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最新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 > ppt下载 > PPT课件 > 培训教程PPT > 新型建筑材料教程ppt

新型建筑材料教程ppt下载

素材大小:
1.38 MB
素材授权:
免费下载
素材格式:
.ppt
素材上传:
chenrong
上传时间:
2018-05-11
素材编号:
193601
素材类别:
培训教程PPT

素材预览

新型建筑材料教程ppt

这是新型建筑材料教程ppt(部分ppt内容已做更新升级),包括了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复习与自学,这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新型建筑材料教程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培训教程PPT类型的PowerPoint.

dFS红软基地
《建筑材料》课程为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结构设计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dFS红软基地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dFS红软基地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并获得主要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训练。dFS红软基地
从本课程的目的及任务出以,课程内容着重于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对这两方面内容提出如下要求:dFS红软基地
1、在材料性质方面:掌握材料的组成、性质及技术要求;了解材料组成及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外界因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各主要性质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主要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dFS红软基地
2、在材料应用方面:根据工程要求能够合理地选用材料;熟悉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了解材料使用方法的要点;学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dFS红软基地
二.复习与自学 dFS红软基地
复习与自学是掌握教学内容和扩大信息量的重要手段。复习时以主教材为核心,参照听课笔记,按“学习指导”要求进行。首先以节为单元读一遍;其次按“基本内容与要求”重点阅读,不要强记,务求理解;再次按“复习思考题与习题”进行小结,自我检测。dFS红软基地
三. 辅 导 课 dFS红软基地
这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基本内容与要求”及“复习思考题与习题”进行辅导,并答疑。dFS红软基地
四.  考  试 dFS红软基地
限于条件,考试只在期末进行一次。本课程考试的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填空题(单项选择),计算题,问答题等最后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分别占20%与80%.dFS红软基地
绪     论dFS红软基地
一.建筑材料的定义dFS红软基地
二.建筑材料的分类dFS红软基地
一、按化学成分 dFS红软基地
无机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dFS红软基地
有机材料-植物材料、沥青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dFS红软基地
 复合材料:有机-无机、金属-非金属、金属-有机dFS红软基地
 二、按使用功能分 dFS红软基地
 建筑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建筑功能材料dFS红软基地
无机材料dFS红软基地
金属材料:  黑色金属-钢铁、不锈钢 dFS红软基地
              有色金属-铝、铜、铝合金dFS红软基地
非金属材料:天然石材-花岗岩、大理石等 dFS红软基地
              烧土制品-粘土砖、瓦、陶瓷dFS红软基地
              胶凝材料-石灰、石膏、水泥dFS红软基地
              玻璃-平板玻璃、玻璃砖 dFS红软基地
              无机纤维材料-玻璃、碳纤维dFS红软基地
有 机 材 料dFS红软基地
植物材料:木材、竹材、植物纤维等dFS红软基地
沥青材料:煤、石油沥青、各类卷材dFS红软基地
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涂料、胶粘剂dFS红软基地
复 合 材 料dFS红软基地
有机-无机:树脂混凝土、纤维增强塑料等dFS红软基地
金属-非金属: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dFS红软基地
金属-无机材料:涂覆钢板、涂覆铝合金板、塑铝管、塑钢门窗等 dFS红软基地
按使用功能分类dFS红软基地
建筑结构材料-构成建筑物受力构件(梁、板、柱、基础、框架)和结构所用的材料。常用石材、混凝土、钢材、钢筋混凝土等。dFS红软基地
