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

您的位置:首页 > ppt下载 > PPT课件 > 疾病课件 > 登革热课件免费下载PPT

登革热课件免费下载PPT下载

素材大小:
2.41 MB
素材授权:
免费下载
素材格式:
.ppt
素材上传:
ppt
上传时间:
2016-02-27 11:53:46
点击次数:
0
素材类别:
疾病课件
网友评分:

素材预览

登革热课件免费下载PPT 登革热课件免费下载PPT

这是一个关于登革热课件免费下载PPT,主要是了解登革热流行历史,登革热流行情形,登革热传染途径,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等内容。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约5-7天,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患者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少数病者会恶化至登革出血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登革热引起的并发症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一般来说登革热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

登革热课件免费下载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登革热流行及监测
登革热流行历史
登革热流行情形 (I)
登革热流行情形 (II)
DF/DHF在东南亚流行情形
登革病毒
登革热传染途径 (I)
登革热传染途径 (II)
登革热流行特徵
造成登革热流行之可能因素
登革出血热的危险因子
登革热临床症状与诊断
感染登革热病毒的临床症状
无症状
无法与其他疾病区别的发烧症状
典型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症候群
无法与其他疾病区别的发烧症状
第一次被登革热病毒感染的婴儿、 小孩及部份成人可能仅会呈现无法与其他病毒性感染疾病区别的单纯发烧症状。
在发烧或退烧时,病人可能会出现丘状斑疹。
典型登革热(1/6)
平均潜伏期:4~6天。
前驱症状:在发烧前,可能有头痛、背痛、身体不适等前驱症状。
发烧:体温骤然升高至39-40 ℃ 。有时会呈现双峰型的发烧(所谓马鞍状发烧),即约于第3天起体温下降1~2天后,再度发烧2~3天。开始发烧时,有时伴随有恶寒,但总伴有剧烈头痛及脸部潮红。 
典型登革热(2/6)
在最初24小时内,会发生后眼窝痛,特别在转动眼球或按住眼球时,另有畏光、背痛及四肢的骨痛、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
其他常见症状有厌食、味觉改变、便秘、肚腹绞痛、喉咙痛及沮丧,这些症状会有轻重的不同并可持续数天。
典型登革热(3/6)
发疹 :在发烧前半期,脸面、颈部及胸部会出现潮红现象、约于第3或第4病日,明显的疹子将出现,先从手脚开始,进而扩散至躯干。有时像斑状丘疹,有时似猩红热红斑,有的发疹会引起搔痒。皮疹将于发烧末期,或退烧后消退。
典型登革热(4/6)
恢复期: 可能短而平静, 但亦可能延长, 在成人甚至可延至数周,而且伴随着明显的无力及沮丧等症状 。 心搏舒缓亦颇为常见。
典型登革热(5/6)
实验室检查:
发烧开始时, 白血球数目经常是正常的,随后发生白血球减少现象, 而持续至整个发烧期间。
 血小板数目经常是正常的,然而在某些大流行中,亦常见血小板减少现象。
血清的生化及酵素值经常是正常的,但肝酵素值可能升高。
典型登革热(6/6)
鉴别诊断:
必须与引起相同症状的广泛病毒性、细菌性、立克次体及寄生虫疾病鉴别。
当仅有散发病例时,是不可能在临床上诊断出症状轻微的登革热感染。
必须经由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来确定诊断。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症候群(1/12)
除了典型登革热的症状之外,登革出血热尚有一些其他特徵:高烧、出血现象、肝肿大及经常发生循环衰竭。
 其高烧可达40 ℃并伴随有热痉挛; 在发烧初期,于右肋下经常可触摸到肝脏, 在休克的病人并较常见到肝肿大现象。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症候群(2/12)
其特殊的临床检验发现为:中度至显着的血小板下降及血液发生厚缩现象。
