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最新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 > ppt下载 > PPT课件 > 农业园林PPT > 农业经济现代化ppt

农业经济现代化ppt下载

素材大小:
103.5 KB
素材授权:
免费下载
素材格式:
.ppt
素材上传:
chenrong
上传时间:
2018-06-07
素材编号:
196159
素材类别:
农业园林PPT

素材预览

农业经济现代化ppt

这是农业经济现代化ppt,包括了目的要求,世界经济现代化与经济中心转移,农业的发展阶段,原始农业,基本特征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农业经济现代化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农业园林PPT类型的PowerPoint.

 V9r红软基地
   目的要求:掌握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内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了解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步骤、国外农业现代化的模式.V9r红软基地
世界经济现代化与经济中心转移V9r红软基地
第一节  农业的发展阶段V9r红软基地
一、原始农业     新石器时代——铁器工具出现前,历时约7000年          特征???V9r红软基地
基本特征:V9r红软基地
生产力水平低下,以石器、棍棒为工具;V9r红软基地
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粗放耕作;V9r红软基地
主要是采集经济,靠天吃饭、掠夺式经营V9r红软基地
突出成就:野生动植物的驯化V9r红软基地
二、传统农业 (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的统称)奴隶社会——20世纪40年代 V9r红软基地
分为: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两阶段V9r红软基地
1、古代农业(奴隶社会-19世纪中后期)V9r红软基地
特征???V9r红软基地
基本特征:V9r红软基地
铁制工具,人畜力为动力;V9r红软基地
生产技术主要来自直接的经验;V9r红软基地
物质和能量在农业内部循环;V9r红软基地
自给自足的经济为主V9r红软基地
重大成就:V9r红软基地
精耕细作,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基本上维持了自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较少。V9r红软基地
世界有的国家19世纪结束了传统农业时代,有的国家至今仍在延续V9r红软基地
2、近代农业 (19世纪中叶-20世纪40年代)V9r红软基地
基本特征:V9r红软基地
半机械和机械化农具V9r红软基地
开始采用近代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技术V9r红软基地
分工开始发展V9r红软基地
向商品化、社会化农业转化V9r红软基地
农业企业出现V9r红软基地
(三)现代农业: 资本主义产业革命——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V9r红软基地
基本特征:V9r红软基地
农业机械为生产工具;V9r红软基地
以石油、电力为动力;V9r红软基地
物质循环和能源转化是开放式循环V9r红软基地
技术体系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和实践V9r红软基地
现代农业的成效V9r红软基地
(1)土地生产率大幅度提高V9r红软基地
法国               1946年                  1978年V9r红软基地
小麦单产        1635                       5050   V9r红软基地
玉米单产        1290                       5200V9r红软基地
甜菜单产       26520                     44055V9r红软基地
单位:KG /公顷 V9r红软基地
(2)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较高 V9r红软基地
美国     1910年      1930年       1979年V9r红软基地
农产品   70%           85%            99.1%V9r红软基地
商品率V9r红软基地
(3)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基本消灭城乡差别 V9r红软基地
1975年日本V9r红软基地
农户户均收入  341.4万日元V9r红软基地
城市户均收入  289.7万日元V9r红软基地
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内容不同V9r红软基地
原始农业是凭人类的本能向大自然乞讨的农业V9r红软基地
传统农业是凭人类的感性经验向大自然索取的农业V9r红软基地
现代农业是科学技术使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的农业V9r红软基地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V9r红软基地
一、概念:V9r红软基地
1、定义:农业现代化是指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V9r红软基地
2、从内涵看——农业现代化的本质 是科学化V9r红软基地
农业生产的本质:V9r红软基地
——是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过程,科学技术能提高循环和转化的效率。V9r红软基地
生产目的:获取农产品和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科学技术V9r红软基地
发展历史: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V9r红软基地
未来发展:V9r红软基地
——农业将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的发展可以证实。V9r红软基地
3、从外延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的、世界性的、历史性的概念。 V9r红软基地
综合性:生产、生态、社会形成协调发展的高     V9r红软基地
        效系统。产前、产中、产后各部门的协调V9r红软基地
世界性: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较。V9r红软基地
历史性:随时代发展,内涵和标志不断变化。V9r红软基地
二、农业现代化的内容V9r红软基地
(一)生产技术现代化V9r红软基地
(二)生产手段现代化V9r红软基地
(三)农业劳动者现代化V9r红软基地
(四)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V9r红软基地
1、生 产 技 术 现 代 化V9r红软基地
培育和推广良种,实现良种化—提高土地生产率V9r红软基地
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V9r红软基地
采用先进技术:栽培、耕作、畜牧、饲养技术V9r红软基地
2、生产手段现代化V9r红软基地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广泛地运用机器   V9r红软基地
                           设备替代人畜力的过程。V9r红软基地
农业电气化:广泛运用电能。V9r红软基地
农业水利化:兴建水利工程和设施,实现旱涝保收。V9r红软基地
大地园林化:对土地进行全面规划,实现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V9r红软基地
3、劳动者现代化V9r红软基地
现代的生产、经营理念V9r红软基地
具备四个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律意识V9r红软基地
较高的科技和文化素质V9r红软基地
4、经济管理现代化 V9r红软基地
指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包括:V9r红软基地
农业组织结构现代化:建立新型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结构。V9r红软基地
经济管理方法现代化V9r红软基地
管理手段现代化V9r红软基地
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V9r红软基地
1、促进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实现V9r红软基地
2、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V9r红软基地
3、促进农业的高速发展,增加农业收入V9r红软基地
4、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消除二元结构V9r红软基地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目标和指标体系 V9r红软基地
一、目标V9r红软基地
二、指标体系V9r红软基地
一、农业现代化的目标V9r红软基地