 墙体材料-构成建筑物内外和分隔室内空间所用的材料。砖、砌块、复合板材等。dFS红软基地
 建筑功能材料-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非承重材料。如防水材料、吸声材料、装饰材料等等。dFS红软基地
三、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关系dFS红软基地
建筑材料的更新是新型结构出现与发展的基础dFS红软基地
新的轻质高强材料的不断涌现,为结构向大跨dFS红软基地
度、轻型化和新型结构形式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dFS红软基地
四、建筑材料的结构—性能—组成dFS红软基地
   要合理地选用材料,就必须对不同材料进行dFS红软基地
比较,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包括强度与破坏dFS红软基地
特性、变形性能、耐久性能等多方面dFS红软基地
 五、建筑材料—人类—环境关系dFS红软基地
建筑材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重要媒介,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与社会环境。 dFS红软基地
人类大量建造的基础设施对生存环境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即大量地消耗地球的资源和能源,在相当程度上污染了自然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 dFS红软基地
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出发,建筑材料也要注意可持续发展的方向。dFS红软基地
 “绿色建筑材料”、“生态建筑材料”、材料的再循环使用。 dFS红软基地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dFS红软基地
1.1 材料的组成与结构dFS红软基地
一.材料的组成 dFS红软基地
宏观结构dFS红软基地
1.散粒结构    由单独的颗粒组成dFS红软基地
2.聚集结构    材料中的颗粒通过胶结材料dFS红软基地
  彼此牢固地结合在一起dFS红软基地
3.多孔结构    材料中含有大量的,大的 ,或微       小的均匀分布的孔隙dFS红软基地
4.致密结构    材料在外观上和结构上都是致密的dFS红软基地
5.纤维结构    是木材,玻璃纤维制品所特有的结构dFS红软基地
6.层状结构    是板材常见的结构dFS红软基地
显维结构和微观结构dFS红软基地
(二).显维结构dFS红软基地
       指借助关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它可分为结晶和无定型两种.结晶和无定型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晶体呈稳定状态,而无定型则具有化学活性dFS红软基地
(三).微观结构dFS红软基地
         指原子排列结构,根据质子间键的特性分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dFS红软基地
三.材料的孔隙dFS红软基地
(一).孔隙形成的原因dFS红软基地
(1).水分子的占据作用dFS红软基地
     建筑材料加水拌和,用水量通常超过理论上  的用水量,  多余的水分占据的空间即为孔隙dFS红软基地
(2).外加的发泡作用dFS红软基地
       如生产加气混泥土等的各种发泡剂,可在材料中形成  大量的孔隙dFS红软基地
(3).火山作用dFS红软基地
       火山爆发时,喷到空中的岩浆,,冷却后在岩石中形成大量的孔隙dFS红软基地
(4).烧作用dFS红软基地
孔隙的类型及对材料性质的影响dFS红软基地
(二)孔隙的类型dFS红软基地
  (1)连通孔隙        (2)封闭孔隙         (3)半封闭孔隙dFS红软基地
(三).孔隙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孔隙增多)dFS红软基地
   (1).材料的体积密度减小dFS红软基地
   (2).材料受力的有效面积减小,强度降低dFS红软基地
   (3).体积密度减小,导热系数和热容随之减小dFS红软基地
   (4).透气性,透水性,吸水性变大dFS红软基地
   (5).对抗冻性,要试孔隙大小和形态而定,有 些能提高抗冻性dFS红软基地
1.2  材料的物理性质dFS红软基地
内容:dFS红软基地
材料的各种参数dFS红软基地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dFS红软基地
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dFS红软基地
一.状态参数dFS红软基地
(一)材料的密度dFS红软基地
1、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g/cm3或kg/m3。       公式:   ρo =m/ Vo               式中    dFS红软基地
   ρo-表观密度( g/cm3 )                                      m-材料的质量(g)                     dFS红软基地
   Vo-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dFS红软基地
体积密度的测量dFS红软基地
 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构成材料的固体物质的体积与全部孔隙体积之和。材料内部孔隙含有水分时,其质量和体积均发生变化。注明含水情况dFS红软基地