决定登革出血热病情轻重的主要病理变化为病人发生不正常的凝血(血小板下降)及血浆渗漏(血比容增加 ) 。
胸部X光检查显示肋膜腔渗漏,且经常固定发现于右边,其渗漏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正相关。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症候群(3/12)
在重症病人, 其病情在发烧后数天内急速恶化,而后出现循环衰竭现象:皮肤湿冷、 口周围发绀及脉搏变得快而弱。
虽然有些病人会发生瞌睡情形,大部份病人会变得焦燥不安,然后快速进入休克状态,在休克前病人经常会出现腹部剧痛。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症候群(4/12)
休克早期特性为:脉搏快而弱、脉搏压小于20mmHg, 收缩压与舒张压差距变小, 例如100/90 ,或出现下血压,皮肤湿冷且不安。
病人可能进入更严重的休克,而查不到血压或脉搏压,休克仅持续短期间,病人可能在12-24小时内死亡,或经适当治疗后快速恢复。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症候群(5/12)
目前并不完全了解登革出血热发病的原因,但其有二个主要的病理变化:
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血浆渗漏、低血量及休克,其血浆渗漏好发于肋膜腔及腹膜腔,期间约为24-48小时。
不正常凝血:由于血管病变、凝血机制病变及血小板减少造成各种出血症状。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症候群(6/12)
实验室检查:
白血球:发烧初期正常或下降,发烧末期白血球数目下降,其时或休克初期并可见淋巴球上升和非典型淋巴球。
血小板下降:发病第3-8天常可见血小板数目下降至 100,000/mm3以下。
血液厚缩:血比容上升,比平常值  20% ,是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血浆渗漏的客观证据。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症候群(7/12)
临床诊断标准:
发烧:急性发作,体温高而持续2-7天
有任何下列出血现象: petechiae(瘀点) 、  purpura (紫斑) 、 ecchymosis (瘀血) 、 epistaxis (鼻出血) 、 gum bleeding (齿龈流血) 及 haematemesis (吐血) 。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症候群(8/12)
实验室诊断标准:
血小板下降至 100,000/mm3以下。
血液厚缩:血比容上升,比平常值  20% 。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症候群(9/12)
Tourniquet Test(血压带试验) :
将血压带增压至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平均值5分钟。
每平方英寸皮肤出现20个以上的瘀点则为阳性反应。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症候群(10/12)
严重度分级
第一级:发烧伴随其他症状,惟一出血现象为血压带试验阳性反应。
第二级:有自发性的出血现象。
第三级:有休克现象,脉搏快而弱、脉搏压小于20mmHg或出现下血压,皮肤湿冷且不安。
第四级:休克很严重,量不到血压及脉搏。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症候群(11/12)
鉴别诊断
显着的血小板下降,同时发生血液厚缩现象,可与其他疾病区别。
正常的红血球沈降速率可与细菌性感染及细菌引起之休克区别。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症候群(12/12)
出现在儿童的并发症
稀有的痉挛或昏迷脑病变,系由持续性的休克并伴有脑部严重出血所引发。
不适当的用低张液去治疗低血钠症的登革出血热病人,亦可引起水中毒脑病变。
脑病变经常伴随急性肝衰竭, 于末期亦经常发生肾衰竭,在这些病例中,肝酵素显着上升, serum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高于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2-3 倍。
登革热的处置
