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9.63 M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lipeier
- 上传时间:
- 2019-11-07
- 素材编号:
- 245422
- 素材类别:
- 课件PPT
-
素材预览
这是口蹄疫病毒PPT,包括了口蹄疫简介,口蹄疫病毒简介,口蹄疫传播途径,口蹄疫防治,公共卫生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口蹄疫病毒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13中兽 刘思同 詹梅 口蹄疫简介 口蹄疫病毒简介 一、病毒特性 病毒颗粒呈球形,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核酸类型为单股正链RNA,核酸分子量2.4~2.8-l×106d,长2.62um,呈细丝状,有感染性,并能起而RNA作用。病毒在胞浆内增殖。 FMDV具有四种主要多肽,即VP1、VP2、VP3、VP4。 口蹄疫病毒简介 血清型 口蹄疫传播途径 口蹄疫防治 口蹄疫防治 口蹄疫防治 口蹄疫防治 (一)病料采集 可采集水泡皮或水泡液,最好用注射器在水泡破溃前抽取水泡液,立即加入等量细胞维持液中混匀,低温保存备用。同时剪取水泡皮,置5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中,低温保存备用。 (二)分离培养 1.动物接种 常用豚鼠、乳小白鼠、乳兔等,3~5天小鼠20~30小时死亡。 2.细胞培养 (三)血清学试验 1、补体结合试验 本法可确定病毒血清型。 2、中和试验 本法主要用于检测病畜和康复动物血清中抗体,也可用已知抗血清鉴定病毒,可用乳鼠或细胞进行。 3、琼扩试验 本法既可检测抗原又可检测抗体,可确定血清型。 4、对流免疫电泳 本法可检测抗原或抗体,其敏感性比琼扩试验高8~16倍,且所需时间短,还可用于鉴别口蹄疫和猪水泡病。 5、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用各型标准抗血清的IgG敏红细胞与被检病料悬液的上清液(加热灭活)作用,如被检抗原在1:6-1:48或更高出现"++"以上血凝,即判为阳性。本法特异性强,且简易快速,可用于鉴别口蹄疫和猪水泡病,还可进行血凝抑制试验,以检测恢复期和康复动物血清中的相应抗体。 6、交叉保护试验 以待检病料接种牛或豚鼠等动物,待其发病痊愈后再用已知各血清型病毒分别攻毒,根据保护情况,鉴定毒型。也可用乳鼠进行交叉保护试验,取乳鼠分别注射各型标准血清,6-24h后待检病料攻毒,根据保护结果判定毒型。 此外,IFA、ELISA、核酸探针技术、PCR技术等也已用于本病毒的检测。 症 状 猪 潜伏期1一2天,病猪以蹄部疱为主要特征,主要症状是跛行。病初体温升高至40一41℃,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口粘膜(包括舌、唇、齿龈)形成小水疤或糜烂。蹄冠、蹄叉、蹄锺等部出现局部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不久逐渐形成米粒大、蚕豆大的水疱,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糜烂,如无细菌感染,一周左有痊愈。 病理切片 猪乳房上的水疱 羊 潜伏期一周左有,病状与牛大致相同,但感染率较牛低,山羊多见于口腔,呈弥漫性口膜炎,水疱发生于硬腭和舌面,羔羊有时有出血性胃肠炎,常因心肌炎而死亡。 牛口蹄疫 牛口蹄疫 蹄叉水疱、破溃 牛乳房上的水疱 公共卫生 感染主要是由于饮食病乳奶脂,或通过挤奶、处理病畜而接触感染,创伤也可感染。 人患病后,体温升高,口腔发热,唇、齿酿相颊部粘膜潮红,发生水疱,舌边咽部、手足、也发生水疱。有的病人表现头痛,晕眩,四肢和背部疼痛,胃肠痉挛,呕吐,咽喉痛,吞咽困难,腹循环扰乱和高度虚弱等症状。 3Q!!!!
口蹄疫研究进展ppt:这是口蹄疫研究进展ppt,包括了口蹄疫(FMD)概述,口蹄疫(FMD)病毒,口蹄疫(FMD)难以控制和根除的原因,口蹄疫(FMD)的流行特点,目前口蹄疫(FMD)疫苗的应用风险,口蹄疫(FMD)流行毒株与疫苗毒株的生物特性,口蹄疫(FMD)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口蹄疫(FMD)的研究热点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猪的口蹄疫ppt文本:这是猪的口蹄疫ppt文本,包括了口蹄疫简介,国际上的做法和国家要求,病原学,口蹄疫病毒感染机制,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猪口蹄疫病PPT:这是一个关于猪口蹄疫病PPT,包括了概述,口蹄疫的历史与分布,口蹄疫的危害,口蹄疫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治等内容,一、概述二、口蹄疫的历史与分布三、口蹄疫的危害四、口蹄疫的病原五、流行病学六、临床症状七、病理变化八、诊断九、防治一、概述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它动物。成年动物的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幼龄动物多因心肌受损使其死亡率升高。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1-6号病:猪水疱病、马瘟、马传贫、鸭瘟、口蹄疫、牛瘟 二、综合防制措施内容 1.饲养 2.预防 3.检疫 4.隔离 5.封锁 6.治疗 7.消毒、灭鼠、杀虫 8. 处理 2.预防 ①免疫预防: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使易感动物转变为不易感动物。 a. 人工自动免疫:根据本地区畜禽疫病流行情况,有针对地选择使用和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有些急性传染病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人工自动免疫使用的生物制品为活菌(疫)苗、死菌(疫)苗、类毒素等。通常在1-3周产生免疫力,免疫期数月至数年。 b. 人工被动免疫:由于注射的是特异性抗体,因此免疫力出现迅速,但仅能维持2-3周。 用于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各种抗血清、高免卵黄、丙种球蛋白等, 使用异种动物的血清制品时,必须注意观察,防止发生过敏反应。 c. 免疫程序 :是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动物群体的免疫状态,当地具体情况制定的预防接种计划。 制定免疫程序的主要依据: (c)动物的用途:畜有役、肉、奶、种用,禽有蛋、肉、种用。(d)母源抗体的高低:免疫过的母畜(禽)的后代在一定时间内有母源抗体存在,母源抗体对仔畜、雏禽建立自动免疫力有一定影响,甚至引起免疫失败,欢迎点击下载猪口蹄疫病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