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1.47 M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ppt
- 上传时间:
- 2016-11-27
- 素材编号:
- 66673
- 素材类别:
- 职业PPT
-
素材预览
这是一个关于2004版ISO14000标准讲解PPT课件,主要介绍了ISO14000系列标准知识、实施要求不同的核心变化、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内容。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7负责起草的一份国际标准。ISO14000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ISO该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该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其编号为ISO14001~ISO14100。更多内容,欢迎点击下载2004版ISO14000标准讲解PPT课件哦。
2004版ISO14000标准讲解PPT课件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职业PPT类型的PowerPoint.
Contents
三、什么是ISO14000系列标准?
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7负责起草的一份国际标准。ISO14000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ISO该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该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其编号为ISO14001~ISO14100。
ISO14000的中文名称是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于1996年9月颁布。
ISO14001是组织规划、实施、检查、评审环境管理运作系统的规范性,该系统包含五个大部份,17个要素。
其中五个大部份为:1.环境方针 2.规划 3.实施与运行
4.检查与纠正措施 5.管理评审
四、什么是环境方针?
根据ISO14001的规定,环境方针的定义是:一个组织对其全部环境环境绩效的意图与原则的陈述。它为建立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环境方针必须具备两项基本承诺及目标、指标的框架。
两项基本承诺为:
1.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
2.符合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因此可以说,环境方针是一个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原则,也反映最高管理者对环境行为的一个总承诺,可以说它是组织关于加强管理,改进环境表现的态度和行动的声明书。
五、什么是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在ISO14001定义中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环境因素有多种类型,如:污染排放型、工艺设计型等,应根据组织的特点加以识别。
确认环境因素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由于组织的活动(包括:准备、生产、排污、产品、运输储存、管理)有许许多多对环境产生有益影响或有害影响的因素,将这些因素分析出来,确定产生的影响,识别和评估重大环境因素,提出控制的办法并付诸实施,这些工作都将为组织逐步消除污染,实现清洁生产奠定重要基础。一个组织欲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必须以识别重大环境因素,消除对环境有害因素为目的,由此而确定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采用相应的管理手段。应当说识别重大环境因素是为了管理体系明确管理对象的重要环节。如果一个组织的环境因素尚未搞清,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则没有明确管理目标。
实施要求不同的核心变化
(1) 要求识别环境因素的范围由“组织能控制或希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转变为“和能够”。几个字的变化,会使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深度与方法有相当的改变;(2) 目标指标与方案的两个条款合并为一个,但要求一点也没有少。(3) 法规的符合性:增加一个专门条款要求进行“定期的法规的符合性评估”,且保持所有记录与证据;原标准也有相似要求,但似乎各单位做得不太好。(4) 引入了“绩效指标”的概念,希望企业借此更好控制日常工作,并使持续改进更有实际依据。可以参考ISO14031及ISO14032标准。
ISO/FDIS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1总要求
组织应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本章描述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ISO/FDIS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2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
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与环境因素相关的要求的承诺;
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体员工;
f)可为公众所获取。
ISO/FDIS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3规划(策划)
4.3.1环境因素
组织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加以考虑。
环境因素应当文件化并覆盖业务活动、服务和产品。
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ISO/FDIS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3.2法律与其它要求
组织应确定它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适用法律,以及它所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并确定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组织应当确定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如何应用在其环境因素上。
ISO/FDIS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3.3目标和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并形成文件。
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并包括对污染预防的承诺。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以确保环境管理与该项目相适应。
ISO/FDIS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4实施与运行
4.4.1机构和职责
为便于有效的环境管理,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管理者应为实施与控制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职的管理者代表,除了其他职责外,还应明确他(们)在下列方面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a.确保按照本标准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b.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以便评审,并为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ISO/FDIS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4.2培训、意识与能力
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使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的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
应使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的人员都意识到:
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c.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
ISO/FDIS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4.3信息交流
组织应决定是否需要就其重要环境因素与外部进行沟通,并将其决定文件化,如果进行外部沟通,那么组织应建立相应渠道。
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a.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b.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ISO/FDIS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4.5文件管理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以管理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从而确保:
a.文件能够定位;
