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

您的位置:首页 > ppt下载 > PPT课件 > 疾病课件 > 鸭病毒性肝炎PPT

鸭病毒性肝炎PPT下载

素材大小:
2.52 MB
素材授权:
免费下载
素材格式:
.ppt
素材上传:
ppt
上传时间:
2016-02-14 17:08:00
点击次数:
0
素材类别:
疾病课件
网友评分:

素材预览

鸭病毒性肝炎PPT 鸭病毒性肝炎PPT

这是一个关于鸭病毒性肝炎PPT,主要是了解肝炎的含义,五种不同肝炎病毒,介绍它的传播途径,分类,流行过程,预防策略与措施等内容。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病人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对病毒性肝炎要尽早诊断、隔离、报告、治疗及处理,以防止流行。

鸭病毒性肝炎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危害 世界范围流行,我国是高发区,尤其甲肝和乙肝
据卫生部2003~2005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肝炎总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不同程度
  发病率仍位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一、二位,死亡率位于第三位,其中      
                          甲肝发病率
                          乙肝发病率
                          丙肝发病率
                          戊肝发病率呈波动状态
甲、乙肝疫苗接种面积   防制力度
第一节  甲型肝炎
第二节  乙型肝炎
第三节  丙型肝炎
第四节  丁型肝炎
第五节  戊型肝炎
第一节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HAV)
      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可形成暴发或流行,主要感染对象为儿童及青少年
病原学
流行过程
流行特征
预防策略与措施
形态结构与分子生物学
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属
直径27~32nm
无包膜,球形,由3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球形颗粒
内含单股正链RNA,7,500个左右核苷酸
抵抗力
  较一般肠道病毒抵抗力强
  在淡水、海水、污水、泥沙毛蚶等水产品中
HAV易通过食物和水在人群中传播
温 度  60℃ 1h仍可存活
                  10~12h部分灭活
                  100℃ 1min完全灭活
                  4℃其抗原性和组织培养活性可保持1年
                  -20℃可存活多年并保持传染性
化学消毒剂    抵抗力强于肠道病毒属病毒
              余氯10~15ppm 30min
              3%福尔马林5min均可灭活
              70%乙醇3min部分灭活
              不耐受冷冻干燥,对紫外线敏感
动物模型  黑猩猩、狨猴及猕猴等灵长类动   物易感,且可传代
细胞培养  HAV生长缓慢,接种后约需4周才可 检出抗原
图23-1HAV电镜图
二、流行过程
  传染源
 急性期患者
 亚临床感染者
 灵长类动物(黑猩猩、狨猴及猕猴等)
  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传播途径
经食物传播
       经食用受污染的贝壳类水产品
       经产、供、销环节污染的食物
经水传播
       卫生条件差的国家和地区
       特点  发病者多饮用同一水源,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极为罕见
婴幼儿期      甲肝的易感性最高(尤其8月-2岁)
人群易感性    影响甲肝流行的关键因素
接种甲肝疫苗  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
三、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世界范围分布
甲肝发病率高
 北美和北欧等发达国家   发病率低
我国甲肝高流行区呈北高南低、西高东  低、农村高城市低
时间分布   周期性、季节性 
 人群分布 
   高流行区  低年龄人群,以婴幼儿为多,5~14 岁发病率高,14岁后随年龄增长而    
     低流行区   发病年龄后移,成人发病比例高
四、预防策略与措施
  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早隔离、早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   甲肝减毒活疫苗
                                   被动免疫   甲肝免疫球蛋白 
第二节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
      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病原学
流行过程
流行特征
预防策略与措施
形态与基因结构
     抵抗力
     HBV抗原抗体系统
     自然史
     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
 形态与基因结构
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正肝DNA病毒属
电镜:3种形态
图23-4
较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均有耐受性
自然条件   停留于物品表面 1周  保持感染性
             37℃下30d抗原性稳定
pH=2时6h、60℃时10h或100℃下10min感染性消失,但仍有抗原性
70%乙醇不能灭活
  煮沸30min/121℃高压20min/160℃干热2h等可灭活
  0.1%KMnO4/2%戊二醛/0.5%过氧乙酸/5%次氯酸钠可消毒
HBsAg     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之一
           是HBV感染的基本标志
 HBsAg阳性见于
           乙肝的潜伏期、急性期
           慢性乙肝
           病毒携带
           与HBV感染有关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注意    HBsAg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
抗-HBs特异性中和抗体、保护性抗体
抗-HBs阳性可见于
      乙型肝炎恢复期,在HBsAg消失后间隔一定时间抗-HBs出现隐性感染的健康人,自身产生了免疫力
      注射乙肝疫苗或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后,产生的主动或被动免疫
HBcAg   不能从血清中直接检出
          Dane颗粒经去垢剂处理HBcAg释放检测
抗-HBc  非中和抗体、分IgM和IgG
          主要见于慢性感染和既往感染
抗-HBc IgM   通常在出现症状时即可检出,一般持续约6个月,提示HBV 复制,是急性感染的重要指标,也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的重要标志
抗-HBc IgG   在抗-HBc IgM下降及消失后出现,可伴随感染者终生存在
HBeAg 与HBsAg平行出现,较HBsAg消失早               
  意义   体内HBV复制、传染性强的标志
         急性乙型肝炎的辅助诊断
         判断预后的指标:HBeAg转阴,表示HBV复制减少或终止,预后好;若HBeAg持续阳性,则预后不良,易转为慢性
抗-HBe  HBeAg消失后出现无症状HBV携带者及非活动期慢性肝炎患者表示HBV在体内复制减少或终止,传染性减弱或消失
自然史
     HBV感染后结局:病毒清除
                                    病毒携带
                                    病情迁延,慢性化
  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
  黑猩猩、长臂猿和绒毛猴等高等灵长类动物
  家鸭、土拨鼠 
二、流行过程
传 染 源
乙肝病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
 HBsAg携带者
 传播途径
经血传播
医源性传播 
