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177 K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ppt
- 上传时间:
- 2017-07-17
- 素材编号:
- 105127
- 素材类别:
- 疾病PPT
-
素材预览
这是一个关于神经症的类型PPT素材,这个PPT包含了概念,分类,中国精神障碍(CCMD-3)的分类,神经症的分类,神经症的患病率,神经症含义,病因与发生机制,精神分析理论等内容,传统的神经症由于其突出的症状不同又区分为许多诊断,在我国神经症的诊断,包括下列疾病(或综合征):1.恐怖性神经症:又称恐怖症,恐惧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所害怕的特定事物或处境是外在的,尽管当时并无危险,恐怖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理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怖发作。2.焦虑性神经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欢迎点击下载神经症的类型PPT素材哦。
神经症的类型PPT素材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PPT类型的PowerPoint.
神 经 症
韩冰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
William Cullen(1710—1790)在1769年首先提出“神经症”的概念。包括神经系统器质性、功能性疾病。
Phillipe Pinel(1745—1826)将神经症分为功能性和躯体性两类,或二者混合存在。
Hippolyte Marie Bernheim(1840—1919)在1884年提出精神神经症(Psychoneurosis)一词,认为神经症不仅是心因性的,而且实际上是一种精神障碍。
Sigmud Freud(1856—1939)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神经症的理论,分类和心理治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现实神经症:神经衰弱、焦虑症
焦虑神经症:强迫症、癔症等。
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已经取消了神经症这个类别。
1994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
通称焦虑障碍:
惊恐障碍(伴广场恐怖症、不伴广场恐怖症)
广场恐怖症、特定恐怖症、社交恐怖(焦虑)症
强迫症(强迫性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广泛焦虑障碍
躯体疾病所致焦虑障碍、物质所致焦虑障碍、
焦虑抑郁混合障碍、
其他焦虑障碍。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十版(ICD—10)分类:
F40 恐怖性焦虑障碍
F41 其它焦虑障碍:惊恐发作 广泛性焦虑
F42 强迫性障碍
F43 严重应激障碍及适应障碍
F44 分离[转换]性障碍
F45 躯体形式障碍
F48 其它神经症性障碍:神经衰弱、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Ⅱ--R) 保留了神经症分类
中国精神障碍(CCMD-3)的分类
0 器质性精神障碍
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 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恐怖症
焦虑症
强迫症
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
神经衰弱
其它:吞咽困难、斜颈、痉挛、瘙痒、痛经
(抑郁性神经症、癔症)
德国患病率为12—26%
瑞典居民的终生患病率为13.10%,而且,在医生的诊所中,10—50%的病人为神经症患者。
在我国12个地区的15—59岁的人群中,神经症的患病率为22.21‰(1982)。
北京市1991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神经症的患病率为33.81‰。
许又新: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察觉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按上述定义,神经症具有五个特点:1、意识的心理冲突病人察觉到他处于一种无力自拔的自相矛盾的心理状态,感到不能控制他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如焦虑,持续的紧张心情,恐惧,缠人的烦恼,易激惹,自认为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强迫观念。通俗的讲,病人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2、精神痛苦神经症是一种痛苦的精神障碍。没有痛苦,就不是神经症。喜欢诉苦是神经症病人普遍而突出的症状。3、持久性4、妨碍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5、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心理原因:诱因
人格基础
与现实处境不相称
心理冲突
社会功能损害
自知力?