以症状治疗及支持性疗法为主
阿司匹灵因可能导致胃炎、出血及酸中毒,应避免使用
在登革出血热流行地区,应监测病人直到其完全退烧、血小板计数及血比容恢复正常。
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症候群的处置
早期诊断及住院治疗对降低疾病致死率是重要的
其病程进展的关键时刻约莫在于发病后第三天,也就是退烧之时。
病人血比容持续上升而血小板少于每立方毫米五万时或病人呈现除瘀青外之自然出血,应予住院治疗
前六小时应每二小时检查血比容,尔后每四小时监测,直到稳定
其他检验应包括血小板、电解质、血氧分析、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激素时间、凝血酵素时间、肝功能测验、血清蛋白。
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症候群的处置
密切观察生命迹象及尿量,确保足够的输液量并避免输液过量造成肋膜积水、腹水及肺水肿
输液量为基本维持量加上5~8%的漏失量
起始输液给予晶体溶液6ml/Kg/hr,若无改善,增加为10ml/Kg/hr,仍无改善则再增为15ml/Kg/hr
若血比容仍持续上升或有窘迫的情况则给予胶性溶液;若血比容下降但临床无改善,可能是有出血现象,应予输血
病况若改善则可逐渐减少输液速率,直到病人血比容回复到稳定或可正常进食,即可停止输液治疗
输血的考量
倘病人血比容已降但临床无改善,应输予全血
若有广泛性血管内凝血,则应给予新鲜冷冻血浆及/或血小板
对所有休克病人输以血小板以预防出血是不被建议的
什么情况可以出院?
廿四小时无发烧且可正常进食
临床表徵有明显改善
血比容达稳定状态
休克复原后三天
血小板大于每立方毫米五万以上
无因肋膜积水或腹水导致呼吸窘迫
埃及斑蚊分类
Aedes aegypti aegypti
    成虫体色由浅至深棕色,腹部背板除第一节具有白色鳞片外,其它各节皆无白色鳞片。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美洲沿太平洋地区、地中海沿岸。亚洲地区属于家栖性,幼虫孳生于住宅内或其周围之容器内,但在其它地区亦有野栖特性,可以生长于各类型的天然积水容器
Aedes aegypti formosus
    成虫体色较深,其第一腹节除基端及末端外无白色鳞片,故体色较黑。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野栖型,主要孳生于树洞
Aedes aegypti queenslandensis
    腹部第一节背板基端浅色带延伸至后一节之前端形成近乎三角形或连续性的中间轴线,但个体间白色鳞片之数目变化很大。此型遍布于地中海沿岸、澳大利亚北部、美洲及非洲沿海地区。属家栖性。
台湾埃及斑蚊分类
卵期
大多数的雌蚊在一个生殖周期中,会分散产卵,同时在许多积水容器产卵。
在温暖及潮湿的环境下,卵内胚胎发48小时完成,然后就可以长期耐旱。
幼虫及蛹(水生期)
幼虫的发育时间及龄期的长短取决于孳生积水容器的温度、食物及幼虫密度。
在最适环境下,幼虫到成虫最短可至7天(蛹期2天)。
成虫
羽化后不久即交尾
交尾后的雌蚊在24-36小时吸血
成虫 (续)
吸血行为
  一般有两个吸血高峰,分别在日出后及日落前数小时,吸血高峰会随地区及季节而有不同
栖息行为
  埃及斑蚊喜栖息于房屋及建筑物内阴暗、潮湿的地方,包括卧室、衣橱、浴室及厨房。
飞行距离
  飞行距离受到孳生源及血源存在的影响,但常局限于孳生地附近100公尺以内的范围。根据波多黎各所进行的研究指出埃及斑蚊飞行距离会因寻找积水容器产卵而飞行400公尺之远。
登革热病媒蚊预防及防治方法
登革热病媒蚊预防及防治的方法有下列四种:
登革热病媒蚊预防及防治方法(续)
环境管理
环境变更:长期改变病媒蚊孳生环境
环境处理:暂时性改变病媒蚊孳生环境
人类居住环境或行为的改变:减少人-病媒蚊-病毒的接触
登革热病媒蚊预防及防治方法(续)
环境变更(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改善供水措施
储水槽或地下蓄水池使用防蚊盖
放置水闸及水表的水泥室需要提供可吸水的装置(soak pits) 来预防积水
个人防护
保护的衣服
  长袖长裤及袜子可以保护手臂及脚(蚊虫喜  欢叮咬的部份)
 衣服上喷百灭宁杀虫剂对预防蚊虫叮咬非常有效
家用杀虫剂产品
  家用杀虫剂产品包括Mats,蚊香及罐装杀虫剂
防蚊液、忌避剂
 天然产物:citronella oil, lemongrass 
           oil and neem oil
 合成产物:敌避 Deet (N,N-Diethyl-m-Toluamide)
浸泡杀虫剂的蚊帐及窗帘
