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1.85 M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lipeier
- 上传时间:
- 2019-09-22
- 素材编号:
- 241559
- 素材类别:
- 课件PPT
-
素材预览
这是犯罪心理学案例ppt,包括了案件回放,马登毅成长经历,心理学家的分析,一个“情圣”的自虐之谜,心理学家的分析,调查分析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犯罪心理学案例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件回放 案件回放 2010年3月1日,这个名叫马登毅的特大诈骗犯在成都落网——— 他化身风流富商令众多女性神魂颠倒,在不到3年时间里欺骗女性近百人。他极其了解女性心理,声称在三个小时内就能获取对方信任并实施诈骗。不仅如此,他还有着奇特习性,每诈骗成功一个女性就用烟头烫下标记,他的手臂上有90多个烟痕;当他身上揣着诈骗来的大笔钱时觉得很不踏实,当他把钱挥霍掉身上只剩两百块钱时,他才吃得香睡得着。 马登毅成长经历 马登毅,一个长相平庸,身体略有残疾的男人,虽说人不可貌相,但是咋一看来,他确实对女性没有什么吸引力。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到再不能普通的男人居然在网上骗得近百名女性的钱财、感情、美色(且大部分是已婚女性)。 犯罪嫌疑人 马登毅 马登毅自小生活在一个不正常的家庭,父亲结过三次婚,有10个子女,他只是其中一个最不被重视的一个,这就成为他日后行使诈骗的一个推动力。 “情圣”男人靠“讲故事”骗了近百女人 马登毅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孩子从小失去母亲,又被父亲抛弃,他和外婆相依为命,一直到16岁才见到父亲。为了不成为父亲的累赘,他努力工作,终于感动了父亲,父亲把他送到国外读书。学成回国后,这个孩子在父亲的房地产公司里大展才华,最后成了副总裁。事业有成的他,却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心爱的未婚妻,从此他的心情再也没有好过…… 这个“情真意切”的故事令对方立刻会联想到:“你说的这个人不会是你吧!”他回答:“就是我,我叫余杰,不信你去查,我是香港华润集团副总裁。”
犯罪心理学论文PPT课件:这是一个关于犯罪心理学论文PPT课件,主要介绍了犯罪的生物与心理原因、环境因素与犯罪、不同年龄与性别的犯罪心理、不同动机的犯罪、变态心理犯罪、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群体犯罪心理、犯罪嫌疑人在刑诉过程中的心理及对策、犯罪心理预防、犯罪心理矫治等内容。犯 罪 心 理 学主讲教师:魏佳容 E-mail: weijiarong@mail.hzau.edu.cn Tel:15327195693 课外书籍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罗大华:《21世纪法律心理学丛书》,群众出版社,2005。 3、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Aldert Vrij(英.阿德顿维吉)著,郑红丽译《说谎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为犯罪心理画像 我们时常会听说根据脚印、指纹等现场留下的证据画出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的事情。但在很多刑事案件中,由于犯罪分子的隐蔽和狡猾,在犯罪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的犯罪证据,这个时候就要依靠犯罪心理学来给犯罪分子“画像”。 2003年春节期间,河北某地接连发生三起凶杀案,其中一起发生在一家小旅馆,店家的一家老小都被杀害了,一位老太太还遭到强奸。凶手几乎没在现场留下任何线索。但是在警方一筹莫展的时候,犯罪心理专家却很快得出了有关犯罪分子的结论:一个外地打工者,住所不在附近;有犯罪前科;一个性饥渴的人,没有正常的婚姻生活或者女伴。据此公安机关很快画出了疑犯的大致路线图并将他抓捕归案;在杨新海跨4省作案26起、杀死67人,致伤10人,强奸23起一案中,犯罪心理专家又对杨新海身高、年龄、犯罪背景、家庭背景等方面做出了准确地分析,为及时破案起了重要作用,欢迎点击下载犯罪心理学论文PPT课件哦。
犯罪心理学论文PPT:这是一个关于犯罪心理学论文PPT,主要介绍了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学科性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犯罪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当代社会犯罪现象、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犯罪类型理论、不同动机的犯罪、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等内容。犯罪心理学任课教师:刘洪翔联系方式:13037285622 E-mail:liuhongxiang@hotmail.com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学科性质 一、犯罪心理学的定义 狭义: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广义: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问题的一门学科(含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对策、犯罪心理矫治) 1、犯罪和犯罪人 犯罪:刑法学概念,一般定义为危害社会、触犯刑事法律的、应受到刑法惩罚的行为。(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犯罪人: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 2、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 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包括认识、情感、意志、性格、兴趣、需要、动机、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心理状态。 犯罪行为: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事法律的、应受刑法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包括刑法中规定的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行为两大类。 两者之间区别: a、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犯罪行为则具有外显性; b、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独立性、犯罪行为则具有依存性; c、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 两者之间联系: a、犯罪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的影响和支配下发生,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 b、犯罪行为的性质往往由犯罪心理而定,欢迎点击下载犯罪心理学论文PPT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