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416.00 K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ppt
- 上传时间:
- 2016-02-14
- 素材编号:
- 28300
- 素材类别:
- 人物PPT
-
素材预览
这是一个关于鲁迅生平简介PPT课件,主要介绍了祖父科场案——家道中落、日本留学——接受西方影响、幻灯片事件(弃医从文)、包办婚姻、兄弟失和、“文豪”还是“富豪”——鲁迅究竟有多少钱、假如鲁迅活着等内容。鲁迅[1](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笔名鲁迅(Lution)源于革命revolution。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精神。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鲁迅生平简介PPT课件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人物PPT类型的PowerPoint.
1.祖父科场案——家道中落
2.日本留学——接受西方影响、幻灯片事件(弃医从文)
3.包办婚姻
4.兄弟失和
5.“文豪”还是“富豪”——鲁迅究竟有多少钱?
6.假如鲁迅活着……
一、祖父科场案
俄文译本《阿Q正传》写的自叙传略:“听人说,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案件原委
周福清,生于1838年,丁卯年(1867年)中举,同治十年(1871年)中进士,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来又做了金溪知县、内阁中书。
《光绪朝东华录》
壬辰年除夕(1893年2月16日),周福清的母亲戴氏去世 ,从北京丁忧回乡 。守孝三年 。
第二年即1894年慈禧太后(1835-1908)的六十大寿,乡试提前进行。
浙江主考官殷如璋是周福清的同榜进士(同年)
马、顾、陈、孙、章五家
鲁迅的父亲周用吉(字伯宜)
苏州犯案 陶阿顺
副主考周锡恩
“似此万金干系,怎么不给收条?”
“周福清着改斩监候,秋后处决,以肃法纪,而儆效尤。”
1901年4月9日,获准释放回家。1904年7月13日在绍兴家中去世,终年68岁。
对鲁迅的影响
1.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2.使得鲁迅开始有机会接近农民,了解中国农民痛苦的生活状况,从而扩大了他的观察视野。 “农民作家”“乡土小说”
二、神化的幻灯片事件
鲁迅在1922年《呐喊·自序》:“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另一版本
见于1926年《藤野先生》:“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1925年《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还应该先提倡新文艺。我便放弃了学籍……
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一个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放弃了学籍……
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呐喊·自序》)
微生物——霉菌学
画片——电影
砍头——枪毙
1、文明化日本,与作品基调适应
2、子虚乌有——幻灯片没找到
可能的原因
1.“漏题事件”——自尊心
2.学医的失败
鲁迅传》第48页说:“在142个同学中,鲁迅名列第68。”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第13页:“鲁迅在仙台医专的考试成绩,后来由‘仙台鲁迅之友社’做过专门调查,很能说明鲁迅对知识的兴趣,他考得最好的一门是伦理学,83分。作为一个外国学生,平均65.5的分数总还不错。分数最低的一门是解剖学,得59.3分,离及格也相差不远。”
周作人的回忆文集《鲁迅的青年时代》第35—36页:“在小林博士那里又保留着1905年春季升级考试的分数单,列有鲁迅的各项分数,照录于下:解剖五十九分三/组织七十三分七/生理六十三分三/伦理八十三分/德文六十分/物理六十分/化学六十分/平均六十五分五,一百四十二人中间列第六十八名。 ”
3.生计
三、包办婚姻
朱安
许广平
朱安