病程长
没有:意识障碍、精神病症状、器质性病变
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机制(略)
精神分析的神经症理论
行为主义的神经症理论
认知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
森田的神经质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1、潜意识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神经症理论:
由于本我寻求表现的本能冲动处于潜意识领域,自我就很难意识到其冲突的真正对象因此就体验到莫名的恐惧、焦虑。所以焦虑被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是神经症最基本的核心症状。当焦虑转换为躯体症状时,则表现为癔症的转换症状;当焦虑被分离出意识时,则表现为癔症的分离性症状;被转向为外部世界的对象时,则表现为恐惧症;被隔离开时,则表现为强迫症,如果被直接体验时,则表现为焦虑症。
行为主义理论
1.人的行为源于外界的刺激,都是后天学习与环境决定的结果,是通过条件反射习得的。
2.人类正常的行为方式是刺激-反射的结果,病态的行为反应也是通过条件反射而形成的,神经症的产生就是如此。
3.病态的行为反应是通过后天习得和强化形成的,也可以通过建立新的刺激与新的 条件反射,来取代病态行为。
认知心理学理论
1.情绪与行为的发生一定要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而不是通过环境刺激直接产生,即通过对事件的理解和评价才产生情绪反应。
2.正常的认知产生正常的情绪反应,异常的认知产生异常的情绪反应(如焦虑症,抑郁症)
3.在情绪障碍中,认知歪曲是原发的,情绪障碍是继发的。
认知心理学理论(续)
部分神经症的认知特征
人本主义理论
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拥有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只是由于环境因素有形无形、有意无意的干扰与阻碍,才会使得这些潜力得不到合理的发挥,使个人的性格形成与认识格局出现歪曲和畸变。
人本主义理论(续)
1.神经症究其本源,不过是自我完善潜力遭到压
抑、发生扭曲的外在表现而已。
2.当个人的自我观念与外在价值观念发生势不两
立的冲突时,便会引起内心的焦虑。
3.为了应付焦虑,人们不得不采取心理应付机制,
这些机制限制了个人对其思想与感情的自我表达削弱了自我实现,从而影响人的 心理发育,极端的表现就是精神病。
森田理论
1、神经质
2、疑病性基调(生的欲望、死的恐怖)
3、精神交互作用:
感觉过敏
↙ ↖
注意集中 → 意识狭窄
神经症的临床表现
脑功能失调症状
1、精神易兴奋
事物巨细的浮想联翩或回忆增多
不随意注意增强
感受阈值降低
2、精神易疲劳
能量不足
精力下降
易疲惫
情绪症状
焦虑
恐惧
易激惹
抑郁
强迫症状
强迫观念
强迫意向
强迫行为
躯体不适症状
慢性疼痛
头昏
自主神经症状群
睡眠障碍
失眠
入睡困难
易惊醒
早醒
多梦
夜惊
睡行症
疑病症状
对身体健康的过虑和耽心
对身体的过分注意、过分觉察和感觉过敏
疑病观念
反复求医(doctor shopping)
神经症的诊断
诊 断
症状标准 至少符合下列一项:①恐惧②强迫症状③惊恐发作④焦虑⑤躯体形式症状⑥躯体化症状⑦疑病症状⑧神经衰弱症状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障碍,促使其主动求医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惊恐障碍另有规定
排除标准
鉴别诊断
器质性精神障碍
生物源性的病因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
精神病性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
心境障碍
神经症的治疗
心理治疗
目的
缓解症状,加快治愈过程;
帮助患者学会新的应付应激的策略和对付未来问题的方法
选择
患者的人格特征;
疾病类型;
治疗者对某种心理治疗方法掌握的熟练程度与经验
药物治疗
药物种类
抗焦虑药
抗抑郁药
促大脑代谢药
优点
起效快
与心理治疗合用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促进心理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遵医行为
焦 虑 症
焦虑是什么
是一种情绪状态,病人的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害怕,如提心吊胆、甚至极端惊恐或恐怖
这种情绪是不快的和痛苦的
这种情绪指向未来,它意味着某种威胁或危险即将到来或马上就要发生
实际上并没有威胁和危险
与焦虑的体验同时,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
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漂浮焦虑或无名焦虑)
运动性不安
伴有躯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分型
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
惊恐发作(急性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症
缓慢起病
焦虑症状持续存在
病程迁延
症状轻重常有波动
惊恐发作
发作不限于任何特殊的处境,发作不可预测
没有特殊的诱因
突然发生,迅速终止,一般历时5—20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
发作时意识清晰,发作完后产生预期焦虑
症状体验强烈伴濒死感或失控感及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产生回避行为
广泛性焦虑症的诊断
症状标准 ⑴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⑵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为主,并符合下列2项:①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②伴自主神经或运动性不安③④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以6个月规定
排除标准
惊恐发作的诊断
症状标准 ⑴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⑵惊恐发作需符合下列4项:①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景,发作不可预测②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③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④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楚,事后能回忆
