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

您的位置:首页 > ppt下载 > PPT课件 > 疾病课件 > 狂犬病培训课件PPT

狂犬病培训课件PPT下载

素材大小:
3.16 MB
素材授权:
免费下载
素材格式:
.ppt
素材上传:
ppt
上传时间:
2016-02-13 17:13:54
点击次数:
0
素材类别:
疾病课件
网友评分:

素材预览

狂犬病培训课件PPT 狂犬病培训课件PPT

这是一个关于狂犬病培训课件PPT,主要是了解狂犬病流行病的概念,狂犬病病原学,人类狂犬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等内容。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缩写RABV),一种核糖核酸病毒,为丽沙病毒属,是狂犬病的致病因子。完整的狂犬病病毒呈子弹形,长度大约为200纳米左右,直径为70纳米左右。整个病毒由最外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外膜、结构蛋白外壳和负载遗传信息的RNA分子构成。目前普遍认为狂犬病病毒有四个不同的血清型。狂犬病病毒对不利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弱,在表面活性剂、消毒剂如甲醛、升汞、碘酒还有酸碱环境下会很快失去活性,并且对热和紫外线极其敏感。

狂犬病培训课件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建国以来全国狂犬病报告发病情况
1996年全国狂犬病报告病例地理分布
2000年全国狂犬病报告病例地理分布
2004年全国狂犬病报告病例地理分布
2004年,全国报告发病数最多的省区依次为广西、湖南、广东、湖北和贵州,5省区报告发病数占全国总发病数的67.86%。
狂犬病的易感人群和分布特征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人群普遍易感
发病人群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差异系因接触犬机会的多少所致
儿童狂犬病的特殊性
发病率高,1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数的40%以上。
极易咬伤头面部、颈部及上肢。
被抓伤或咬伤后,未及时告诉监护人,未能得到及时处置,所以容易被忽视。
结 构
 狂犬病病毒的理化特性
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乙醇、甲醛、碘制剂以及季胺类化合物、酸(PH 4以下),碱(PH 10以上)敏感,容易被杀灭;
对日光、紫外线和热敏感,病毒悬液经56℃ 30~60分钟或100℃ 2分钟即失去活力,因此也易被巴氏消毒法消毒;
不易被酚或来苏尔溶液杀灭;
对干燥、反复冻融有一定抵抗力。
狂犬病致病机理
狂犬病诊断
狂犬病诊断标准(新行业标准即将出台)
 3.1 流行病学史
        有被犬、猫、野生食肉动物以及食虫和吸血蝙蝠等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未愈合伤口的感染史。
 3.2        临床症状
 3.2.1        愈合的咬伤伤口或周围感觉异常、麻木发痒、刺痛或蚁走感。出现兴奋、烦躁、恐惧,对外界刺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
 3.2.2        “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律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颅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齐)。
 3.3 实验室检查
 3.3.1 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抗原:发病第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角膜印片、皮肤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或用RT-PCR方法检测狂犬病毒核酸阳性 。
 3.3.2 细胞培养法从病人标本中分离到狂犬病毒。
 3.3.3 死后脑组织标本病毒分离阳性或荧光抗体染色阳性或检到内基氏小体。
 3.4 病例分类
 3.4.1 临床诊断病例:具备3.1加3.2.1或3.2.2。
 3.4.2 确诊病例:具备3.4.1加3.3的任一条。
狂犬病的免疫处理
人对狂犬病毒的易感性
人对狂犬病毒没有自然免疫力,无隐性感染者。
人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后狂犬病的发生率为30-70%,如能正确处理伤口、使用疫苗和抗血清,发生率可降到1%以下。
对于WHO推荐方案中的III类暴露以及野生动物咬伤的II类以上的暴露,在接种疫苗的同时,要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球蛋白。
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血清的使用方法
使用马的抗血清的注意事项:
注射首针疫苗后7天内,仍应注射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
            理由:
         1、因为此时人体的主动免疫尚未产生。
         2、局部浸润注射的球蛋白对于血清中
               的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可忽略不计。
妊娠妇女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有关问题
我国所有人用狂犬疫苗均为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将病毒彻底灭活,疫苗中不存在活病毒,因此不会对胎儿致畸。
现代狂犬病疫苗已经进行了高度纯化,不含有目前已知的100多种能引起胎儿致畸、致瘤、致突变的药物,因此是安全的。
孕妇暴露于狂犬病后接种狂犬病疫苗无任何禁忌症;到目前为止尚无由于接种狂犬病疫苗而引起胎儿致畸、异常的报道。
特殊情况下的免疫(1)
伤后延误处理时间如何处置?
WHO推荐任何时间均应按新伤者的方法处理伤口和注射疫苗,已经愈合伤口不再进行伤口处理。
延误情况下是否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
注射第一针疫苗超过伤后7天者,已无必要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
延误情况下,疫苗的接种日程?
疫苗可以按照原来日程注射。
特殊情况下的免疫(2)
免疫水平低下者,如何处理?
严格按WHO推荐的要求处理,方法、剂量、时间应更加严格的执行,II类伤者应加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
过敏体质者如何进行免疫接种?
疫苗过敏
 可选择换用另一品种疫苗,仍然发生过敏者,可到医院就诊进行抗过敏治疗,完成全程疫苗的注射。
抗狂犬病血清脱敏注射仍然过敏
 停用抗狂犬病血清改用人源狂犬病特异免疫球蛋白。
特殊情况下的免疫(3)
没有条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情况下如何处置?
因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目前无明确的替代方案。
疫苗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2005版国家药典)
EPI疫苗联合使用情况下如何注射?
由于狂犬病具有极高的致死性,应优先注射狂犬病疫苗。
特殊情况下的免疫(4)
全程接种中混用不同品牌疫苗、不同工艺同类疫苗?
WHO建议:全程接种中尽量不混用不同品牌的疫苗,当遇不可避免的情况时,可以换用不同品牌的疫苗。
被注射过兽用狂犬疫苗的动物咬伤后,是否要注射狂犬病疫苗?
基于无法对每一只动物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所以建议伤者注射狂犬病疫苗。
不推荐第45天,75天,90天加强。
狂犬病疫苗的抗体检测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两种标准的抗体检测方法:
小鼠中和法
快速免疫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
目前国内所用的ELISA试剂盒均无国家证书
ELISA方法测定的是总抗体,不代表具有保护性的中和抗体水平,其结果仅供参考。
狂犬病疫苗的历史
中国狂犬病疫苗的历史
WHO推荐的狂犬疫苗
Vero 细胞纯化疫苗         (PVRV)
人二倍体细胞纯化疫苗  (HDCV)
鸡胚细胞纯化疫苗          (PCEC)
鸭胚纯化疫苗                  (PDEV )
我国现在使用的狂犬病疫苗
Vero 细胞纯化疫苗         (PVRV)
纯化地鼠肾疫苗              (PHKC)
鸡胚细胞纯化疫苗          (PCEC)
狂犬疫苗中添加剂安全性问题
人白蛋白:
目前人白蛋白的生产工艺为“低温乙醇法”经不同浓度的乙醇反复沉淀所得,最终产品还须经60℃ 10小时的专项病毒灭活,经验证该产品有可靠的安全性,国内外至今尚无使用该产品而感染HIV、HBV、HCV等报道。
牛血清:
是细胞培养疫苗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必须的添加剂,纯化过程中已基本去除,质量标准不高于50 n g/剂,不会传染疯牛病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B S E)。根据WHO最近研究成果,牛血清不会传染疯牛病。