1878年6月出生在浙江绍兴城内一个富裕的家族,她的祖上做过小官。朱安是一个裹着小脚的女子,她不识字,但识礼节懂礼仪,性格宽厚温和。1947年6月29日逝世。
周作人回忆:“新人极为矮小,颇有发育不全的样子。”
“矮小,瘦弱,狭长脸,突出的额,小脚,不但毫不漂亮,也都没有一点活力。”说她“年已届58岁,一身黑色的棉裤袄,头发已经苍白,梳着一个小头,面色黄黄的”。并说她“本拟即日南下奔丧,但因阿姑(指鲁瑞)年逾八旬,残年风烛,聆此消息,当更伤心,扶持之役,责无旁贷,事实上又难成行……。夫人说的是绍兴话,略带一点所谓京腔;我是靠了别人的翻译,才能完全听懂的”。记者好心地带来社会人士捐款,她却“始终不肯拿,只说盛意是可感的,但钱却不能收,因为生活一向是靠上海的许先生(即许广平女士)给她带钱,没有上海方面的同意,另外的资助是不好接取的……”
结婚
1906年初夏,鲁迅接到母亲虚报急病的电报,被骗回来成亲。7月26日正式过门结亲。此时鲁迅26岁,朱安29岁。
婚后情况
婚礼完毕,新郎周树人进入洞房第一夜,几未入睡。新婚第二天晚上,他在母亲房里磨蹭许久,不想回新房,后来则睡到书房里。而在婚礼后第四天,他便和二弟周作人启程东渡日本,至此一去就是三年。
朱安的等待
直到她50岁时,等来的却是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的结婚照。朱安绝望地说:“过去大先生和我不好,我想好好地服侍他,将来总会好的。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点往上爬,总有一天会爬到顶的。可现在我没有力气了,我待他再好,也没有用。”
当鲁迅的母亲有时埋怨朱安不生孩子时,朱安却说:“大先生终年不同我讲话,怎么会生儿子呢?”
鲁迅的感受
包办婚姻:
鲁迅说,与朱安结婚是母亲送给他的“一个意外的礼物,是母亲在娶儿媳妇,我只能好好地保养她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仿佛两个牲口听着主人的命令:咄,你们好好的住在一块儿罢!”
许广平
许广平(1898-1968),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团成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笔名景宋,祖籍福建,1898年2月12日生于广东番禺一个败落的官僚家庭里。
相识:1923年10月。
定情
郁达夫:孙荃 王映霞
郭沫若:张琼华 佐藤富子(郭安娜)于立群
彭漪兰、于立忱、黄定慧 等。
徐志摩:张幼仪 陆小曼
胡适:江冬秀
季羡林:彭德华
历史中间物
婚姻的痛苦、爱情的渴望是鲁迅创作的原动力
1927年定居上海以后,停止了文学的创作
四、兄弟失和
“兄弟怡怡”到“互为商参”(“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参:猎户座 商:天蝎座)
兄弟怡怡
《域外小说集》
向蔡元培引荐到北大
工资交与羽太信子
著作署名
风暴突来
7月14日日记:“是夜始改在”
1923.7.18(19日交鲁迅)周作人的绝交信:“鲁迅先生:我昨日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梦的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26日租住砖塔胡同
次年6月,买西三条胡同21号
6月24日冲突,最后一面
失和原因
1.鲁迅、鲁瑞、周建人、许广平、郁达夫、章廷谦(川岛)、俞芳持经济说:羽太信子的挥霍浪费:仆役众多、性格歇斯底里、高消费(站不住)
2.周作人持不敬说:
听窗、窥浴、调戏 不敬(靠谱)
周海婴:我以为,父亲与周作人在东京求学的那个年代,日本的习俗,一般家庭沐浴,男子女子进进出出,相互都不回避。即是说,我们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的所谓“男女大防”,在日本并不那么在乎。直到临近世纪末这风俗似乎还保持着,以致连我这样年龄的人也曾亲眼目睹过。那是70年代,我去日本访问,有一回上厕所,看见里面有女工在打扫,她对男士进来小解并不回避。我反倒不好意思,找到一间有门的马桶去方便。据上所述,再联系当时周氏兄弟同住一院,相互出入对方的住处原是寻常事,在这种情况之下,偶有所见什么还值得大惊小怪吗?退一步说,若父亲存心要窥视,也毋需踏在花草杂陈的“窗台外”吧?
3.旧情说·性幻想说
4.拆信说
各自的说法和做法
周作人:删除日记;“不辩解”说:“大凡要说明我的不错,势必先说对方的错,不然也总要举出些隐秘的事来做材料,这都是不容易说得好,或者不大想说的,那么即使辩解得有效,但说了这些寒伧话,也就够好笑,岂不是前门驱虎而后门进了狼么?”
