1 城市化的基本含义
指人口和经济活动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特征: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用地向郊区扩展;不断形成新城市,数量增加。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最常用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4 中国的城市化政策
2.4.1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原因:重工业优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积极效应:立足于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P38)
负面效应:
制约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
不利于发挥城市规模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代价
限制了人口素质发展
发挥大城市的特殊优势
强化中等城市的功能
合理发展小城市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思维
以城市群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城市群的集聚功能
适合中国国情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要求
环境消费的规模经济效应的要求
提高消费率,缓解需求不足和通缩
2.5 城市化的影响与后果
城市化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化
城市化引起了生活方式的变化
城市化改变了社会人口和职业结构
城市化引起了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城市化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阅读与思考:
你认为广州的城市化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你认为广州市的城市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城市功能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三章 城市管理理论
3.1 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
3.1.1 私人部门的含义
私人领域的行动主体,是指参加市场交换活动的各种组织和个人。包括各类企业组织以及家庭和个人。
私人部门并不排斥政府干预,但政府干预只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而存在。
特征:自主性;平等性;互惠性;竞争性;契约性。
3.1.2 私人部门的优势
分类:商品生产者、消费者、中间人
分散决策较快实现供需平衡
价格传导有利于资源配置合理性
利益驱动利于激励创新
3.1.3 公共部门的含义
以公共权力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其行动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的社会组织体系。一般指政府及其附属机构,主要负责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矫正市场失灵的优势
征税权、禁止权和处罚权
产权等强制性制度
对消费者提供信息及其他支持
特征
公有产权
公共利益
集体行动
非市场化
3.1.4 城市公共部门
政党
政府
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
其他(社团、行业协会、社区组织)
3.2 市场失灵与公共管理
3.2.1 市场机制的功能
需求满足
情报传递
检验评价
资源配置
激励创新
3.2.2 市场失灵问题
内在功能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失灵,单纯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一种状态。
表现
公共产品问题
外部效应问题
市场垄断问题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分配不公问题
宏观经济问题
公共秩序问题
以下哪些是公共产品?
3.2.4 政府失灵问题
由于政府干预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
原因
信息误识(偏听偏信、会叫的鸟儿有虫吃)
决策低效(集体选择)
利益冲突(公共、部门、个人)
能力有限
表现
部门扩张
决策失误
执行低效
行政成本高
再分配不公
政府设租
3.3 城市管理的理论发展
单中心走向多中心治理
全能型政府走向有限型政府
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
预算型政府走向绩效型政府
封闭型政府走向透明化政府
学习型政府走向研究型政府
阅读与思考:
我们学校的公共产品有哪些?供给效果如何?为什么?
第四章 城市管理体制
西方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存在着单一制和联邦制之分。
3.1 国外城市体制概览
1.联邦制国家城市的行政地位(法定分权)联邦制国家是由若干政治实体(州、共和国)经过联合而形成的统一的主权国家。(美国)
3.1.2 国外城市体制的类型
城市体制,即城城市府的组织形式。具体而言,城市体制是城城市府的组织结构、职能结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总和。
城市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是各国政治和行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达国家的城市体制有议会市长制(日本)、市长议会制(法国)、市议会制(英国)、市委员会制(小城市)和市经理制(美国)等。
3.3.1 发达国家城市体制的共性特点
城城市府为相对独立的基层行政单位
城城市府普遍享有自治权力
议会在城市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实行公共产品的多中心供给体制
3.3.2 国外城市体制的不同特征(原因)
西方各国的政治和历史传统不同。
西方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不同。
西方国家大多实行地方自治,市议会在地方自治事务范围内,有权决定城市体制和市长职权范围,有权决定城市府的机构设置和监督城市府的方式。
3.4.1 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
3.4.2 大都市区的城市体制
建立大都市区统一行政管理机构的必要性
西方各国对大都市区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城市府下设分区政府
城市府与市镇缔结联盟
城市府与市镇分立合作
阅读与思考:
1. 发达国家的城市体制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五章 城市政策过程
4.1 中国城市体制历史沿革
4.1.3 城市行政等级制度
直辖市
副省级市
地级市
县级市
4.2 当代中国城市管理体制
4.2.1 当代中国城市管理主体
1. 城市管理的权力系统