我国目前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和球蛋白
马抗狂犬病血清
马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人免球和马抗血清的优缺点
        人免疫球蛋白                            马抗血清
存在伦理道德问题                      无伦理道德问题
免疫用制备疫苗要求高              制备抗原较容易
来源受限                                      来源充足
理论上存在感染HIV/HCV         无血源性病毒感染的风险
等血源性病毒的风险
几乎无不良反应                          有过敏反应,甚至血清病                 
                                                      的风险
价高                                              价廉
半衰期21天                                  半衰期14天
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的 不良反应及处理
关于不良反应的产生
疫苗和血清接种后,在接种的局部组织或全身引起的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和病理变化,并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主要原因:
疫苗、血清中的杂质
疫苗、血清中的添加成分或固有成分
使用中未充分稀释和混匀
注射过程消毒不严格
狂犬病疫苗引起哪些常见的不良反应?
局部反应
红晕、浸润:12~24小时出现,48~72小时消退
疼痛、压痛:12~24小时出现,48小时~7天消退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炎:24小时至1~2周或更长
全身反应
发热:8~24小时,24~48~72小时消退
毒性症状:头晕、头痛、乏力、全身不适,1~2天消退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2天消退
皮疹:5~7天出现,7~10天消退
其它: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需要治疗
抗狂犬病血清和免疫球蛋白有哪些不良反应?
发热
过敏性皮疹、荨麻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
过敏性休克
血清病
狂犬病的预防控制
相关法规、条例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1997年7月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务院  2005年6月1日
第三章   疫苗接种第二十一条~二十五条
第五章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中相关条款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年11月
《不良反应检测条例》
《狂犬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014—1997】
规范性文件
《关于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卫生部、公安部、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3年12月
常规疾病监测的重点传染病之一
《全国狂犬病监测方案》2005年
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病例分类:临床诊断病例 、确诊病例
病例报告
医务人员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应在诊断后6小时内(城市)或12小时内(农村)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在诊断后6小时内(城市)或12小时内(农村)向相应单位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具备条件的医院收到卡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疫情调查处理
病例个案调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狂犬病例报告后,应及时对病例进行病例个案调查(《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
疫情核实处理:当地疾控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到现场开展调查,按照诊断标准核实疫情,确定疫点、疫区、伤人动物并尽快落实防制措施。
病人污染的区域及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要严格消毒处理
建议当地政府或公安部门捕杀伤人动物,动物尸体应消毒、焚烧、深埋(距水源50米以上,距离地面1米以下)
建议农业部门对疫区内的宿主动物实施高密度免疫,尽快建立免疫屏障
疫情处理工作人员均应事先接种狂犬病疫苗
病人的管理与病房消毒
狂犬病人应严格隔离治疗
病房应安静、光线较暗,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狂犬病病人尸体应立即就近火化,不得转运至其它地点,以免扩大污染区域
就诊医院的门诊、病房以及被狂犬或病人污染的区域、及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要严格消毒处理
工作人员的防护
暴露前免疫:狂犬病医护人员、尸体处理人员、实验室检验人员、现场处理人员均应进行暴露前免疫。
实验操作所有潜在狂犬病感染的材料均应在二级或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进行。
操作与病毒有关的材料和实验时,注意个人防护(戴口罩、帽子、胶皮手套、穿隔离衣) ,使用一次性实验材料。
实验后要作好善后消毒处理,实验材料等要用相应的消毒剂或高压蒸汽进行消毒处理。
狂犬病免疫接种的管理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免疫接种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按规定规范进行。
免疫接种设施和人员要求
房屋
固定场所、最小面积的要求
相对分区:诊区、伤口处理区、接种区、观察区、疫苗存放区和资料档案区
设备
桌椅、文件柜、污物桶
冰箱、冷藏包
伤口清创处理设备、接种器材和急救药品
消毒剂
人员
中等以上卫生专业学历,接受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医生应掌握狂犬病暴露后伤口处理和免疫程序
穿戴隔离衣、手套等防护用品
规章制度
张贴悬挂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狂犬病免疫程序
定期参加业务培训
《疫苗免疫接种告知》
内容应包括:
A、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
B、 预约接种时间、医生处理方法
操作流程
询问动物暴露史
伤口处理
询问健康状况、狂犬疫苗接种史、过敏史
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免疫血清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按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必要时注射免疫血清
填写狂犬病接种门诊登记表,登记接种日期、疫苗或血清的名称、生产厂家、批号、注明下次接种时间并交代医嘱。
接种后观察患者30分钟
做好接种后疫苗和器材的处理
及时汇总各种报表,健全技术档案,及时上报。
宣传教育
目的: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从而降低发病
形式:可采用广播、电视、张贴画、健康教育课、讲座、光盘等多种形式
主要内容:
犬只的管理和免疫知识
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危害性、预防等)
暴露后处理知识
学会暴露后自行简单处理方法,尽快就诊并接种疫苗和血清
针对的重点人群
青少年、犬猫饲养者、高危职业人群等
致  谢
感谢深圳赛诺菲巴斯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本教材制订过程中提供的大力支持!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狂犬病PPT: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狂犬病PPT,主要是了解全球狂犬病流行概况,我国狂犬病流行基本情况,病原学,诊断和治疗,临床表现,还有其他相关知识点等内容。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缩写RABV),一种核糖核酸病毒,为丽沙病毒属,是狂犬病的致病因子。完整的狂犬病病毒呈子弹形,长度大约为200纳米左右,直径为70纳米左右。整个病毒由最外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外膜、结构蛋白外壳和负载遗传信息的RNA分子构成。目前普遍认为狂犬病病毒有四个不同的血清型。狂犬病病毒对不利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弱,在表面活性剂、消毒剂如甲醛、升汞、碘酒还有酸碱环境下会很快失去活性,并且对热和紫外线极其敏感。