鲁迅的反应
病; 写《弟兄》表示哀悼、痛惜;宴之敖者;关注周作人的声誉和安全
五、“文豪”还是“富豪”——鲁迅究竟有多少钱?
教授——
马寅初:280
胡适:280
讲师:120-220不等
毛泽东:8
“适在此上月所得薪俸为260元,本月加至280元,此为教授最高级之薪俸。适初入大学便得此数,不为不多矣。他日能兼任他处之事,所得或尚可增加。即仅有此数亦尽够养吾兄弟全家,从此吾家分而再合,更成一家,岂非大好事乎!”
出版界
社长:300
总主编:150-300
编辑长:150
要闻编辑、地方新闻编辑:80
特派员、驻京专员:100
本埠编辑:80
缮译员:50-80
驻外地记者或编辑: 40
文艺副刊编辑:60
销售部部长:100
销售部干事:30
印刷部:40
印刷工人:10-20
关于书籍的稿酬和版税
中国最早有关版税的史料,是1901年上海《同文沪报》规定的“提每部售价二成相酬”,也就是版税 20 % ;最早有关字数稿酬的史料是梁启超的记载:他主持的《新民丛报》和《新小说》(皆为1902年创刊)等刊物“大约评述及批评两门,可额定为每千字3圆。论著门或可略增(斟酌其文之价值),多者至4圆而止,普通者亦3圆为率。记载门则2圆内外,此其大较也。”(《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87页)
稿酬有三种基本形式:(一)稿费,又称为“润笔之资、润笔费”;(二)版税,又称为“提成费”、“版费”;(三)买断版权,又称为“作价购稿”。
购买力
20世纪初一块银圆的购买力
大致相当于今人民币70元。
物价比
由于物价上涨的因素,民国初年(1911-1919)这一时期1银圆的购买力大约折合今人民币50元。
1911-1920年间米价恒定为每石(120市斤)6元,猪肉每斤1.2-1.3角
鲁迅的经济收支情况
鲁迅的收入情况
(1)工资收入:1909年回国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日语翻译和化学、生物教员,月薪30元,抽强盗牌劣质香烟(双刀牌、孔雀牌),每天大约40支,寄绍兴家及日本周作人
1912年2月任教育部部员,供应食宿,每月30元,到8月北上北京被正式任命为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佥事),主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事宜,薪金屡有增加,起初津贴60元,不久月薪200元,至1916年的300元,一直到1926年8月离京。期间拖欠两年半工资,总计约9万圆。
(2)教学收入
在北大、女师大、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世界语专门学校、集成国际语学校、中国大学、黎明大学和大中公学教授“中国小说史”(1920-1926)
一般为每周讲一小时
月薪计算:女师大13.5元;世界语学校15元;北师大18元,总收入大概每月60
1926年8月厦门大学教授,月薪400圆。1927年2月改任中山大学教务主任,月薪500圆。时间大概各为半年。
(3)大学院特约撰述员收入
1927年2月—1931年12月,四年又一月中,由蔡元培院长推荐,鲁迅受聘为“大学院”(次年改为教育部、中央研究院)特约撰述员,得月薪300元大洋(1929年1月起《鲁迅日记》中改称为“教育部编译费”,实质上是一回事)。定期支付49个月之久,未曾拖欠,共计14,700元大洋,折合黄金490两,相当于今人民币44万,每年有11万。
(4)稿费、版税收入
鲁迅的稿费标准:千字6元左右
版税标准:20%-25%
《两地书》定价1元,共五百本,抽版税为25% ;《鲁迅自选集》,天马书店出版,初版印1000册,定价1.20元,鲁迅得300元,版税率也是25%
1932年以后成为鲁迅的唯一经济来源,月收入大概2万元。
(5)卖绍兴老宅
1000圆
1912-1936年鲁迅收入情况
1912.5到年底1100,137.5/月
1913,2586,215.5/月
1914,3146,262.17/月
1915,3263,271.92/月
1916,3276.4,273.03/月
1917,3900,325/月
1923,2304,192/月
1924,2611.78,217.65/月
1925,2832.5,236.04/月
1926,4257.2,354.6/月
1927,3770,314.17/月
1929,15382.34,1281.86/月
1930,15128.895,1260.74/月
1934,5679.62,473.30/月
1935,5671.37,472.61/月
1936至10月,2575.94,321.99/月