严重标准 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 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排除标准
鉴别诊断
躯体疾病所致焦虑
药源性焦虑
精神疾病所致焦虑
焦虑症的治疗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认知治疗
行为治疗
放松训练
系统脱敏
认知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
苯二氮类(缓解焦虑、松弛肌肉、镇静、镇痛及催眠,起效快,易成瘾)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心得安)
抗抑郁剂(TCAs、SSRIs等)
芳香族哌嗪类抗焦虑药(丁螺环酮)
强 迫 症
描述性定义
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和冲动系来自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强迫症的典型形式
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是他自己的,是他主观活动的产物,但他有受强迫的体验。
主观上感到必须加以意识的抵抗,这种反强迫与自我强迫是同时出现的。
有症状自知力,即病人感到这是不正常的,甚至是病态的,至少病人希望能消除强迫症。
强迫症状
原发性强迫症状
继发性强迫症状
原发性强迫症状
强迫观念(强迫性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对立观念)
强迫表象(鲜明、生动的形象、这一形象令人难堪或厌恶)
强迫恐惧
强迫意向
强迫性缓慢
继发性强迫症状
屈从性强迫动作
对抗性强迫动作
强迫症病人分类
洗涤者
检查者
没有强迫动作的强迫症病人
强迫人格
不安全感(K.Schneider)
不完善感(P.Janet)
不确定感、自我怀疑
爱整洁、吝啬、顽固(S.Freud)
强迫人格者的特征
自我欺骗性
有强烈的禁忌意识
流露的情感主要是厌恶
不能体验亲密
强迫症与强迫人格的关系
所有强迫症都有强迫人格(Freedman,1966)
强迫症中64%~84%的人有强迫人格(Black,1974),强迫症与强迫人格之间的相关性(r=0.76),(Slater,1943)
患病率
国内患病率3/1000(1982)
国外患病率5/1000
男女患病率相近
门诊和病房最低0.1%,最高4.6%
强迫症的临床特点
起病年龄大约20岁,男女起病年龄相仿
起病诱因各式各样,如婚姻困难、职业和社会生活中的挫折等
多数是缓慢起病
稳定病程58%,波动病程29%,阶段病程13%(1967,Ray;219例)
诊 断
症状标准 ⑴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①以强迫思想为主②以强迫行为为主③上述的混合形式。⑵强迫症状起源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⑶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
排除标准
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恐惧症和焦虑症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治疗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预后
31%始终没有变化;
27%头几年无变化后来逐渐变化;
6%不断持续进步;
28%呈波动病程;
8%不断恶化
(1965,E.kringlen;91例病人随访30年)
影响预后的因素
恐 惧 症
描述性定义
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从而影响其正常活动。
恐惧症患者的特征
害怕与处境不相称
不能用解释说理消除
控制不住
导致对所怕处境的回避
(1969,M•Marks)
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1993,许又新)
恐惧症的分类
场所恐惧症(Agoraphobia)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
特定(单一)恐惧症(Simple phobia)
场所恐惧症
又称广场恐惧症、旷野恐惧症、聚会恐惧症、居家不出主妇综合症
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60%
女性多于男性,起病于25岁,35岁是另一发病高峰年龄
主要是害怕和回避比较大的公共场所、人们聚集的地方和自己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
社交恐惧症
对人恐惧(一对一)
对视恐惧 (怕看别人的眼睛;怕用余光看人)
在国内是常见的恐惧症
起病于青春期,少数在20岁以后起病
恐惧的对象可以是熟人,陌生人;严更多见的是异性、严厉的上司、未婚夫(妻)的亲父母
特定恐惧症
多限于某一特殊对象,即不改变,也不泛化
起病于童年,多见于女性
恐惧对象多见于高处、电梯、雷、闪电、黑暗、特殊的动物(蛇、狗、猫、蜘蛛)
一经形成,病程不会波动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般诊断不难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焦虑症
强迫症
疑病症
颞叶癫痫
治疗
行为治疗
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恐惧反应的条件性联系
对抗回避反应
药物治疗
减轻焦虑与抑郁症状
躯体形式障碍
描述性定义
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主的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述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相关,但病人常否认心理因素的 存在。男女均有,为慢性病程。
诊 断
症状标准 ⑴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⑵以躯体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①对躯体症状过分担心,但不是妄想②对身体健康过分关心,如对通常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过分关心,但不是妄想。⑶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
