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1 M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lipeier
- 上传时间:
- 2020-01-20
- 素材编号:
- 250408
- 素材类别:
- 课件PPT
-
素材预览
这是踝关节损伤ppt,包括了踝关节解剖,踝关节易造成外侧韧带损伤机理,踝关节生物力学分析,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踝关节损伤分类,参考文献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踝关节损伤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踝关节扭伤Sprained ankle 踝关节扭伤: 指在外力作用下,踝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撕裂伤,称为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易造成外侧韧带损伤机理 1.外踝比内踝约长1cm 且靠后方,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面积大,韧带纤维较细密而强韧。因此, 足的内翻活动可能性比外翻活动大; 2.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背伸时,较宽的距骨体进人叉状关节窝,踝关节较稳定; 3.足趾前屈时,较窄的距骨体后部进人叉状关节窝,允许有一定的侧向运动和较大的内翻活动,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 踝关节生物力学分析 活动度及稳定性 1.踝关节正常活动度为背屈10°-20°,趾屈40°-55°;非负重情况下,踝关节的平均活动度为趾屈24°和背屈24°;正常步行是平均活动度为背屈10.2°和趾屈14.2°,总活动度为25°;最大背屈发生在70%的支撑相,最大趾屈发生在趾离地时; 2.(1 ).背屈时的稳定性 背屈时距骨颈上面与胫骨远端关节前唇接触,关节囊后部拉紧,后侧韧带及肌肉紧张,阻止踝进一步的背屈; (2) .跖屈时的稳定性 跖屈时,距骨后结节,接触后唇,阻止跖屈过度。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前部分亦有阻止作用; (3 ).横向稳定性 即侧方稳定性,其控制因素一是距骨体嵌入踝穴内,二是副韧带位于距骨侧方,起到稳定作用; 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 1.正常步态时,踝关节的反作用力等于或大于髋关节、膝关节,但因踝 关节的负重面积大,经踝关节传导的单位面积上的应力却低于髋或膝关 节 2.踝关节力量在跳跃活动中的起跳和蹬地阶段起重要作用 3.踝关节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动作完成质量的高低:比如在跳高时,如 果踝关节力量强大,起跳腿踝关节及时、充分的提踵,可提高身体重心 的初始高度,并直接影响到腾空后的姿势和效果 4.跑步的蹬伸和缓冲时,踝关节的活动是由小腿三头肌肌腱的弹性形变 与复原进行的。它可在腾空之前的制动阶段,通过肌腱的形变而储备能 量 临床上最常见的踝关节韧带扭伤是距腓前韧带,其次是跟腓韧带,他们的损伤最常见于踝跖屈、内翻时或摔倒时着地。在非负重情况下,踝处于内翻和趾屈情况下休息。如果在意外情况下着地,则发生外侧韧带损伤。 踝关节损伤分类 1.踝关节内翻扭伤 Inversion (lateral) ankle sprain:足内翻导致外侧韧带损伤 最常见由足部强力内翻引起。因外踝较内踝长和外侧韧带薄弱,使足内翻活动度较大,临床上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 外侧韧带部分撕裂:较多见,其临床表现是踝外侧疼痛、肿胀、走路跛行;有时可见皮下瘀血;外侧韧带部位有压痛;使足内翻时,引起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 外侧韧带完全断裂:较少见,局部症状更明显。由于失去外侧韧带的控制,可出现异常内翻活动度。 2.踝关节外翻扭伤 Eversion (medial) ankle sprain:足外翻导致内侧韧带损伤 足部强力外翻引起的扭伤,发生较少。其临床表现与外侧韧带损伤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表现为内侧韧带部位疼痛、肿胀、压痛,足外翻时,引起内侧韧带部位疼痛,也可有撕脱骨折。 RICE,由Rest,Ice,Compression和elevation的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是一系列以休息,冰敷,加压和抬高手段来解决问题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周丹萍.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与预防.河南.2012 2.李永平.浅议体育教学中踝关节损伤原因的生物力学分析与预防.中国校外教育.2009 3.熊恩富主编.骨科康复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榘 5.Margareta Nordin,Victor H.Frankel.Basic Biomechanics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USA.2001 THANK YOU
