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9.55 M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ppt
- 上传时间:
- 2017-10-03
- 素材编号:
- 91472
- 素材类别:
- 语文课件
-
素材预览
这是一个关于风筝课件ppt课件,主要是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讨论1、为什么“我”向来不爱放风筝?(用横线表示作者观点、看法的句子。)2、找出文中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语句,分析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用曲线表示描写得精彩或论述得好的句子。)3、当“我”发现弟弟在糊风筝时,弟弟有什么反映?而“我”又有哪些行为?“我”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用重点号表示要着重理解的字、词、句)4、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用重点号表示要着重理解的字、词、句) 5、假如你是文中的弟弟,有何感触?生活中的你有类似的经验吗? 6、你从鲁迅身上学到了什么?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欢迎点击下载风筝课件ppt课件哦。有一首老歌这样唱到:“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提到风筝,我们总会想起那天真烂漫的童年。其实,我们每个人也象飞在空中 的风筝,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总有一根绳线牵系着你,那就是割不断的亲情。
风筝课件ppt课件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语文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风筝简史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如“武林;日事”中记有/少年郎竞放纸鸯,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都有放风筝的场面。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到了清朝,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叫大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他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风筝玩。现在故宫里还藏着三只傅仪玩过的大风筝。 曹雪芹在“红楼梦”70回中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螃蟹、美人、大鱼、编蝠、凤凰、沙燕等各种风筝的情景。可以说,中国的玩具风筝在这时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 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导入新课 掌握对课文作圈点评注的学习方法对课文作圈点勾画评注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疏通性的圈点勾画,目标是读通课文;二是思考性的圈点勾画,目的在于提出质疑,引发思索;三是评论性的圈点评注,目的是让学生在开启思维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四、习惯的圈点评注符号 1、﹋表示描写得精彩或论述得好; 2、-表示作者的观点、看法; 3、=表示文章的要点或中心思想; 4、≌打算摘录的内容; 5、﹍﹍表示要着重理解的字、词、句; 6、?表示有疑问或暂时不理解之处; 7、??表示有疑惑需作认真思考之处;四、习惯的圈点评注符号 8、X表示否定; 9、!!表示精辟、赞赏; 10、△△表示应注意的地方; 11、★★表示应熟记、背诵的地方; 12、[ ]表示要考查、注解的地方; 13、○○表示需疏通的生字和生词。 讨论、探究疑问 1、为什么“我”向来不爱放风筝?(用横线表示作者观点、看法的句子。) 2、找出文中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语句,分析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用曲线表示描写得精彩或论述得好的句子。) 3、当“我”发现弟弟在糊风筝时,弟弟有什么反映?而“我”又有哪些行为?“我”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用重点号表示要着重理解的字、词、句)讨论、探究疑问 4、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用重点号表示要着重理解的字、词、句) 5、假如你是文中的弟弟,有何感触?生活中的你有类似的经验吗? 6、你从鲁迅身上学到了什么?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1、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还处在什么社会吗? 1925年 2、课文是介绍“风筝” 这种工艺品的吗? 不是 3、 “风筝”在课文 中起什么作用? 线索 4、课文中有哪些人物? 是什么关系? “我”、“我”的小兄弟 兄弟关系作者回忆往事,“我”——周树人 小兄弟——周作人 5、文章围绕风筝,回忆事情的是哪几个小节? 6、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 ),后来我知道自己( ),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 )。 风筝 3、以此我们可以整理文章的结构一、引出回忆(1—2)二、弄坏风筝(3—4)三、 中年道歉,意识到那时的行为 是“精神”虐杀,想补过,却无 法 补过(5—11)四、悲哀沉重(12) **精读理解 1、文中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有关的语句谈一谈。 (1)、小兄弟(用曲线作记号) (2)、我(用横线作记号) 人物比较小兄弟 (1)多病 瘦得不堪(应该多锻练身体,多进行户外活动 ) (2)呆看 出神 惊呼跳跃——天真 喜欢 痴迷于风筝、热切向往放风筝(正当活动 有益于身心) (3)做出蝴蝶风筝——心灵手巧 聪明 创新惊惶 失色 瑟缩 绝望——胆小软弱 毫无抗争(并不悍卫正当权利) (4)后来全然忘却 “我” (1)不爱 嫌恶 以为是没出息——误解 思想观念不正确 不许放——希望兄弟成才 笑柄 可鄙——老成古板 (2)破获 满足 愤怒 抓断 掷 踏扁 胜利 傲然——践踏风筝 践踏幼小心灵 精神的虐杀 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 (3)中年时意识到是精神虐杀 心很重 想补过 讨宽恕 无法补过 沉重 悲哀——自省 完成表格内容研讨(第一组)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所以惊异于北京竞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内容研讨(第一组) 2、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这里所说的“春天”,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内容研讨(第二组) 1、找出文章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语句,分析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⑴他没有风筝,就眼巴巴“呆看”者人家的风筝在空中漂游而“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⑵他时而为别人的风筝突然跌落下来而“惊呼”;他时而又为人家的风筝因“缠绕解开”而“高兴的跳跃﹍”。上述描写隐含了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内容研讨(第二组) 2、用自己的话描述“风筝事件”,在对“我”的描写中流露出什么感情?鲁迅是在自责当年扮演了冷酷无情的精神虐杀者的脚色,言辞中流露了同情、后悔与自我谴责之意。内容研讨(第三组) 1、“我不幸偶尔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说“不幸”?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的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内容研讨(第三组)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指“我”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认为是“笑柄”“可鄙的”;发现小兄弟偷放风筝,“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3、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被糟蹋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内容研讨(第三组) 4、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那心为什么“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现在反思起来,当年被落后的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所以他设法补过,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内容研讨(第四组) 1、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内容研讨(第四组) 2、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弟弟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时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而不得。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几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时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粟。 迁移拓展
风筝飘飘ppt:这是风筝飘飘ppt,包括了风筝的工艺结构,风筝制作,风筝欣赏,为风筝贴封面,为风筝绑线和试飞,线最好用牢固一点的,飞高了好收回来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三年级语文风筝ppt:这是三年级语文风筝ppt,包括了朗读第4自然段,小朋友们各自放的风筝为什么同?你想为自己扎一个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同学们,理想是美好的,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理想才能实现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鄂教版风筝ppt课件:这是鄂教版风筝ppt课件,包括了朗读第4自然段,小朋友们各自放的风筝为什么同?你想为自己扎一个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同学们,理想是美好的,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理想才能实现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风筝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