体积密度的测量:     dFS红软基地
1).对形状规则的材料:砖、混凝土、石材            dFS红软基地
    烘干-量测几何体积-称重-代入公式  dFS红软基地
2).对形状不规则的材料:           dFS红软基地
    烘干-蜡封-浮力天平 dFS红软基地
密    度dFS红软基地
2、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单位g/cm3或kg/m3。       公式:    ρ=m/v         式中     dFS红软基地
  ρ-实际密度( g/cm3 )                          m-材料的质量(g)                     dFS红软基地
  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dFS红软基地
密 度 的 测 量dFS红软基地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构成材料的固体物质本身的体积,或称实体积孔隙在内的体积。dFS红软基地
 实际密度的测量:     dFS红软基地
1)对近于绝对密实的材料:金属、玻璃等               直接以排水法作为密实态体积近似值 dFS红软基地
2)对有孔隙的材料:砖、混凝土、石材            磨成细粉- 排水法求的体积即为密实态体积dFS红软基地
表 观密度dFS红软基地
3、表观密度-对密实材料直接以排水法求的体积v’作为密实态体积的近似值。单位g/cm3或kg/m3。       dFS红软基地
    公式: ρ’=m/ V’          式中    dFS红软基地
   ρ’-表观密度( g/cm3 )                       m-材料的质量(g)                   dFS红软基地
   V’-用排水法求的的体积(cm3)dFS红软基地
(二).材料的孔隙dFS红软基地
1.、孔隙率-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或称总空隙率dFS红软基地
  公式 :P=V孔/ Vo  *100%dFS红软基地
  式中: P—空隙dFS红软基地
        V孔—材料中全部孔隙的体积dFS红软基地
        Vo—材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dFS红软基地
   又由于P=(Vo –V)/ Vo *100%dFS红软基地
          =(1-V/Vo )*100%dFS红软基地
          =(1-ρo/ρ)*100%dFS红软基地
2.开口孔隙率与闭口孔隙率dFS红软基地
开口孔隙率是指材料中能被水所饱和的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百分率:dFS红软基地
        PK=(m2-m1)/V0    ρw ×100%dFS红软基地
  式中: m2—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 , gdFS红软基地
         m1—水饱和状态下材料的质量,gdFS红软基地
         ρw—水的密度,常温下可取1g/ cm3dFS红软基地
    闭口孔隙率pb为总空隙率与开口孔隙率之差 dFS红软基地
            即PB=P- PKdFS红软基地
(三)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及空隙率dFS红软基地
3、堆积密度-散粒状材料在规定装填条件下(包括散粒材料中颗粒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和颗粒之间空隙的体积)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dFS红软基地
单位g/cm3或kg/m3。 公式: ρ/o = m/V0′dFS红软基地
式中   ρ/o-堆积密度( g/cm3 ) dFS红软基地
       m -材料的质量(g)                                   V/o -材料的堆积体积(cm3)dFS红软基地
空  隙  率dFS红软基地
4、空隙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空隙体积与散粒在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称为空隙率dFS红软基地
公式: P’=(1- ρ/o / ρo)*100%dFS红软基地
        P’—散粒材料的空隙率dFS红软基地
       ρ/o—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dFS红软基地
       ρo--材料的体积密度dFS红软基地
二、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dFS红软基地
1、亲水性与憎水性         dFS红软基地
      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根据其是否能被水润湿,将材料分为亲水性和憎水性两大类。常用润湿角θ表示。        dFS红软基地
       亲水性材料   θ≤90°          dFS红软基地
       憎水性材料   θ>90° dFS红软基地
2. 吸 水 性dFS红软基地
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dFS红软基地
(1)质量吸水性:dFS红软基地
                   W=(m2-m1)/m1*100%dFS红软基地
