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

您的位置:首页 > ppt下载 > PPT课件 > 疾病课件 > 防登革热手抄报内容PPT

防登革热手抄报内容PPT下载

素材大小:
30.95 MB
素材授权:
免费下载
素材格式:
.ppt
素材上传:
ppt
上传时间:
2016-02-25 17:08:52
点击次数:
0
素材类别:
疾病课件
网友评分:

素材预览

防登革热手抄报内容PPT 防登革热手抄报内容PPT

这是一个关于防登革热手抄报内容PPT,主要是了解一疫情概况,二登革热监测,三疫情应急控制等内容。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约5-7天,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患者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少数病者会恶化至登革出血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登革热引起的并发症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一般来说登革热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

防登革热手抄报内容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登革热监测及应急控制
2014年8月
主要内容
一  疫情概况
二  登革热监测
三  疫情应急控制
一、疫情概况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是我国传染病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发现后应于24小时内上报。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广州----白纹伊蚊
广东省流行时间5-10月
预防登革热应防蚊、灭蚊、清除积水,最有效措施是控制蚊媒。
无特效疗法,无上市疫苗。
流行病学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全体人群的1/3,可能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人群易感性
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
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
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可持续1~4年,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
登革热病毒用乙醚、紫外线或0.05%福尔马林可以灭活。
二、登革热监测
症状监测
媒介监测
症状监测——发现疑似病例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5天到过流行区 或发病后从流行区回来
临床表现
     潜伏期2~15天,平均6日左右
     发热、头痛、颜面潮红、肌肉骨关节疼痛、皮疹、出血等
血常规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我国登革热分型: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重型登革热
伊蚊幼虫密度和成蚊种群、密度监测
    伊蚊幼虫密度监测
    成蚊的种群和密度调查
白纹伊蚊
白纹伊蚊是一种典型的容器型蚊种,凡是能积蓄水的容器都能孳生,甚至小到如鸡蛋壳、瓶盖、贝壳类动物外壳等等小容器积水都能孳生白纹伊蚊。因此,其孳生地的分布很不均匀,孳生场所和生境组成比较复杂。
白纹伊蚊除孳生在人居周围外, 在远离人居的竹头、树洞、石穴等积水容器中, 也可孳生大量白纹伊蚊。
白纹伊蚊蚊媒监测
 幼虫监测
    布雷图指数监测:每月进行1次,每次监测不少于100户
成蚊监测
三、疫情应急控制
疫情发现与报告
病例主动搜索与核实
媒介状况快速评估与监测
流行病学调查
控制措施
病例报告
病例报告: 医疗卫生机构,24小时内网络直报,同时电话报告所在区县疾控中心。
登革热暴发与突发的区别
 暴发:一个最长潜伏期(15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居委会、学校、自然村、集体单位等),发生3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
突发:1 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 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本地感染病例。
划定疫点
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范围。 主要是根据伊蚊活动距离,通常以病家或与病家相邻的若干户、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划定半径100米之内的空间范围。
病例主动搜索与核实
了解病例在发病期间活动地点的接触者或共同暴露者,例如家人、同事、住家周围半径100米得邻居、曾拜会或相聚的亲戚朋友。需医学观察25天。有疑似症状者,均采血送检,追查传染来源和追踪传播途径,切断传染源。 对疫点的医疗机构(如社区门诊、卫生站、医院等)搜索近期发病的可疑病例
媒介状况快速评估与监测
调查50~100户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房屋指数
蚊媒应急监测
–重点是疫点及周围地区开展
–捕捉伊蚊成蚊分离病毒,鉴定型别
流行病学调查要点
输入性病例:
          发病前15 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东南亚、南美等),有蚊虫叮咬史的登革热病例。
本地感染病例:
          登革热病人发病前15 天内未离开过本地区(以县区为单位),或未到过有登革热疫情报告的地区,其感染地点属于本地。
          表示病家、工作或活动地点附近已有带病毒之成蚊存在。
流行病学调查要点——输入性病例
重点 查明患者病毒血症期的停留地点
流行病学调查
         主动追查旅行史,在同行人中追索可疑病例若病例病毒血症期在本地,在本地发病后,对其发病期间活动地点的接触者或共同暴露者,需跟踪观察一个月(最长外潜伏期加最长内潜伏期)是否有疑似病例发生
流行病学调查要点——本地感染病例或暴发病例
流行因素调查
本地病例的搜索,要追踪可能的传染源。对于指示病例、首例或首批病例,要详细调查其发病前25天内(最长外潜伏期加最长内潜伏期),当地是否有类似病人、尤其是来自登革热流行区的人群出现,寻找可能的输入病例,探索本地病例的传染源。
 详细查清疫区中的自然条件、人群居住条件、流动人口特点和环境卫生、卫生设施、卫生习惯、植被、地形地貌、气温、降雨量等,分析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控制措施
要遵循边调查、边调整、边控制的原则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措施
传染源管理
       救治病人
       急性期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在有条件机构治疗。
       患者救治及隔离
       病例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5天并热退。
切断传播途径——杀灭成蚊
   清除伊蚊孳生地----控制幼虫
   一周内将疫区范围内蚊幼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
保护易感人群
健康教育
   登革热的发生、传播、早期症状、危害及防治等基本知识
   防蚊、灭蚊的知识和方法
   形式:宣传册、宣传画、宣传栏、电视、广播宣传、知晓率调查
做好个人防护
   进入疫区人员使用驱避剂
   住处设有纱门、纱窗等防蚊用品
海报及宣传单
当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器指数在5以下时,在最长外潜伏期和内潜伏期(25天)内无新发病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可结束本次应急处理工作。
目前广州市疫情通报(截止8.20)
广州市647例
越秀区378例
东山街109例,聚集性疫情寺贝、寺右、达北居委,病例波及辖区内10个居委
谢谢!

预防登革热的PPT模板:这是一个关于预防登革热的PPT模板,主要是了解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的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登革热?登革热的临床症状,登革热是怎么传播等内容。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约5-7天,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患者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少数病者会恶化至登革出血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登革热引起的并发症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一般来说登革热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

登革热防治知识课件PPT:这是一个关于登革热防治知识课件PPT,主要是了解登革热的概念,登革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登革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传播途径,传染源,其他知识点等内容。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约5-7天,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患者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少数病者会恶化至登革出血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登革热引起的并发症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一般来说登革热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

登革热病例是什么病PPT:这是一个关于登革热病例是什么病PPT,主要是了解登革熱的病因 ,登革熱的型式,登革熱的症狀以及治疗等内容。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约5-7天,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患者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少数病者会恶化至登革出血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登革热引起的并发症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一般来说登革热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

防登革热手抄报内容PPT

下载地址

推荐PPT

热门PPT

网友评论

PPT分类Classification

Copyright:2009-2015 rsdown.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红软PPT免费下载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