排除标准
分类
躯体化障碍
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
疑病障碍
躯体形式的自主功能障碍
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疑 病 障 碍
疑病障碍的特征
对健康的过滤
对身体的过分注意和感觉过敏
疑病观念
疑病障碍的分类
原发性疑病障碍
继发性疑病障碍
疑病障碍的解释
述情障碍(生理心理) →疑病性述说
个人独特的解释模式(心理)
患病行为(社会)
疑病倾向(疑病人格)
疑病症状的产生和维持
触发事件(信息、事件、疾病的想象)
↓感受到威胁
↓痛苦
↓增加对躯体的关注、生理觉醒
检查行为、寻求保证
↓对感知到的身体异常感觉或变化产生偏见
↓将身体的感觉和体征解释为严重的疾病标志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对症状的真实性、病因和病理性质较之对病痛本身和治疗更为关心,更感兴趣
鉴别诊断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焦虑症、神经衰弱
治疗
心理治疗:解决症状背后的问题
药物治疗:强化病人的疑病心理;可能的副复杂作用使病情复杂化
神 经 衰 弱
描述性定义
指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表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感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或脑的疾病,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
神经衰弱的特点
患病率13 . 03‰,占全部神经症的58.7%居各类神经症之首(1982)
大多缓慢起病,症状呈慢性波动性,症状的消长与心理冲突有关
神经衰弱的症状
脑功能衰弱的症状(易兴奋、易疲劳)
情绪症状(烦恼、易激惹、紧张)
心理生理症状(睡眠障碍、紧张性头痛)
诊断(一)
症状学标准
⑴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⑵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特征是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差,思考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并至少有下列2项
诊断(二)
①情感症状,如烦恼、心情紧张、易激惹等,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应付。可有焦虑或抑郁,但不占主导地位。
②兴奋症状,如感到精神易兴奋(如回忆和联想增多,主要是对指向性思维感到费力,而非指向性思维却很活跃,因难以而感到痛苦和不快,但无言语增多。有时对声光很敏感
诊断(三)
③紧张性疼痛肌肉(如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酸痛)或头晕
④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醒后感到不解乏,睡意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⑤其他心理生理障碍,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
诊断(四)
严重标准
病人因明显感到脑和躯体功衰弱,影响其社会功能,为此感到痛苦或主动求医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
鉴别诊断
恶劣心境障碍
焦虑症
抑郁症
CFS(慢性疲劳综合症)
治疗
心理治疗
认知治疗、放松治疗、森田疗法
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振奋剂和促脑代谢剂、安定剂
癔 症
描述性定义
又称歇斯底里,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或意识改变状态等,而缺乏相应的器质性基础。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有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癔症的临床特点
普通人群患病率3 . 55‰(1982)
女性患病率为3 ‰- 6‰,男性罕见
文化落后地区发病率较高
首发年龄以20-30岁最多
一般预后较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内自发缓解
癔症的症状
癔症的分离性症状(癔症性精神障碍)
癔症的转换性症状(癔症性躯体障碍)
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癔症的分离性症状
意识障碍(癔症性木僵、癔症性神游、癔症性身份改变)
情感爆发
癔症性痴呆
癔症性遗忘
癔症性精神病
癔症的转换性症状
运动障碍
癔症性痉挛发作、癔症性瘫痪、
癔症性失语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感觉异常、
癔症性失明、癔症性失聪等
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流行性癔症或癔症性集体发作
赔偿性神经症
职业性神经症
癔症的诊断
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
有上述表现之一
症状妨碍社会功能
有充分根据排除器质性病变和其他精神病
鉴别诊断
癫痫大发作
心因性精神障碍
诈病
其他疾病(躯体疾病)
癔症的心理治疗
暗示治疗
催眠治疗
行为治疗
解释性心理治疗
物理治疗(针刺或电兴奋)
癔症的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
抗精神病药
应激相关障碍
应 激
应激(源)的概念
动物在应激状态下的行为表现
战斗与逃跑
保守与退缩
出现转换动作、刻板动作或古怪动作
Selye的应激理论
全身适应综合症(GAS)
1、警觉期
2、抵抗期
3、衰竭期
应激过程的中介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内分泌
免疫系统
心理应激(一)
心理应激源
恋爱婚姻与家庭内部问题
学校与职业场所的问题
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个人特殊遭遇
心理应激的认知与评估
心理应激(二)
心理应激状态的主要表现
意识状态
注意力
思维
情感活动
行为动作
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烟、酒、镇静剂的应用
应激相关障碍
是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精神障碍