踝关节解剖PPT课件:这是一个关于踝关节解剖PPT课件,主要介绍了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踝关节的肌肉;踝关节的周围韧带;踝关节的深筋膜、腱鞘和滑膜囊;踝关节的周围血管;踝关节的周围神经;生物力学,踝关节的基础知识一、组成和运动方向二、肌肉三、周围韧带四、深筋膜、腱鞘和滑膜囊五、周围血管六、周围神经七、生物力学 一、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即距骨小腿关节,又称距上关节或胫距关节。(一)组成 1.关节窝:呈叉状(又称踝穴),由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及 腓骨外踝关节面共同围成。 2.关节头: 由距骨体上关节面和 距骨两侧的关节面所组成。 关节面的形状为滑车状。 胫骨下端膨大,下面有与距骨相接的关节面,内侧有伸向下的骨突,叫做内踝。外侧有与腓骨相接的三角形凹隐,叫做腓骨切迹。 腓骨下端也稍膨大,叫外踝(lateral malleolus),可在体表扪到,外踝的内面有呈三角形的关节面,和胫骨下端的关节面共同构成关节窝,与距骨相关节。 距骨分头颈体三部分,体呈不规则的立方体,前宽后窄,上下内外4个面均有与邻骨接触的关节面。距骨体上面两侧微隆起,中间呈前后方面的浅沟,与胫骨下段的下关节面相关节。(二)运动方向 绕额状轴: 跖屈(繃脚尖)背伸(勾脚尖)正常背伸至70o,跖屈至140o,约有70o的活动范围。绕足的矢状轴: 内翻外翻二、肌肉 1.使踝关节运动的肌主要是:(1)跖屈:有小腿三头肌、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等,欢迎点击下载踝关节解剖PPT课件哦。
踝关节骨折定义PPT课件:这是一个关于踝关节骨折定义PPT课件,主要介绍了解剖;关节的稳定性;放射学评估;损伤机制;踝关节骨折分型;手术入路,2、旋后外旋型可能不容易理解和模拟,其实距骨的外旋就相当于胫骨的内旋。 3、在L-H分型中以旋后-外旋型最为常见。 腓骨的前外侧、后外侧切口,位于皮下的腓骨,不能在其表面做切口。在切口的上方,腓浅神经跨过腓骨处易受损伤,受损可导致疼痛性神经瘤。 内踝为垂直骨折,最好选用前内侧切口。选用前内侧切口时外侧切口尽量靠后。若合并胫骨后内侧骨折应采用后内侧切口。如腓骨骨折合并胫骨后外侧骨折,要采用后外侧切口,此时患者应取俯卧位,欢迎点击下载踝关节骨折定义PPT课件。
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护理PPT课件:这是一个关于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护理PPT课件,主要介绍了骨折的病因;骨折的愈合过程;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并发症;治疗原则;护理措施;健康指导,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掌握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熟悉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和并发症及心理问题了解骨折的病因、骨折的愈合过程 病情分析患者熊克伦,女,56岁,,因“摔伤致右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2小时”入院。患者2小时前走路时不慎扭伤,当即感到右踝关节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行走,且局部渐肿胀,就诊于我科门诊。予以摄X线片示:右踝骨折,稍移位。建议住院治疗,拟“右踝骨折”收住我科。专科检查:右踝关节肿胀明显,触痛(+),局部皮温稍高,可触及骨擦感,踝关节活动受限,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末梢循环正常,各趾活动正常。于2015-7-21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毕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术后护理常规,患者抬高末梢血运正常,切口干燥,欢迎点击下载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护理PPT课件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