(一)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各阶段的目标V9r红软基地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V9r红软基地
(三)近期目标V9r红软基地
(一)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 各阶段的目标V9r红软基地
 1、起步(初级)阶段——增加粮食产量V9r红软基地
 2、发展时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V9r红软基地
 3、农业现代化向更高水平发展时期——协调经济、技术体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V9r红软基地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V9r红软基地
发达的农业:建立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经济效益V9r红软基地
良好的环境: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效益V9r红软基地
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社会效益V9r红软基地
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的统一V9r红软基地
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V9r红软基地
(三)近期目标V9r红软基地
2010年全面实现小康,205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V9r红软基地
农业现代化分三步走V9r红软基地
第一步:准备阶段(1980-1990)V9r红软基地
第二步:起步阶段(1990-2000)V9r红软基地
第三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2000-2050)V9r红软基地
到2010年,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再上一个新台阶,具体目标:V9r红软基地
粮食产量5.6亿吨,棉花500万吨,肉类7000万吨,水产品4200万吨;V9r红软基地
农民生活在小康基础上更加富裕;V9r红软基地
全国人均每日主要营养供给量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热量2600千卡,蛋白质80克,脂肪80克;V9r红软基地
在农村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V9r红软基地
到2020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加发展,基本实现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区域化和专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较高水平;V9r红软基地
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比较富裕;V9r红软基地
农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各项配套制度更加完善。V9r红软基地
到205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的物质装备、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V9r红软基地
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极大提高;农民生活达到富裕;V9r红软基地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V9r红软基地
二、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V9r红软基地
1、指标的设置原则V9r红软基地
全面性原则V9r红软基地
重点性原则V9r红软基地
可比性原则V9r红软基地
可操作性原则V9r红软基地
2、衡量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指标V9r红软基地
农业劳动生产率V9r红软基地
土地生产率V9r红软基地
农产品商品率V9r红软基地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V9r红软基地
农业资源与环境指标V9r红软基地
农民人均纯收入V9r红软基地
第四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V9r红软基地
一、国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V9r红软基地
美国型——资本集约型:美国、加拿大等国V9r红软基地
——国情: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V9r红软基地
——实现农业现代化:先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后生物技术现代化,提高土地生产率。V9r红软基地
日本型——劳动集约型:日本、荷兰等国V9r红软基地
——国情: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缺乏,耕地面积少。V9r红软基地
——实现农业现代化:先生物技术现代化,提高土地生产率;后农业机械化,适当提高劳动生产率。V9r红软基地
西欧型——中 间 型: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V9r红软基地
——国情:工业相对发达,劳动力和耕地资源都不太丰富V9r红软基地
——二者并举,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现代化并进,物质投资和智力投资并举,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共同提高。V9r红软基地
二、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V9r红软基地
国情:一国的地理、环境、人口构成、自然资源、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科技水平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等。V9r红软基地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V9r红软基地
1、人多地少,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V9r红软基地
2、农业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V9r红软基地
3、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V9r红软基地
4、现代科技落后,农民素质低,但传统农业技术丰富V9r红软基地
5、地区条件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V9r红软基地
(二)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V9r红软基地
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充分合理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侧重生物技术的同时,尽可能地结合机械技术,发挥传统农业的优点,有选择地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实现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出一条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低消耗、高效益的农业现代化道路。V9r红软基地
(三)具体举措V9r红软基地
1、坚持科教兴农,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技术革命V9r红软基地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新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末V9r红软基地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把遗传工程、基因工程、新材料与新能源、航空与航天、信息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应用于农业,改变传统的生产运作方式,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V9r红软基地
2、实行生物技术现代化与机械技术现代化相结合V9r红软基地
为什么要两种技术的现代化相结合?V9r红软基地
生物技术主要提高土地生产率V9r红软基地
机械技术主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V9r红软基地
3、注重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 相结合V9r红软基地
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是两种不同的农业形态V9r红软基地
主要表现在所用技术的不同V9r红软基地