   蚊帐:因为斑蚊是白天叮人的,所以蚊帐可以保护白天睡觉的人包括婴儿、晚上工作的人及睡午觉的人。
   Olyset 细网窗廉(以含2%百灭宁的polyethylene线与细网编织而成) 悬挂于门及窗户  在越南有中断登革热传播循环的记录
生物防治
食蚊鱼
  东南亚地区在大水域内施放放大肚鱼及孔雀鱼两种
生物防治(续)
在台湾所建议的食蚊鱼种除大肚鱼及孔雀鱼外尚有本地保育鱼类─台湾斗鱼
细菌
  苏力菌血清型H-14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erotype H-14)
  苏力菌H-14对埃及斑蚊效果很好。原来的剂型其有效期仅1个礼拜,但最近已有缓慢释放的剂型,有效期1个月。
  球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
  对孳生于污水的热带家蚊防治效果很好
桡足类Cyclopoids
    桡足类小型,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捕食小动物为食。因为实验结果发现Mesocyclops aspericornis可导致斑蚊幼虫的死亡率达99.3%,而开始进行研究作为生物防治的可行性。在越南所进行的田间试验十分成功,有跟除一个村庄的埃及斑蚊记录,但在泰国的试验则呈现不一致的结果 。
诱蚊产卵器
  新加坡:在Changgi 国际机场使用诱
          蚊产卵器当做防治工具,跟
          除该机场的埃及斑蚊                       
  泰国:无法有效降低自然族群
1%亚培松沙粒剂
 有效成份为亚培松Temephos,推荐剂量为 1 ppm,有效期间为 8-12周,东南亚目前对亚培松虽没有抗药性,但建议定期监测病媒蚊的感受性。
昆虫生长调节剂
 藉着幼虫脱皮、化蛹及羽化为成虫时干扰或
 破坏几丁质的合成,长效性(3-6个月的有效
 期)
苏力菌 Bacillus thruingiensis H-14
  - 因为苏力菌的剂型会很快的沉到水底,所以必定期施放补充
 -毒素会被阳光破坏
  -有效期因剂型而有不同,最长可达一个月
化学防治-空间喷洒
以空间喷洒为主要防治方法的国家,在防治的同段时间也面对登革出血热病例与日剧增的情况。
最近许多研究均指出空间喷洒闻对控制蚊虫族群没有效果,所以对登革热传播效果亦同
喷药同时提供错误的安全信息,导至中断或伤害以社区为主的孳生源清除计划
喷药的施作必需在适当的时机、正确的地点,并且必需依据正确的操作及最大的喷药涵盖范围,以确保喷药达到预期效果
依据喷雾器操作手册及杀虫剂药瓶标示喷药,并确保喷雾器保养良好及正确的校正
超低容量喷雾器的喷嘴应该可以产生5-27微米的雾粒。
  -烟雾机:雾粒   15 微米,颗粒大小很难达到均质化
  -超低容量喷雾机:直接与喷出的量有关,雾粒大小10-15 微米,可以teflon 或silocone-coated 玻片来监测,并在显微镜下检测。
90% 埃及斑蚊栖息于屋内无法喷药的表面,所以一般并不建议实施室内残效性喷洒。
化学防治对登革热长期防治没有影响
空间喷洒应作为疫情紧急喷药措施
空间喷洒应用原则(续)
喷药范围应涵盖房子内及有许多病媒蚊的地方
空间喷洒应至少涵盖登革热患者附近300公尺。
当发现登革热疑似病例时,应尽快进行喷药,喷药范围包括住家、办公室、工厂及学校。
每一个病媒蚊生活周期(斑蚊的生活周期为7-10天)或登革热在蚊虫体内的繁殖期(8-10天)该至少喷药一次,所以在第一次喷药后7-10天需再喷一次药。
空间喷洒所使用的杀虫剂剂型
空间喷洒所使用的杀虫剂剂型(续)
持续性预防与控制方法
1.社区参与
2.跨部门合作
3.方式的发展
4.社会动员
5.卫教
6.法令支持
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的目
如何唤起社区参与
意见交换
社区拥有权
卫教
社区行动
社区参与的目的
1.制造社区意识,扩大社区参与层面
2.整合资源、行动及努力,使更有效力及效益
3.设置行动目标、目的及策略,使更有效益
4.责任分担,促进公平
5.增加控制健康及命运认知,提升自给自足
如何唤起社区参与
社区及政府单位应将登革的罹患率、死亡率,对家庭及国家经济损失,计划符合人民需求及期待的效益,真切反应出来
意见交换
找出社区组织及意见领袖或其他在社区重要结构的灵魂人物,妇女族群、青年族群及人民组织
经由人接触、族群讨论及影片播放操作
互动-共识、互信、互赖
互动并非一次工作,是持续持续性
社区拥有权
采用社区意见及参与,起动计划
应用社区领导者,协助计划
应用社区资源,资助计划
蚊子控制、灭蚊公司与社区伙伴关系要强,但仅限于技术指导及专业提供
卫教
 非命令式教人民该与不该做的事情,而是根据长期性影响研究找到对社区重要事务
社区
 拥有健康正向选择知识及个别及共同因应能力