b.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授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
c.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
d.及时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e.由于法律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保存的失效文件,予以适当标识。
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
ISO/FDIS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4.6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所认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应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按以下要求加以规划,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运行:
a.考虑到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与指标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
b.在程序中规定运行标准;
c.对于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和承包方。
ISO/FDIS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
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应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予以评审和修订。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检验上述程序。
ISO/FDIS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5检查和纠正措施
4.5.1监测
组织应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其中应包括对环境绩效、有关的运行控制、对组织环境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跟踪信息记录。
监测设备应予以校准并妥善维护,并保存校准与维护记录。
4.5.2符合性评价
组织应定期评价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并保持评价的记录。
ISO/FDIS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5.3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组织应确定措施,以消防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应建立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A)评审不合格(包括相关方的抱怨);
B)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C)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需求;
D)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E)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F)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任何旨在消除实际和潜在不符合原因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环境影响相适应。
对于纠正与预防措施引起对形成文件的程序的更改,组织应遵照实施并予以记录。
ISO/FDIS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5.4记录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用来标识、保存与处置环境记录。环境记录中应包括培训记录和审核与评审结果。
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可追溯相关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保存和管理的环境记录应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应规定其保存期限并予记录。
组织应保存记录,在对其体系及自身适宜时,用来证明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ISO/FDIS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5.5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定期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案与程序,目的是:
a.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1)是否符合环境管理工作的计划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2)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b.向管理者报送审核结果。
组织的审核方案(包括时间表),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为全面起见,审核程序中应包括审核范围、频次和方法,以及实施审核和报告结果的职责与要求。
ISO/FDIS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6管理评审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定期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工作应形成文件。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1)审核结果;
2)相关方要求;
3)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符合性的评价;
4)与外部的沟通;
5)环境绩效;
6)纠正的预防措施的状况;
7)前一次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8)可能影响环境管理体系的变更;
9)改进的建议。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1)环境管理体系及环境绩效的改进;
2)方针、目标及环境管理体系修正的需求;
3)资源需求。
ISO14000标准培训PPT模板:这是一个关于ISO14000标准培训PPT模板,主要介绍了ISO14000标准概述、标准产生的历程、标准的推行情况、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等内容。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以及可以期望它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便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考虑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它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适用法律,以及它所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更多内容,欢迎点击下载ISO14000标准培训PPT模板哦。
ISO14000标准讲解外审班PPT课件:这是一个关于ISO14000标准讲解外审班PPT课件,主要介绍了ISO简介、ISO14000的产生、ISO14000的构成、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ISO14001 标准简介、与ISO9001标准的比较等内容。1992年,英国制定了《BS7750环境管理体系规范》。1993年7月10日,欧共体公布了EMAS-环境管理审核规则,于1995年6月开始实施。1987年,ISO颁布了ISO9000族“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标准,并在世界各国成功地实施。为了统一标准,避免因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而造成非关税贸易壁垒,ISO于1996年9月1日正式颁布了ISO14000系列标准。更多内容,欢迎点击下载ISO14000标准讲解外审班PPT课件哦。
ISO14000标准内审员培训PPT课件:这是一个关于ISO14000标准内审员培训PPT课件,主要介绍了与审核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审核方案和审核计划的区别、EMS审核概述、内部审核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职责等内容。第二方审核是在某种合同要求的情况下,由与组织有某种利益关系的相关方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实施的审核。例如,某组织的顾客或组织的总部亲自或委托第三方认证机构以其名义对该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第三方审核是由独立于受审核方且不受其经济利益制约或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第三方机构依据特定的审核准则,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受审核方进行的审核。更多内容,欢迎点击下载ISO14000标准内审员培训PPT课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