      式中: W—质量吸水率,%dFS红软基地
      m2 —材料在绝对干燥状态下的质量dFS红软基地
      m1 —材料在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dFS红软基地
(2).体 积 吸 率dFS红软基地
公式:W0=(m2-m1)/V0* ρw *100%dFS红软基地
式中: W0 --体积吸水率dFS红软基地
      m2—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dFS红软基地
            m1—水的密度,常温下取1=g/ cm3dFS红软基地
体积吸水率与质量吸水率的关系为:dFS红软基地
          W0=W* ρodFS红软基地
       一般来说孔隙率愈大,吸水率也愈大,吸水率增大对吃的性质有不良影响,如体积密度增加,体积膨胀,导热性增大,强度及抗动性下降等..dFS红软基地
.dFS红软基地
    (3) .水  饱 和 度dFS红软基地
公式:  KB=W0/PdFS红软基地
          KB —水饱和度dFS红软基地
          W0 —材料的体积吸水率,%dFS红软基地
          P—材料的孔隙率,%dFS红软基地
 KB可在0—1之间波动,当KB =0时即W0 =0说明该材料所有的孔隙均未充水,孔隙为闭口孔隙;当KB =1时即W0 = P ,说明材料所有的孔隙全部充满水,孔隙为开口孔隙dFS红软基地
耐   水  性dFS红软基地
3、耐水性-材料在水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称为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     公式 :KP=fW/f     dFS红软基地
 式中:KP -材料的软化系数                      f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dFS红软基地
  fW-材料在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dFS红软基地
材料软化系数的要求dFS红软基地
 1).软化系数越小,说明材料吸水饱和后的强度降低越多,其耐水性越差。dFS红软基地
 2).对经常处于水中或受潮严重的重要结构物(如地下构筑物、基础、水工结构)的材料,其K软≥0.85;dFS红软基地
 3).受潮较轻的或次要结构物的材料,其K软≥0.85; dFS红软基地
 4).K软≥0.80的材料,一般称为耐水的材料。dFS红软基地
抗  渗  性dFS红软基地
4.、抗渗性-材料抵抗有压介质(水、油、气)渗透的性质称抗渗性。用渗透系数K表示。    dFS红软基地
 依达西定律:    Q=KHFt/d     dFS红软基地
式中K-材料的渗透系  (cm/h)                Q-渗透量( cm3 )                 dFS红软基地
  t-透水时间(h)                dFS红软基地
  F-渗水面积( cm2 )                           H-水头差(cm)                dFS红软基地
  d-试件的厚度(cm)dFS红软基地
   抗渗性用抗渗标号S表示dFS红软基地
抗  动  性dFS红软基地
5、抗冻性-浸水饱和的材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称为抗冻性。用抗冻标号D表示。 dFS红软基地
三.与热有关的性质dFS红软基地
1、导热性-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导热性。其大小用热导率(λ)表示。      dFS红软基地
 公式:λ=Q*a/A(t1-t2)Z          dFS红软基地
 式中 λ-导热系数(W/m.K)      dFS红软基地
   Q-传导的热量(J)   A-平壁面积(m2)               dFS红软基地
   a-材料的厚度(m)  Z-传热时间(s)      dFS红软基地
(T2-T1)-材料两侧温差(K) dFS红软基地
   影响导热系数的因数dFS红软基地
无机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有机材料dFS红软基地
晶体的导热系数大于无定形体的热导系数dFS红软基地
材料的孔隙率愈大,即空气愈多,导热系数愈小同类材料的孔隙率是随体积密度的件小而增大,则导热系数随体积密度的件小而减小dFS红软基地
导热系数与孔隙形态特征的关系,认为有微细而封闭孔隙组成的材料,导热系数小,反之大dFS红软基地
材料的含水率增加,导热系数也增加dFS红软基地
大多数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dFS红软基地
热   容dFS红软基地
2、热容-材料加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为热容。大小用比热容(比热)表示      公式   Q=cm(T2-T1)      dFS红软基地
式中   Q-材料吸收或放出的热量(J)                      c-材料的比热(J/g.K)                 dFS红软基地
m-材料的质量(g)     dFS红软基地
(T2-T1) -材料受热或冷却前后的温差(K)dFS红软基地
1.3  材料的力学性质dFS红软基地
内容:         dFS红软基地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性质 dFS红软基地
试验条件对强度结果的影响  dFS红软基地
强度标号与等级dFS红软基地
一.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性质dFS红软基地