系统 
 动员当地超过一个社区
政治
 人民向政府当局表达健康优先机制,促使病媒控制列为优先议题,有效游说产生政策及行动
社区行动
1.个人-鼓励家户采用一般健康方法包括,减少孳生源及实施适当保护措施
2.社区-每年两次以上的清洁活动,以控制公私有场所病媒孳生源.成功关键在于藉由大众传播媒介、海报及小册扩大宣导,适宜的计划,聚焦的活动前评估,照计划执行及后续评估,市政卫生单位应参与
3.社区性参与,因地理、职业或人口因素很难安排时,可通过志愿团体或组织安排
社区行动
4.加强目标族群为儿童及父母的学校型计划,消除家中及学校病媒孳生源
5. 鼓励私部门参与赞助美化及卫生改善,减少登革病媒孳生源
6.DHF预防及控制与社区其他优先议题结合.如垃圾收集、污水处理及自来水供应不足或缺乏等市政服务, 同时减少埃及病媒孳生源
7.将登革病媒控制与所有疾病媒介及蚊子结合,确保社区将有最大效益
8.加入诱因参,如举办国家级最清洁社区或病媒蚊指数最低竞赛
跨部门合作.
资源分享
政策调整
非卫生部门在登革热控制的角色
 公共事务
 环保
 教育
 信息传播大众传播媒介
 NGOs
跨部门合作
东南亚被认因社会、经济及环境问题促使蚊子孳生.登革问题已超过卫生部门所能负荷.登革的防治需要卫生与非卫生单位,NGOs及当地社区的密切合作与配合
爆发流行时合作变得更为迫切需要,资源从各族群集中遏止疾病蔓延
跨部门合作至少包括二部分:
资源分享
政策调整
资源分享
寻求登革控制合作者未充分使用人力资源,如季节性劳工进行水供应改善行动或社区及青少年族群清除废轮胎及容器
政策调整
登革控制计划应寻找适应或其他部分做,目前政策调整及执行,以大众健康为重心
公共事务部门要被鼓励调整政策对于登革热高危险社区给予第一优先改善水供应
卫生部授权地方机构员工协助行政单位负起修复水供应及排水系统
公共事务
公共事务行政单位及市政对应单位在登革热防治扮演重要角色
提供安全可靠的水供应及满意下水道系统及有效固体废弃物处理,减少孳生源
采用及强制建筑法规,市政当局要求所有建筑相关设施,如个别住家水管供、下水道、雨水排放控制, 或禁止表面开放水井
环保
环保可以帮助卫生部门在生态及居住或登革高危机城市附近收集正确资料及信息
特别的生态系统及自然环境,资料及信息在地区地质及气候土地利用、森林覆盖、表面水及人口数,对于计划控制措施很有用
环保部门也可有助于决定每一不同埃及斑蚊控制策略优缺点冲击评估 (化学、环境及生物学)
教育
卫生部门应与教育部密切合作发展卫教(健康传播), 对学校儿童,设计及传播适当卫生信息,
鼓励大学、学院登革控制研究计划,包括直接相关目(如病媒生物及控制、个案管理)或间接(如水供应改善、教育介入去提升社区卫生下水道、废弃物特徵研究)
信息传播大众传播媒介
经由电视、广播及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是达成社区宣导最佳工具
公卫专家的登革控制及预防信息,可藉由开记者会方式释出给媒体
 NGOs
藉由卫教、孳生源减少及与病媒蚊控制相关的住家改善,NGOs登在革病媒控制可以扮演一个很重要角色,
社区NGOs包括非正式邻居族群或正式的个人志工组织、服务社团、教会或其他宗教团体或环保及社会运动团体
通过卫生单位员工给予孳生源减少方法的适当训练,NGOs可以进行收集废弃容器(轮胎、瓶子、罐子等)清下水道、涵洞、填坑、移除废弃车及路旁废弃物及以沙或黏着剂填平树洞等工作
NGOs
NGOs在资源回收,移除后院、街上废弃容器可以扮演重要角色,这些活动需与环境保卫生协同
NGO扮演一未被发掘角色,在流行时控制环境管理,根据卫生部门指导原则NGOs可以发现如水洼、废轮胎及墓花瓶等主要孳生源
在美国地区国际扶轮支持DH/DHF预防及控制计划超过15年,在亚洲及太平洋计划在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已开始提供经济及政治支持社区行动,国际扶轮基金以着手研究提升为全球计划可能性
妇女团体在埃及斑蚊控制,藉由进行家户检查、清除孳生源,其他如环保组织及宗教服务团体,扮演相似角色
方式的发展
社区参与登革控制方式,须将潜在主要行动者找出,说服他们参与病媒控制行动
社会经济及文化因素影响促进,应研究应用使更多的参与
发展的方式强调在学儿童,以在许多国家被研究,策略修正即可引进每一国家
社会动员
对于政策制定者举办鼓吹会议获得政治承诺,进行大规模清洁活动及环境卫生系统
召开跨部门合作会议,探寻大规模幼虫控制行动及方法的资助者
卫生单位工作者执行及改善技术能力再教育,监督预防控制活动进行
每年在流行季节前及流行高峰期,各办一次DHF月
卫教
卫教在达成社区参与非常重要,卫教是达成人类行为改变长期过程,在持续基础进行,虽然国家资源有限,但在地方病地区及DHF高危险区卫教应优先给予
卫教通过不同渠道操作、个人传播、集体教育活动、大众传播媒介,卫教能藉由妇女团体、学校老师、正式及非正式社区领导者