有机农业技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利用农业内部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来发展农业的一种农业技术体系。V9r红软基地
如采用良种、施用有机肥、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复种、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农林牧渔结合等。V9r红软基地
特点:易保持生态平衡、少污染,投入少,产量有限。V9r红软基地
无机农业技术:利用工业所提供的生产资料和技术装备,依靠石化能源的投入来发展农业的一种技术体系。V9r红软基地
如使用机械、工程设施、化肥、农药、除草剂、化学生长激素等。V9r红软基地
特点:投入大,产量高,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地力退化。V9r红软基地
4、资金集约、劳动集约与技术集约相结合V9r红软基地
——资金集约:提高农业的现代化装备水平V9r红软基地
——劳动集约:解决剩余劳动力V9r红软基地
——技术集约:提高技术水平和农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V9r红软基地
5、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相结合V9r红软基地
6、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V9r红软基地
——目的:遇到农民进入市场,推动主导产业的形成,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市场化V9r红软基地
7、稳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V9r红软基地
——积极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V9r红软基地
8、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V9r红软基地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对石油农业、单纯重视发展农业,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的反思。V9r红软基地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是经济、社会、技术与环境协调性的农业。V9r红软基地
——基本特征V9r红软基地
   经济的可持续——保障V9r红软基地
   社会的可持续——最终目标V9r红软基地
   生态的可持续——基础V9r红软基地
补充讲授:小康V9r红软基地
小康:古已有之V9r红软基地
古人的理想社会:大同世界、小康社会V9r红软基地
小康的来由V9r红软基地
“小康”一词,古代共有三种解释。V9r红软基地
  一、早在西周时候,小康一词即已出现。《诗经》上的《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在这里,小康是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V9r红软基地
  二、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为小康。《礼记·礼运》上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贵族世袭)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设置)田里……是谓小康。”这里描绘的是在夏禹、商汤、周代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治理下出现的盛世。V9r红软基地
  三、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如宋人洪迈所著《夷坚志》卷一就有“(刘)痒……久困于穷,冀以小康”的话。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用小康这个词,十分形象地描述了未来我国将要出现的广大人民安居乐业,家庭经济生活比较富足的喜人景象。V9r红软基地
小康的引入V9r红软基地
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V9r红软基地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实际勾画了中国1980年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道路,不仅预言了中国发展所能实现的目标,还确定了分步实施步骤,十六大报告对于今后20年的描绘,正是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把他的规划的第三步加以具体化。 V9r红软基地
全面建设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V9r红软基地
2000年底,我国基本实现小康。V9r红软基地
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V9r红软基地
主要是农村:未解决温饱的低收入人口3000万,初步解决温饱的低收入人口6000万,还有一大批基本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其温饱标准还很低V9r红软基地
近期小康目标V9r红软基地
在21世纪头20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和更全面的、发展较均衡的小康社会V9r红软基地
全面小康社会V9r红软基地
十六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V9r红软基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 V9r红软基地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 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V9r红软基地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V9r红软基地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V9r红软基地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V9r红软基地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V9r红软基地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V9r红软基地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V9r红软基地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V9r红软基地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V9r红软基地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V9r红软基地
一、名词解释:V9r红软基地
农业现代化   有机农业技术  无机农业技术   V9r红软基地
二、简答及论述题V9r红软基地
1、如何正确理解农业现代化的内涵?V9r红软基地
2、把握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V9r红软基地
3、简述国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模式。V9r红软基地
4、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V9r红软基地
5、论述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V9r红软基地
谢谢大家!V9r红软基地

自然特征与农业ppt:这是自然特征与农业ppt,包括了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草原和荒漠,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总结: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牧区和灌溉农业区,小结: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ppt:这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ppt,包括了现代农业概念及内涵,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及模式,现代农业发展建议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有机农业ppt:这是有机农业ppt,包括了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有机农业理念,土壤质量与土壤管理技术原理,病虫草害控制技术原理,畜禽饲养与疾病控制技术原理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PPT分类Classification

Copyright:2009-2024 红软网 rsdown.cn 联系邮箱:rsdown@163.com

湘ICP备2024053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