平均收入
294个月,总收入124511.995
平均423.51/月
作为公务员和教员时:65727,186个月,平均月收入353.4圆。
作为自由职业者时:78178多圆,108个月,平均月收入723.87圆。
鲁迅的支出情况
1.买八道湾11号:买房3500,中保费175,修缮费580,税款80,共4335,合今人民币17万多
2.买西三条胡同21号:买房800,修建费1200,各种手续费50多,相当于今人民币8万多
3.买书:1912,164.38;1913,310.22;1916,496.5;1920,51.8;1921,137;1926,400.3。藏书共四千余种,一万四千余册。其中中文线装书946种,7579册,中文平装书866种,1112册,中文报刊353种,2069册(页),西文书778种,1182册,日文书995种,1889册。
4.家庭开支:周济兄弟,赡养母亲妻子
5.办刊物,帮助青年:为《新青年》、《语丝》写稿都是免费的,1928年1月8日,原厦门大学的学生廖立峨,携爱人及其哥哥来访,声称要作鲁迅的“义子”,住在鲁迅家长达8个月。 6.各种无形开支:旅费、招待费
《鲁迅家用账》《书账》
1989年鲁迅博物馆发表了《鲁迅家用账》,记载了1923年8月2日~1926年2月1日之间的家用细账。
1923年 家用39.43圆/月,书账12.43圆/月,平均51.86圆,(三口人,其中1保姆)
1924年 5月份买房,下半年接母来住,家用48.06圆/月,书账8.286圆,平均56.346圆/月
1925年 家用66.645圆/月,书账13.26圆/月,平均79.905圆/月
1926年 1月51.9,2月 110圆(春节),书账33.36圆/月
鲁迅的存款
不超过1万
鲁迅的实际生活水平
20世纪20年代上海市民的生活水平是:一般市民经济状况:一个典型的五口之家(相当于四个成年人,称为“等成人”)66/月(每个等成人16元左右)
中等生活水平:100-200,每人每月25-50元
上等生活水平:200以上,每人每月50元以上
贫民生活水平:30以下,每人每月7.5元以下
鲁迅的生活水平
1917年4月以前,平均月收入在230左右,供养六人,母亲、朱安、周建人、周作人、羽太信子,每人每月40左右
1917-1923.7鲁迅周作人共有收入580(280+300),供养12人(加上周作人的两个孩子、羽太重久、羽太芳子、福子、周建人的一个孩子)每人每月48元
1923.7,50元
1926.8以后,100元以上
1927.10以后,150元以上
1929.9以后,100元以上
平均大概80元,算是中上等生活水平
耻言钱、讳言钱——钱的重要性
自食其力、自行其是、自得其乐——自由思考、独立人格
六、假如鲁迅活着
《鲁迅与我七十年》:这件事要从母亲的老朋友罗稷南先生讲起。他思想进步,崇敬鲁迅,生前长期埋头于翻译俄国高尔基的作品,五六十年代的青年接触高尔基的主要文学著作,几乎都是读他的译著。抗战时期,他们夫妻住在浦石路,距离我家霞飞坊很近,母亲经常带着我在晚饭后溜达到他们家,静静地聊些时政传闻、日寇溃败的小道消息。罗稷南先生长得高大魁梧,脾气耿直,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声音低沉,若不用心不易听懂。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受聘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任教,直至退休。九十年代罗老去世,我因定居北京,没能前赴告别。
1957 年,毛主席曾前往上海小住,依照惯例请几位老乡聊聊,据说有周谷城等人。罗稷南先生也是湖南老友,参加了座谈。大家都知道此时正值 “ 反右 ” ,谈话的内容必然涉及到对文化 人在运动中处境的估计。罗稷南老先生抽个空隙,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疑问: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这是一个悬浮在半空中的大胆的假设题,具有潜在的威胁性。其他文化界朋友若有同感,绝不敢如此冒昧,罗先生却直率地讲了出来。不料毛主席对此却十分认真,沉思了片刻,回答说: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做声。一个 近乎悬念的询问,得到的竟是如此严峻的回答。罗稷南先生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不敢再做声。他把这事埋在心里,对谁也不透露。