弹性-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材料变形即可消失并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dFS红软基地
弹性模量 E=σ/ε dFS红软基地
塑性-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不出现裂缝,并且外力停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遗留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dFS红软基地
实际的材料并不存在理想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dFS红软基地
二.试验条件对强度结果的影响dFS红软基地
 1.强度与试验条件有密切关系:如试的形状、dFS红软基地
  尺寸、表面状态、含水率、温度、及试验时3.加荷速度等。dFS红软基地
 2.棱柱体比正方体的强度低。dFS红软基地
 3.尺寸大的试件强度低与尺寸小的试件。dFS红软基地
 4.含水的试件,其强度较干燥的低。dFS红软基地
 5.一般老说温度高,强度将降低dFS红软基地
 6.加荷速度快时,则破环时的强度值较高dFS红软基地
1.4材料的耐久性dFS红软基地
 1.耐久性是指材料保持工作性能直到极限状态的性质。dFS红软基地
 2.实验室快速试验包括:干湿循环,动融循环,加湿与紫外线干燥循环,炭化,盐溶液浸渍与干燥循环,化学介质浸渍等dFS红软基地
第二章:石  材dFS红软基地
  内容:  dFS红软基地
            岩石的基本性质dFS红软基地
            常用建筑石材dFS红软基地
  2.1 岩石的基本性质dFS红软基地
  石材是天然岩石不经机械加工或镜机械加工而的到的材料的统称。dFS红软基地
一.造岩矿物dFS红软基地
  天然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dFS红软基地
  石英  是结晶的二氧化硅dFS红软基地
  长石  是钾,钠钙等的铝硅酸盐的晶体dFS红软基地
  角闪石,辉石,方解石 白云石dFS红软基地
岩石的结构与性质dFS红软基地
二.岩石的结构与性质dFS红软基地
1.岩石大多数属于结晶晶体,少数属于玻璃质结构两者相比结晶质的较玻璃质的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及耐久性好。dFS红软基地
2.岩石的孔隙率较大,则岩石的强度,抗冻性,耐水性及耐久性等会显著下降。dFS红软基地
2.2 常用建筑石材dFS红软基地
一.常用建筑石材dFS红软基地
(一)花岗岩dFS红软基地
它属于深成岩,是火成岩中分布最广的岩石,其主要的矿物组成为长石,石英和少量的云母。它耐磨性好,抗风化性好及耐久性高,耐酸性好。dFS红软基地
花岗岩主要用于基础,挡土墙,勒脚,踏步地面,外墙饰面雕塑。dFS红软基地
石灰岩和大理岩 dFS红软基地
(二)石灰岩dFS红软基地
它属于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dFS红软基地
石灰岩可用与基础,墙体,挡土墙等砌体。dFS红软基地
(三)大理岩dFS红软基地
它属于副变质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变质而成,主要矿物组成为方解石和白云石。大理岩主要用于室内的装修,如墙面,柱面及磨埙较小的地面,踏步。dFS红软基地
第三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dFS红软基地
 内容提要:         dFS红软基地
      本章介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石膏、石灰、菱苦土和水玻璃四种无机胶凝材料的原料、生产、硬化原理、技术性质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其中石膏、石灰、水玻璃的技术性质、影响因素、工程应用是学习的重点。          dFS红软基地
  胶凝材料-cementing materialdFS红软基地
3.1  石 膏dFS红软基地
建筑工程中将能够把散粒状材料或块状黏结成一个整体的材料称为胶凝材料。它分为无机胶凝材料和有机胶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按硬化条件分为气硬胶凝材料和水硬胶凝材料。dFS红软基地
一.建筑石膏的凝结与硬化dFS红软基地
(一)建筑石膏的水化dFS红软基地
   CaSO4’1/2H2O+3/2H2O= CaSO4’2H2OdFS红软基地
(二)建筑石膏的凝结与硬化dFS红软基地
从加水开始拌和一直到浆体刚开始失去可塑性的过程称为浆体的初凝,对应的时间为初凝时间;从加水开始拌和一直到浆体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的过程称为浆体的硬化,对应的时间称为终凝时间。dFS红软基地
三.建筑石膏的质量和应用dFS红软基地
1.建筑石膏的质量要求:dFS红软基地
主要有强度,细度和终凝时间。并按强度,细度和终凝时间划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各等级建筑石膏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6min,终凝时间不得大于30min.dFS红软基地
2.建筑石膏的应用dFS红软基地
  建筑石膏的用途很广,主要用于室内摸灰,粉刷,和生产各种石膏板dFS红软基地
建筑石膏的特性dFS红软基地
建筑石膏的特性:dFS红软基地
1)凝结硬化快dFS红软基地
2)凝结硬化时体积膨胀dFS红软基地
3)孔隙率大与体积密度小dFS红软基地