根据城市管理主体是否拥有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权力,可以将我国的城市管理体系分为两大系统,城市管理的权力系统和非权力系统。
2. 城市管理的非权力系统
非权力政治系统:民主党派、政协、人民团体、居委会组织等。
非权力社会系统:各种社会利益团体、民间组织、企业单位和市民个人等。
案例延伸: “警察冲击省人大”显人大宪法地位尴尬
一则“警察冲击省人大”的新闻,是近日最为热门的舆论话题之一:仁寿县警方未经四川省人大允许,强行冲击数道警卫岗亭,在省人大机关内对省人大信访办通知前来参加信访座谈会的程柏林实施捉拿。被警卫人员阻拦后,又多次叫嚣“你们省人大不就是个法律监督机关嘛?你管不了我。”
人大宪法地位的尴尬,首先来自当下人大运行机制上的局限,人大的宪法地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人大的宪法权力没有得到真正释放。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党委和政府机关的工作是“一线”,而人大机关和政协机构的工作是“二线”;还有人将人大视为“干休所”或者官员调养身体的去处,社会上有一句顺口溜叫:“老干部不用怕,不去政协就去人大”。除此之外,人大代表中,政府官员比例过高,使人大常常陷入“自己监督自己”的怪异局面。诸如此类,反映到社会现实中就是人大的“无所作为”或者“作为不力”,这必然会造成人们对人大地位和作用的轻视。
人大宪法地位的尴尬,还来自人大代表角色意识的不健全、不端正。很多人大代表满足于做“开会代表”、“举手代表”,而不能认识到或者不愿履行自身肩负的神圣使命。去年,某律师起草了“制止公款吃喝”的立法建议,在媒体上征集人大代表支持,却无一名代表作出回应;深圳市民李红光从群众中收集了12个建议,却不得不通过刊登广告寻找代表。像建议叫停银联卡跨行查询收费的黄细花这样的人大代表,实在太少太少。
“你们省人大不就是个法律监督机关嘛?你管不了我。”——是什么让“省最高权力机关”沦落成了警察眼中的“政治花瓶”?小小镇派出所民警对堂堂省人大的傲慢与轻蔑,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结合案例思考:
如何深化我国人大制度的改革?
4.2.2 当代中国城市管理职能
1. 城市行政职能的主要内容
行政执行权
行政领导与管理权
行政制令权
行政监督权
人事行政权
行政保护权
2. 城市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转移部分职能
撤销部分职能
增加和强化部分职能
4.2.3 当代中国城市体制特征
中共市委居于领导核心地位
城市组织设置具有同一性
城市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
城市行政地位具有等级性
城市管理职能具有全能性
4.4 中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4.4.1 城市体制的主要问题
政企不分、政社不分、职能错位
城市职责不清、上下关系不顺
政府部门林立、机构设置臃肿
城市机构设置不合理
部门管理、多头审批、条块分割、效率低下
4.4.2 城市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1. 基本方向
正确界定城市职能
科学设置城市机构
合理设置层级结构
加强城市管理的法治化建设
2.职能转变的目标
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城市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经营自主权真正交还给企业,把城市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党政分开,改革政府弊政。
加强城市法制建设,实现城市国家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度的法制化。
阅读与思考:
1. 你认为应如何开展我国的城市体制改革?
第六章 城市规划管理
6.1 城市规划的含义与作用
6.1.1 城市规划的含义
是为了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和协调城市空间布局,而对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各项建设进行的合理选择和综合部署。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必要前提。功用在于能够及时弥补市场缺陷。
城市规划理论诞生的基础:
城市卫生防疫运动。
环境保护运动。
城市美化运动。
6.1.2 城市规划的特征
综合性
权威性
前瞻性
阶段性
区域性
6.1.3 城市规划的作用
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有利于促进城市合理布局
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效益
有利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有利于保障城市交通畅通
有利于塑造城市特色形象
6.3 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6.3.1 编制的原则
协调原则
效益原则
节约原则
人文原则
生态原则
6.3.2 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
6.3.4 城市规划的实施
依法实施
分步统筹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
土地用途管理制度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制度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
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
6.4 城市规划的挑战与变革
5.4.1 中国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
城市发展存在过度蔓延危机
城市建筑呈现个性特色危机
旧城改造人为地隔断历史文脉
城市交通呈现拥堵危机
城市房地产存在泡沫危机
城市公共安全存在隐患
城市环境面临生态危机
6.4.2 中国城市规划的理念变革
以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使命
合理确定城市的环境容量
推行“四条线”管制方法,保护城市不可再生资源
导入理性预期收益管理,有效经营城市资产
推广“法定图则”,优化控制性规划的调控能力
推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减少随意性
阅读与思考:
1. 你觉得我们学校的规划如何?是否存在不足?如有不足该如何改善?武汉城市介绍ppt:这是武汉城市介绍ppt,包括了武汉,历史沿革,武汉三镇,武昌,武汉大学,汉口,武汉饮食,商业,金融业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ppt1:这是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ppt1,包括了城市的不同等级,火车拉来的城市,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主要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ppt1:这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ppt1,包括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影响因素,补充:风向与城市规划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