一直到罗老先生病重,觉得很有必要把几十年前的这段秘密对话公开于世,不该带进棺材,遂向一位信得过的学生全盘托出。
贺圣谟:《“孤证”提供人的补正》
“无非是两种可能,要么是进了班房,要么是顾全大局,不说话。”
陈焜《关于毛泽东答罗稷南问——至周海婴先生的一封信》:“如果鲁迅现在还活着,他大概不是关在牢里,就是不说话了。”
1957 年 3 月 8 日毛泽东在《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中说:鲁迅不是共产党员,他是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他用了一番功夫研究,又经过自己的实践,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特别是他后期的杂文,很有力量。他的杂文有力量,就在于有了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我看鲁迅在世还会写杂文,小说恐怕写不动了,大概是文联主席,开会的时候讲一讲。这三十三个题目,他一讲或者写出杂文来,就解决问题。他一定有话讲,他一定会讲的,而且是很勇敢的。
1957.3.10《在新闻出版界代表谈话纪要》:你们赞成不赞成鲁迅?鲁迅的文章就不太软,但也不太硬,不难看。有人说杂文难写,难 就难在这里。有人问,鲁迅现在活着会怎样?我看鲁迅活着,他敢写也不敢写。在不正常的空气下面,他也会不写的。但更多的可能是会写。俗话说得好: “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鲁迅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彻底的唯物论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彻底的唯物论者,是无所畏惧的,所以他会写。 …… 鲁迅的时代挨整就是坐班房和杀头,但是鲁迅也不怕。 …… 国民党压他,我们上海的共产党员也整他,两面夹攻,但鲁迅还是写。 (《毛泽东文集》 7 卷 263 页)
1957 年 3 月 12 日,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再次提到 “ 假使鲁迅还在 ” 会怎样的问题。毛泽东指出:鲁迅的杂文是对敌人的,鲁迅对付敌人的锋芒可不可以用来对付我们自己内部呢?据我看也可以,假使鲁迅还在,他就要转过来对付我们的缺点、错误。
黄宗英《我亲聆罗稷南与毛泽东对话》
我又见主席兴致勃勃地问: “ 你现在怎么样啊? ” 罗稷南答: “ 现在 …… 主席,我常常琢磨一 个问题,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他会怎么样? ”
我的心猛一激灵,啊,若闪电驰过,我感觉空气仿佛顿时凝固了。这问题,文化人二三知己谈心时早就嘀咕过, “ 反胡风 ” 时就嘀咕过,可又有哪个人公开提出?还当着毛主席的面在 “ 反右 ”的节骨眼上提出?我手心冒汗了,天晓得将会发生什么,我尖起耳朵倾听:
“ 鲁迅么 —— ” 毛主席不过微微动了动身子,爽朗地答道: “ 要么被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要 么
一句话也不说。 ”
参考书目:
《鲁迅生平疑案》 王锡荣 上海辞书出版社
《鲁迅与我七十年》周海婴
《新发现的鲁迅》邹范平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何以为生:文化名人的经济背景》陈明远 文汇出版社社戏鲁迅ppt课件1:这是社戏鲁迅ppt课件1,包括了文学常识,什么是社戏?走近作者,小说知识介绍,赏析环境(景物),整体感知,说主题,全文小结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回忆鲁迅先生PPT3:这是回忆鲁迅先生PPT3,包括了主要作品,自题小像,关于鲁迅故居,课文朗读欣赏,给红色字体注音,再读课文,思考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ppt:这是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ppt,包括了学习目标,展示自学,夯实基础,主要作品,写作背景链接,多音字,探究准备,写法借鉴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鲁迅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