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

您的位置:首页 > ppt下载 > PPT课件 > 疾病课件 > 小儿缺铁性贫血课件PPT

小儿缺铁性贫血课件PPT下载

素材大小:
110.50 KB
素材授权:
免费下载
素材格式:
.ppt
素材上传:
ppt
上传时间:
2016-02-19 17:01:58
点击次数:
0
素材类别:
疾病课件
网友评分:

素材预览

小儿缺铁性贫血课件PPT 小儿缺铁性贫血课件PPT

这是一个关于小儿缺铁性贫血课件PPT,来自内科学教研室的PPT,主要是了解它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内容。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ID),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IDE),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IDA是铁缺乏症(包括ID,IDE和IDA)的最终阶段,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IDA是最常见的贫血。其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婴幼儿、育龄妇女明显增高。上海地区人群调查显示:铁缺乏症的年发病率在6个月~2岁婴幼儿75.0%~82.5%、妊娠3个月以上妇女66.7%、育龄妇女43.3%、10岁~17岁青少年13.2%;以上人群IDA患病率分别为33.8%~45.7%、19.3%、11.4%、9.8%。

小儿缺铁性贫血课件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缺   铁   性   贫   血
铁缺乏症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美国1/ 3~1/2的育龄健康妇女贮存铁缺乏,10%患缺铁性贫血。
铁缺性贫血不同阶段:
1.铁减少:贮存铁减少
2.缺铁性RBC生成期:         RBC游离原卟啉升高
           储存铁减少或缺乏         伴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
3.缺铁性贫血:         贮存铁减少或缺乏         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         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红细胞压积降低。
病因
  ·饮食中铁摄入不足,主要见于婴儿和儿童
  ·铁吸收不良
  ·慢性失血
  ·血管内溶血伴血红蛋白尿
  ·以上几种原因间时存在
(一)饮食原因
   1.牛乳喂养婴儿未补充含铁较多的副食品,是婴儿铁缺乏症的最常见原因
   2.饮食不良加上肠道寄生虫和/或胃肠道损伤出血,是儿童铁缺乏症的常见原因。
   3. 儿童和年轻女性铁平衡不稳定,有发生铁缺乏症的危险
(二)吸收不良
   1.吸收不良综合症患者铁吸收减少。
   2.胃次全切除后,50%患者出现铁吸收不良
   3.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出血可引起贫血。
      胃部分切除后,不影响铁剂吸收。
(三)慢性失血
月经过多是铁缺乏症的常见原因。
呼吸、胃肠、泌尿生殖道慢性出血,
   或长期献血、反复静脉采血。
妊娠和哺乳
          妊娠平均铁丢失900mg,
          哺乳铁丢失平均30mg/月。
发病机理
  1.血色素合成↓→ Hb↓ → RBC↓
  2.含铁蛋白活性下降   如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
  3.MAO活性↓   智力受损,感觉异常等。
  4.上皮蛋白角化变性
      胃酸分泌下降,通常不可逆。
      可出现口腔和胃肠道粘膜萎缩
临床特点
   1.患者出现贫血的常见症状,但Hb水平与症状严重程度不相关。
   2.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对感觉刺激反应减弱,生长和行为发育迟缓。
   3.可出现舌感觉异常和烧灼感
      可能由于组织铁缺乏。
   4.异食癖,如嗜食泥土或冰块
      是铁缺乏的典型表现。
体格检查
  ·苍白
  ·平滑红舌,口腔炎症
  ·唇角炎
  ·反甲(罕见)
  ·视网膜出血或渗出(严重贫血)
  ·糠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速
  ·脾脏肿大(偶见)
  ·心脏杂音,浮肿,心衰
实验室改变
  1.红细胞
    ·最早改变是RBC大小不均、RDW增加。
    ·少量卵形红细胞和靶形红细胞。
    ·进行性低色素(低McH)和小细胞(MCV)
     MCHC变化不定。
   2.  网织红细胞正常或降低。
   3.RBC数、Hb和HcT成比例降低。
白细胞
  少数减少(3000~4400/ul),分类正常。
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见于28%儿童,也可见于成人
   血小板增多,见于35%儿童 50%~75%成人——通常继发于活动性出血
骨髓
   骨髓细胞构成和粒/红比值变化较大。
   铁粒幼细胞减少或缺乏。
   普鲁氏蓝染色示含铁血黄素减少或缺乏。
   幼红细胞体积小,胞浆不规则,血红蛋白形成减少。
血清铁
   通常降低,也可正常。
   ·伴发急性或慢性感柒、恶性肿瘤和急性心肌梗塞时,即使不存在铁缺乏.血清铁也可降低。
   ·化疗后3~7天血清铁升高。
    服用铁剂后血清铁很快升高。 肠道外给药者血清铁可持续升高数周
总铁治分力(TIBC)
铁缺乏时通常增高。
饱和度(铁/TIBC)通常为15%或更低,但不是铁缺乏疗的特异性指标
血清铁蛋白SF
   水平低于10ug/l是缺铁性贫血的特征。
   水平10~20ug/l提示缺铁性贫血                          但没有诊断意义。
 ※伴发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高歇氏病、慢性肾病、恶性肿瘤、肝炎、或铁剂治疗时,水平可升高。
  ※风湿性关节炎SF<60ug/L,怀疑铁缺乏
游离红细胞原卟啉(FEP)
   铁缺乏时通常升高。
   对铁缺乏症诊断非常敏感,适用于儿童大规模筛查、以检测铁缺乏和铅中毒。
诊断
   医师根据失血作出铁缺乏症诊断时,必须确定出血部位和原因
特殊检查