4)保温性和吸收性好dFS红软基地
5)强度较低dFS红软基地
6)具有一定的调温和调湿性能dFS红软基地
7)防火性好,但耐火性较差dFS红软基地
8)耐水性,抗掺性,抗冻性差dFS红软基地
3.2 石  灰 dFS红软基地
  内容:    dFS红软基地
        石灰的原料与生产dFS红软基地
        石灰的熟化与硬化           dFS红软基地
        石灰的特性与应用dFS红软基地
        石灰质量要求dFS红软基地
一.石灰的原料与生产dFS红软基地
1.生产石灰的原料主要是碳酸钙为主的天然dFS红软基地
  岩石。dFS红软基地
        CaCO3——CaO+CO2(900-1100度)dFS红软基地
  即的生石灰,其内部孔隙大,晶粒小,体积密度小,与水作用快。dFS红软基地
2.欠火石灰:温度控制不够产生的,它只是降  低了石灰的利用率,不会带来危害。dFS红软基地
3.过火石灰:  是由于温度过高得到的石灰,它的结构致密,孔隙率小,体积密度大dFS红软基地
二.石灰的熟化与硬化dFS红软基地
(一)石灰的熟化dFS红软基地
  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发生作用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的过程,称为石灰的熟化或消解。dFS红软基地
       CaO+H2O—Ca(OH)2dFS红软基地
  熟石灰又称消石灰,有两种熟化形式即:石灰膏与消石灰dFS红软基地
(二).石灰的硬化 dFS红软基地
石灰浆体的硬化过程包括干燥硬化和炭化硬化.dFS红软基地
机理:dFS红软基地
干燥硬化-砌体吸水、空气                    碳化硬化-碳化生成CaCO3dFS红软基地
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少,且生成的碳酸钙负在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因此石灰浆体硬化慢,强度低,也不耐水.dFS红软基地
三.石灰的特性、质量要求与应用dFS红软基地
(一).石灰的特性:dFS红软基地
1.保水性与可塑性好 2.凝结硬化慢,强度低dFS红软基地
3.耐水性差          4.干燥收缩大dFS红软基地
(二).石灰的的质量要求dFS红软基地
建筑生石灰的技术要求为有效氧化钙和有效氧花镁的含量,二氧化碳含量及细度并按此划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见表3-3dFS红软基地
建筑消石灰的技术要求为有效氧化钙和有效氧化镁含量,游离水含量,体积安定性及细度,并由此划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见表3-4dFS红软基地
(三).石灰的应用dFS红软基地
 拌制灰土或三合土、  配制水泥石灰砂浆、dFS红软基地
 石灰砂浆、  石灰膏罩白、 制作碳化石灰板、dFS红软基地
 制造加气混凝土砌块、      粉煤灰砌块等dFS红软基地
 配制无熟料水泥:矿渣+石灰-磨细dFS红软基地
3.3.  水 玻 璃dFS红软基地
一.水玻璃的组成dFS红软基地
   俗称泡花碱-石英砂+苛性钠dFS红软基地
品种: 硅酸钠水玻(Na2O.nSiO2)            硅酸钾水玻璃( K2O.nSiO2 )         硅酸锂水玻璃( Li2O.nSiO2 ) dFS红软基地
通式:R2O.nSiO2   n-水玻璃模数dFS红软基地
二氧化硅与氧化钠的摩尔数的比值称为水玻璃的摩尔数dFS红软基地
水玻璃的浓度越高,则水玻璃的密度和黏度越大,硬化速度越快,硬化后的黏结力与强度,耐热性与耐酸性越高.dFS红软基地
水玻璃的模数越高,则水玻璃的密度和黏度越大,硬化速度越快,硬化后的黏结力与强度,耐热性与耐酸性越高dFS红软基地
二.水玻璃的硬化dFS红软基地
碳化硬化-水玻璃吸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析出二氧化硅凝胶,并逐渐干燥脱水成为氧化硅而硬化dFS红软基地
Na2O.nSiO2+CO2+mH2O--nSiO2.mH2O+Na2CO3dFS红软基地
    晶体(SiO2)-胶体dFS红软基地
   (nSiO2.mH2O)-晶体(nSiO2) dFS红软基地
三.水玻璃的碱性质与应用dFS红软基地
(1)水玻璃的性质dFS红软基地
    a.黏结力强,强度较高 b.耐酸性好dFS红软基地
    c.耐热性好      d.耐碱性和耐水性差dFS红软基地
(2).水玻璃的应用dFS红软基地
水玻璃可用作耐热和耐酸材料外,还有以下用途:dFS红软基地
    a.涂刷材料表面   b.提高抗风化能力dFS红软基地
    c.加固土壤       d.配置速凝防水剂   dFS红软基地
    e.修补砖墙裂缝dFS红软基地
第 四 章    水  泥 CementdFS红软基地
内容提要:          dFS红软基地
      重点介绍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水化硬化机理、影响水化因素;硅酸盐水泥主要技术性质;水泥石的腐蚀和防止;同时介绍了其它掺混合材的水泥、特种水泥;达到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水泥。dFS红软基地
4.1 硅酸盐水泥dFS红软基地
定义 -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Portland  Cement. dFS红软基地
一.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与特性dFS红软基地
1.定义:煅烧时由生料脱水和分解出的CaO,dFS红软基地
