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45 K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lipeier
- 上传时间:
- 2018-12-04
- 素材编号:
- 219082
- 素材类别:
- 课件PPT
-
素材预览
这是悯农2ppt,包括了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复习导课,初读感知,细读朗诵,质疑延伸,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悯农2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悯农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会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能初步了解丰收之年农夫还要饿死的原因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 四、教具准备:投影片、微机课件、录音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课 先了解学生朗诵一年级学过的《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并说说诗的意思,告诉学生今天学习的这首诗也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表现古代农民痛苦生活的诗,从而揭示课题,结合学习生字“悯”,了解“悯”是哀怜。 “悯农”就是同情和哀怜农民苦难生活的意思。 评析:这样利用已知导课,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初读感知 1、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认真自由读几遍。并画出生字,读准生字的音,要重点指导读准“粟(sù) 夫(fū)闲(xián)”的音。 2、听录音读 3、同桌对读指导读(组织评读) 4、齐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以便大致了解诗的内容 评析: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诗读透彻,读与看图有机地结合,以便于学生大致了解诗的内容,从而达到新大纲提出的“在读中整体感知”的要求。 三、细读朗诵 1、在初读的基础上,可先指导学生一行一行地读,边读边看图,讨论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逐句训练朗读,注意读出节奏、停顿、重音。 3、让学生配上恰当的动作,即根据自己对诗内容的理解,抓住“一粒”“万颗” “无”“饿死”等词语用动作表示。 4、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当堂把诗背下来,可采用自由背,同桌互背后全班齐背,再指名背等形式,多让那些胆量较小、朗读水平较差的学生背诵练习,为他们创造适当众表现的机会,注意多给鼓励。 评析:在初读的基础上,进行细读朗读,通过读读、议议从而达到理解诗义的目的,一些重点词语让学生比划得来,能表示出情感,说明他们对诗内容理解了,这是意会的结果。 四、质疑延伸 1、这一环节着重了解学生思考:从诗句中你发现什么问题? (1)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小组讨论,看谁发现的问题最有价值。 评析: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现自己的独立见解,各自谈自己的不同看法,以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这一环节是学习本课的难点所在,学生只要能抓住诗前后内容的矛盾,提出类似“丰收了农夫为什么饿死?”等问题即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可先让学生来解决,教师可做简要的说明,粮食都被统治者搜刮去了,那时农民生活很苦,以激发学生对统治阶级的痛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由于学生年龄小对当时农民苦难生活难以理解,设计相关课件,帮学生领会,但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因为这是认识问题,随学生年龄的增长,认识水平的逐渐提高,他们自然会慢慢意会。 板书设计: 悯农(二)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诗的理解。 二、巩固练习 1、指导写字 (1)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部首、笔画等知识分析记忆字型 (2) 书写时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关键笔画的写法,尤其是笔画的变化规律。 如“悯”、“颗”、“闲”、的最后一笔都是点(、),不要写成捺(ㄟ);“粟”、“夫”的最后一笔是捺(ㄟ)不要写成点(、);“饿”字左窄有宽,不要写的太扁等。 评析:此处采用先练后导,先尝试后点拨的方法,让学生在课本上练写在组织交流体会,教师作必要的指导。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2、形近字比较组词 课后第三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区别形近字。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组词,再交流讨论。 3、填空 课后第4题是诗的内容填空,目的是巩固诗的背诵。 4、词语表中本课的词语,可让学生先默记,再听写,以积累词汇,丰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