卫教的努力应在登革热传播前加强,做为社会动员的一部分,主要的目标族群是学校儿童及妇女
法令支持
对于成功的登革控制计划法令支持是必须的,所有国家都有制定相关法令,授权卫生官员对疫区采取必要措施
在国际层级,所有国家都是国际卫生条例签约国,在国际港埠对于埃及斑蚊及其他疾病控制有特别条款
在登革热及或埃斑控制立法须考虑以下几点:
法令支持
1.对所有登革热及或埃斑控制计划立法是必须要素
2.将登革热列入,依法强制通报
3.国家卫生法规是由地方政府制定,卫生署必须订定整合合作行动计划
4.国家立法不足,地方政府考虑制定适合地方法令
5.立法须考虑跨部门合作,以免各自为政,避免有害环境改变,产生卫生潜在危险
法令支持
6.含盖各方面的环境卫生,以求有效传染性疾病预防
7.须考量全国行政司法结构, 发展行政单位人力资源
8.考虑社会环境, 必须说服个人及社会认为法律是好的,服从法律是登革防治重要要求
其他
要求定期清除马桶水箱、水塔
通知后可将废弃车或废弃物移走
乱倒垃圾、 丢纸屑,罚款
保持后院清洁,否则罚款
住家固体垃圾可强制移除
进口轮胎出具合格证明是乾及无害虫
登革热/登革出血热预防及      防治计划的评估

登革热防控知识讲座PPT:这是一个关于登革热防控知识讲座PPT,主要是了解登革热的概念,流行病学,流行特征,传播途径,典型登革热,登革热疫苗等内容。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约5-7天,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患者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少数病者会恶化至登革出血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登革热引起的并发症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一般来说登革热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

防登革热手抄报内容PPT:这是一个关于防登革热手抄报内容PPT,主要是了解一疫情概况,二登革热监测,三疫情应急控制等内容。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约5-7天,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患者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少数病者会恶化至登革出血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登革热引起的并发症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一般来说登革热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的PPT模板:这是一个关于预防登革热的PPT模板,主要是了解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的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登革热?登革热的临床症状,登革热是怎么传播等内容。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约5-7天,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患者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少数病者会恶化至登革出血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登革热引起的并发症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一般来说登革热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

登革热课件免费下载PPT

下载地址

推荐PPT

热门PPT

网友评论

PPT分类Classification

Copyright:2009-2015 rsdown.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红软PPT免费下载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