  AL2O3,SiO2,Fe2O3,在约1450度的高温下相互间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一些以硅酸盐为主的新的化合物,称为水泥熟料.dFS红软基地
硅酸盐四种矿物dFS红软基地
2.四种熟料矿物: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铝酸三钙(C3A),铁铝酸四钙(C4AF)dFS红软基地
3.四种矿物的比例对水泥性质的影响:dFS红软基地
  如提高C3S的含量,可得到高强硅酸盐水泥;提高C3S和C3A的含量,即可制得快硬硅酸盐水泥;降低C3S和C3A的含量,提高的含量可的低热或中热硅酸盐水泥.dFS红软基地
二.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dFS红软基地
水化-物质由无水状态变为有水状态,由低含水变为高含水,统称为水化。 dFS红软基地
凝结-水泥加水拌和初期形成具有可塑性的浆体,然后逐渐变稠并失去可塑性的过程称为凝结。 dFS红软基地
硬化-此后,浆体的强度逐渐提高并变成坚硬的石状固体(水泥石),这一过程称为硬化。dFS红软基地
(一).水化反应dFS红软基地
2(3CaO.SiO2)+6H2O→3CaO.2SiO2.3H2O+dFS红软基地
                               ( 水化硅酸钙凝胶)     3Ca(OH)2dFS红软基地
2(2CaO.SiO2)+4H2O→3CaO.2SiO2.3H2O+dFS红软基地
                                          Ca(OH)2  dFS红软基地
   3CaO.Al2O3+6H2O→3CaO.Al2O3.6H2OdFS红软基地
                                 (水化铝酸三钙晶体)dFS红软基地
4CaO.AlO3.Fe2O3+7H2O → 3CaO.Al2O3.6H2O+dFS红软基地
                        CaO.Fe2O3.H2O(水化铁酸钙凝胶)dFS红软基地
(二) 水 泥 石dFS红软基地
 1.水泥石的组成:          dFS红软基地
   未水化水泥颗粒   dFS红软基地
   水化产物-晶体、胶体         dFS红软基地
   毛细孔、毛细水 dFS红软基地
 2.影响水泥石结构的因数:dFS红软基地
    a.石膏的掺量     c.养护时间,dFS红软基地
    b.温度和湿度     d.水灰比dFS红软基地
三.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dFS红软基地
(一)密度、细度 dFS红软基地
 a.密度:3.05~3.20g/cm3,一般取3.1 dFS红软基地
 堆积密度:1.3 g/cm3dFS红软基地
 b.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用筛余或比表面积表示(300~350 m2/kg),影响水泥的水化速度、收缩等性质 dFS红软基地
 c.粒径: < 3µm   水化非常迅速,需水量增大;                                                  >40 µm 水化非常缓慢,接近惰性dFS红软基地
(二) 凝 结 时 间dFS红软基地
a.初凝时间(t初)-水泥开始加水拌和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 dFS红软基地
b.终凝时间(t终) -水泥开始加水拌和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dFS红软基地
 c.GB1346规定: t初≮45min dFS红软基地
                               t终≯6.5hdFS红软基地
(三)体积安定性dFS红软基地
定义:dFS红软基地
    是水泥硬化后因体积膨胀而产生不均匀变形 的性质。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应作废品处理。 dFS红软基地
原因: dFS红软基地
     熟料中含游离氧化钙(f-CaO)过多dFS红软基地
     熟料中含游离氧化镁(f-MaO)过多 dFS红软基地
     石膏过多dFS红软基地
  游离氧化钙、镁膨胀原因dFS红软基地
 a.熟料中f-CaO、f-MgO都是过烧的,dFS红软基地
     结构致密,水化很慢; dFS红软基地
 b.水泥硬化后才吸收孔隙中水分熟化: CaO+H2O=Ca(OH)2   MgO+H2O=Mg(OH)2dFS红软基地
 c.体积膨胀97%以上,从而引起不均匀体积膨胀,使水泥石开裂。dFS红软基地
四.水泥石的腐蚀dFS红软基地
定义-水泥石在外界侵蚀性介质(软水、含酸、含盐、含碱等)的作用下结构受到破坏,强度降低的现象称为水泥石的腐蚀。 dFS红软基地
表现形式:            dFS红软基地
        体积膨胀-膨胀型腐蚀             dFS红软基地
        体积收缩-溶出型腐蚀 dFS红软基地
(一)水泥石腐蚀的原因dFS红软基地
内因-水泥石存在不稳定的Ca(OH)2和介稳的水化硫铝酸钙;dFS红软基地
外因-环境中有害介质(软水、酸、盐等)的存在; dFS红软基地
联系-水泥石中的孔缝系统,产生有害介质的侵蚀、交换作用。     dFS红软基地
   长期性、后期加剧性dFS红软基地
(二)水泥石腐蚀的防止dFS红软基地
措施: dFS红软基地
  根据侵蚀环境特点,合理选用水泥品种; 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 dFS红软基地
  加作保护层-石材、陶瓷、沥青 dFS红软基地
五、硅酸盐水泥的应用dFS红软基地
常用于: 重要结构的高强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    土工程    dFS红软基地