狂犬病防治知识资料PPT:这是一个关于狂犬病防治知识资料PPT,主要是来自中山医科大传染病教研室 梅咏予的PPT,主要是讲述它的概述,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内容。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缩写RABV),一种核糖核酸病毒,为丽沙病毒属,是狂犬病的致病因子。完整的狂犬病病毒呈子弹形,长度大约为200纳米左右,直径为70纳米左右。整个病毒由最外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外膜、结构蛋白外壳和负载遗传信息的RNA分子构成。目前普遍认为狂犬病病毒有四个不同的血清型。狂犬病病毒对不利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弱,在表面活性剂、消毒剂如甲醛、升汞、碘酒还有酸碱环境下会很快失去活性,并且对热和紫外线极其敏感。

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PPT:这是一个关于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PPT,主要是来自砚山县八嘎卫生院的PPT,主要是了解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的相关内容以及其他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内容。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缩写RABV),一种核糖核酸病毒,为丽沙病毒属,是狂犬病的致病因子。完整的狂犬病病毒呈子弹形,长度大约为200纳米左右,直径为70纳米左右。整个病毒由最外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外膜、结构蛋白外壳和负载遗传信息的RNA分子构成。目前普遍认为狂犬病病毒有四个不同的血清型。狂犬病病毒对不利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弱,在表面活性剂、消毒剂如甲醛、升汞、碘酒还有酸碱环境下会很快失去活性,并且对热和紫外线极其敏感。

狂犬病培训课件PPT

下载地址

推荐PPT

热门PPT

网友评论

PPT分类Classification

Copyright:2009-2015 rsdown.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红软PPT免费下载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