本病的发生、临床表现与病程与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社会文化、人格特点、教育程度、生活态度和信念、及当时的身体状况有关
发病率为0. 68 ‰
青壮年发病多见,男女性别相近
急性心因性反应
描述性定义
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为直接原因,在受刺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表现为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可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预后良好,缓解完全。一个月内未缓解者,不做此诊断。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定向障碍、意识狭窄、人格和现实解体、动作杂乱无目的性、偶有冲动行为、事后部分遗忘)
精神运动性兴奋(激越、喊叫、乱动或情感爆发、话多、内容涉及心因与个人经历)
精神运动性抑制(情感迟钝、麻木、行为退缩、少语少动|近亚木僵状态)
诊断
有一个异乎寻常而严重的应激事件作诱因
精神症状的发生与应激事件有时间上的紧密联系
症状特点
病程一般在一周以内且缓解良好
鉴别诊断
某些短暂性精神障碍发作(妄想阵发、旅途精神病)
癔症(症状具有多样性、夸张性、表演性、做作性)
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
临床特点
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如战争、地震、被强暴、凶杀
应激事件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感
发病多数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大多数病人在一年内恢复,少数病人可持续多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病态
社区人群终生患病率1-14%,高危人群3-58%,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
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flashback)
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
持续回避
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对未来失去信心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近期遭受过重大创伤;症状符合上述症状特征;无意识障碍病程至少已三个月
鉴别诊断:抑郁症;慢性焦虑症
适应障碍
描述性定义
是指在可辨认的日常生活事件中的应激事件的影响下,由于易感个性,适应能力不良,个体对该应激源出现超出常态的反应性情绪障碍或适应不良行为,导致正常工作和人际交往受损。程度较轻,持续时间不长(不超过6个月),随应激事件的消除和应付能力的改善而恢复。
临床表现
以抑郁为主
以焦虑为主
以品行障碍为主
混合状态
诊断
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的改变
精神障碍始于事件后3个月
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和人格特征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以情绪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有适应不良行为和生理功能障碍
精神障碍妨碍了社会功能,且病情至少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
鉴别诊断
人格障碍(病史)
PTSD
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神经症的护理ppt:这是神经症的护理ppt,包括了什么是神经症?共同特点,常见的神经症,神经症的治疗,神经症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神经症案例PPT课件:这是一个关于神经症案例PPT课件,主要介绍了神经症简介、恐怖症、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等内容。第十一章 神经症思考:神经症有哪些临床特征?什么是学校恐怖症,与逃学有何不同?其原因是什么?社交恐怖症与广场恐怖症有异同点?什么是认知认为团体治疗(CBGT)?惊恐障碍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不同特点表现。第十一章 神经症一、恐怖症 定义: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的强烈的恐惧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一)致病因素 1、生物学因素:5-HT系统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 2、心理社会因素 (1)心理分析理论:是对抗焦虑的防御反应(无意识的本我冲动) (2)行为理论:经过条件反射建立 (3)认知理论:高估所害怕情景和事物的危险性(二)临床表现 1、广场恐怖症 特点:*焦虑症状 *焦虑均在特定情景中发生 *回避行为 2、社交恐怖症 3、特殊恐怖症 (三)恐怖症的治疗 1、心理治疗:行为治疗 2、药物治疗:辅助治疗 2、社交恐怖症:表现为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欢迎点击下载神经症案例PPT课件哦。
神经症的类型PPT作品:这是一个关于神经症的类型PPT作品,这个PPT包含了神经症概述,神经症的诊断与治疗,神经症的含义,神经症的分类,神经症的病因等内容,传统的神经症由于其突出的症状不同又区分为许多诊断,在我国神经症的诊断,包括下列疾病(或综合征):1.恐怖性神经症:又称恐怖症,恐惧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所害怕的特定事物或处境是外在的,尽管当时并无危险,恐怖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理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怖发作。2.焦虑性神经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欢迎点击下载神经症的类型PPT作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