    隐血试验
    失血量少于5~10mL/d时,不敏感。
15Cr标记红细胞可用于失血的定量。
血管造影可检测出血量达0.5ml/min的活动性出血。
放射照相或内窥镜校查可确定胃肠道出血的来源。
如出血来源不清楚,必要时可剖腹探查。
如怀疑肺内出血,痰内巨噬细胞应充满含铁血黄素。
治疗
试验性治疗
  .应口服给药
  ·预期疗效
   ·l~2周网织红细胞达到高峰。
   ·3~4周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增加。
   ·4~5周血红蛋白缺乏的一半得到纠正
   ·2~4月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
   ·除非存在持续性出血。不出现上述改变表明缺
铁不是贫网的原因。应停铁剂治疗,寻找贫血的其它原凶。
口服铁剂治疗
治疗时仅通过饮食补充铁不够。
口服亚铁盐最安全、最经济。
最好是非肠溶形式。
避免应用多种补血药。
不要与   食物               抗酸药               抑胃酸药物   同时服用。
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后 继续治疗6~12个月以补充贮存铁。
每天予元素铁150~200mg,分3~4次,饭前1小时给药(325mg硫酸亚铁含元素铁65mg)。
10%~20%患者不能耐受胃肠道反应,如胃烧灼感、便秘、腹泻和/或金属异味.应减少全天用量或更换口服铁剂。
肠道外铁剂治疗不应作为常规治疗。
适应症:
吸收不良
不能耐受口服铁剂(结肠炎,肠炎)
需要量过大不能口服者
患者不合作或无法追踪观察
右旋糖酐铁
每毫升含元素铁50mg
约70%可用于血红蛋白合成
肌肉或静脉给药
注意过敏反应或其他全身副作用
参考产品说明书以计算剂量
治疗时间
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6~12个月以补充贮存铁。
如持续出血,应继续补充铁剂治疗。
铁剂无效原因:
口服治疗效果不好(肠溶形式、不溶性铁、每次剂量过小)。
出血未控制。
治疗时间不够长。
患者未服药。
伴发其他缺乏       VitB12,叶酸、甲状腺素
伴发其他疾病:炎症、感染、       恶性肿瘤、肝脏和肾脏疾病
诊断错误
         海洋性贫血、铅中毒等。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PPT:这是一个关于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PPT,主要是了解贫血对妊娠的影响,妊娠期缺铁的发生机制,诊断标准,常见护理问题包括,知识缺乏,健康教育等内容。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约占妊娠贫血的95%。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为铁的需要量增加,孕妇体内储备铁量不足,食物中铁的摄入不足及妊娠前后的疾病所致,与缺铁血性贫血后将对孕妇及胎儿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贫血易造成围生儿及孕产妇的死亡,应高度重视。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PPT:这是一个关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PPT,来自重庆医大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的于洁儿PPT,主要是了解它的概念,铁在体内的代谢,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等内容。正常人体内铁的含量为35~60毫克/公斤。其中65~70%存在于循环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甲,25~30%为贮存铁,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网状内皮系统(肝、脾、骨髓等)中,约5%存在于肌红蛋白及各种含铁的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等)中。在血浆中转运的铁仅占0.1%左右。人体需要的铁来源于食物和;衰老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一般食物中所含的铁仅约5~10%能被吸收。植物中的铁盐吸收率低,而肉类中,铁吸收率高。二价铁比三价铁容易吸收。同时食入维生素C、果糖,氨基酸以及胃液中的盐酸均有利于铁的吸收,而食物中的磷酸、草酸,植酸则有碍于铁的吸收。铁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进行。肠粘膜细胞有调节铁吸收的功能。这种细胞寿命为2~3天,在肠腔和血液之间形成一暂时保存铁的地带。在体内铁过多时,大量保存铁的肠粘膜细胞在肠腔内脱落排出体外,使铁吸收减少。相反,在缺铁和造血功能增强时,铁通过肠粘膜进入血循环的量增多。

缺铁性贫血ppt课件PPT:这是一个关于缺铁性贫血ppt课件PPT,主要是掌握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掌握本病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措施等内容。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ID),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IDE),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IDA是铁缺乏症(包括ID,IDE和IDA)的最终阶段,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IDA是最常见的贫血。其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婴幼儿、育龄妇女明显增高。上海地区人群调查显示:铁缺乏症的年发病率在6个月~2岁婴幼儿75.

小儿缺铁性贫血课件PPT

下载地址

推荐PPT

热门PPT

网友评论

PPT分类Classification

Copyright:2009-2015 rsdown.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红软PPT免费下载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