母婴传播
性接触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
对HBV普遍易感
易感性一般随年龄 而
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
三、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世界性  高流行区  ≥8%
                  中流行区   2~7%
                  低流行区  <2%
   我国     农村>城市
                  南方>北方
                  中南和华东>华北
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
年龄和性别
           高流行区   青少年和30~40岁的成人
           中流行区   仍以成人感染为主
           低流行区   多20~29岁年龄组发病高峰
职业
          高危人群   医务人员   托幼机构儿童
                            妓女          静脉内滥用毒品者
                            男性同性恋者  
家庭聚集性明显 
四、预防策略与措施
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 
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
   强化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落实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
   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治意识
管理传染源
第三节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HCV)
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病原学
流行过程
流行特征
预防策略与措施
抵抗力
       较强,耐热,对一般化学消毒剂尤其氯仿敏感
抗体   抗-HCV及HCV RNA阳性
             HCV感染并有传染性 
宿主   范围狭窄
             仅感染人和黑猩猩
二、流行过程
传染源     
 丙肝病人
 HCV无症状携带者
传播途径 
   与乙肝类似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三、流行特征
人群分布
  感染集中在15岁以上年龄段
   男性感染率>女性
   主要集中在高危人群
时间分布 
     无明显的季节性,以散发为主 
四、预防策略与措施
 防制原则与乙肝基本相同
 但因病毒变异频繁,目前尚无有效疫苗
 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
第四节 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HDV)
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HDV须与HBV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才能致病
病原学
流行过程
流行特征
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 、病 原 学
δ病毒属的唯一成员
完整的HDV颗粒  
             HDV基因组和抗原(HDAg)所组成的核壳体,包膜是HBsAg
单股负链、环状RNA   1700个核苷酸
稳定,不易变异
缺陷病毒
      复制需要HBV等嗜肝DNA病毒为其提供外壳,并协助其组装、成熟分泌和释放
    1个血清型
抗-HDV IgM:用于早期诊断 
抗-HDV IgG:诊断慢性HD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 
二、流行过程
传染源
丁肝病人
无症状携带者
三、流行特征
全球分布
HDV感染高度流行区 
        地中海地区、中东、中亚、西非、南美亚马逊河盆地   和南太平洋某些岛屿
我国  城市>农村
         无性别、年龄差异
四、预防策略与措施
 主要防制措施与乙肝相同
接种乙肝疫苗
加强献血管理
防止HBV携带者和HDV携带者密切接触
第五节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HEV)
粪-口途径传播的
      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病原学
流行过程
流行特征
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病原学
嵌杯样病毒科
结构    无包膜、直径27~38nm、20面体
                    表面有锯齿状刻缺和突起的圆球状颗粒
                    实心和空心两种颗粒
                    单股正链RNA7,200个核苷酸 ,3个开放读码框架
抵抗力   不稳定,对高盐、氯化铯和氯仿敏感
                    反复冻融易降解
                    4~8℃、3~5d病毒滴度
                    长期保存    液氮/-85℃超低温冰箱内
二、流行过程
传染源
      潜伏末期和急性期病人(临床型 、亚临床型和隐性感染)
传播途径
        经粪-口途径传播
人群易感性
       人对HEV普遍易感
        抗体  抗-HEV:中和病毒 
三、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世界性分布     亚、非、中美洲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               北方>南方、东部>西部、农村>城市
 时间分布
    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后 
 人群分布
    多青壮年,高发年龄在15~35岁,一般男性患病>女性
    孕产妇罹患率  病死率
四、预防策略与措施
与甲肝基本相同
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

病毒性肝炎PPT课件:这是一个关于病毒性肝炎PPT课件,主要是介绍了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预防等内容。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病人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对病毒性肝炎要尽早诊断、隔离、报告、治疗及处理,以防止流行。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PPT课件:这是一个有关乙型病毒性肝炎的PPT课件,来自广西师范大学医院PPT,掌握它的含义,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类,现状与意义,病原学特点和治疗预防等内容。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病人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对病毒性肝炎要尽早诊断、隔离、报告、治疗及处理,以防止流行。

病毒性肝炎ppt模板:这是一个有关病毒性肝炎ppt模板,主要是了解肝炎的含义,病因,症状,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等内容。 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 E)。其中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 乙型 丙型 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呈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的表现,并有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可能。 另外一种称为庚型病毒性肝炎,较少见。世界肝炎日为每年五月十九日。

鸭病毒性肝炎PPT

下载地址

推荐PPT

热门PPT

网友评论

PPT分类Classification

Copyright:2009-2015 rsdown.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红软PPT免费下载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