   要求凝结快的现场浇注的混凝土工程 dFS红软基地
   冬季施工及严寒地区遭受反复冻融的工程 dFS红软基地
不宜用于: dFS红软基地
   受流动的软水和有水压作用的工程 dFS红软基地
   受海水和矿物水作用的工程 dFS红软基地
   大体积工程      耐热、耐酸工程dFS红软基地
 4.2 掺混合材的硅酸盐水泥dFS红软基地
定义-凡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一定量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的石膏共同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均属掺混合材的硅酸盐水泥。 dFS红软基地
掺入目的:              dFS红软基地
    a.改善水泥的性能    b.增加品种                 dFS红软基地
    c.提高产量          d.节约熟料,dFS红软基地
    e.降低成本dFS红软基地
一、混 合 材 料dFS红软基地
定义-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为改善水泥   性能,调节水泥标号,扩大使用范围而 掺入的天然或人工的矿质原料称为混合材。 dFS红软基地
分类:dFS红软基地
活性混合材-具有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的材料,如矿渣、粉煤灰等。  dFS红软基地
非活性混合材-不具有潜在水硬性的材料,如石灰石粉、慢冷矿渣等dFS红软基地
非 活 性 混 合 材dFS红软基地
a.这类材料本身不具有潜在的水硬性或火山灰性,与水泥矿物组成不起化学作用 dFS红软基地
b.掺入目的:扩展水泥标号、降低水化dFS红软基地
c.常用的有:磨细的石英砂、石灰石粉                       磨细的高炉矿渣、尾矿粉dFS红软基地
二、掺混合材的硅酸盐水泥dFS红软基地
1、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P.O                  dFS红软基地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dFS红软基地
  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石膏dFS红软基地
   后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dFS红软基地
标号(GB175-1999)    dFS红软基地
32.5、32.5R、42.5、42.5R、52.5、52.5dFS红软基地
性质:同硅酸盐水泥相近 dFS红软基地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dFS红软基地
2.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dFS红软基地
(1)细度 筛孔尺寸为80μm的方孔筛的筛余不得超过10%,否则为不合格dFS红软基地
(2)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dFS红软基地
(3)标号  根据3和28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将普通硅酸盐水泥划分为325,425,525,625等四个标号dFS红软基地
3.普通硅酸盐的特性dFS红软基地
普通硅酸盐与硅酸盐性质差异:dFS红软基地
(1)早期强度略低dFS红软基地
(2)耐腐蚀性销好dFS红软基地
(3)水化热略dFS红软基地
(4)抗冻性和抗掺性略差dFS红软基地
(5)耐磨性略差dFS红软基地
三种水泥的共性dFS红软基地
矿渣、火山灰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dFS红软基地
凝结硬化速度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 dFS红软基地
水化放热速度慢,放热量低;dFS红软基地
对温度敏感性高,温度低时影响强度发展; dFS红软基地
抗软水、SO42+的腐蚀性好;矿渣水泥耐热性好 dFS红软基地
适于水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和蒸养的混凝土 构件; dFS红软基地
不适于抗冻、干燥地区的混凝土工程。dFS红软基地
  五种常用水泥的主要性能dFS红软基地
4.3 高 铝 水 泥dFS红软基地
定义:高铝酸水泥属于铝酸盐类水泥,它是由绿矾土和石灰石为原料,经高温熔融煅烧所得的以铝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熟料,经磨细而得的水硬性胶凝材料.dFS红软基地
(一)技术要求:dFS红软基地
 (1)细度 筛孔尺寸为80μm的方孔筛的筛余不得超过10%,否则为不合格dFS红软基地
(2)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dFS红软基地
(3)标号  根据3和28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将普通硅酸盐水泥划分为325,425,525,625等四个标号dFS红软基地
高铝水泥的应用dFS红软基地
适于:dFS红软基地
紧急抢修的工程,临时军事工事;dFS红软基地
冬季施工的工程-水化放热量大且集中; dFS红软基地
有抗硫酸盐腐蚀要求的工程-f-CaO极少dFS红软基地
耐高温(1300~1400℃)的工程-高温时,烧结结合代替了水化结合。dFS红软基地
不适于于: dFS红软基地
长期承重的结构工程-晶体转变引起的强度倒缩; dFS红软基地
大体积工程-温度过高引起强度倒缩。dFS红软基地
与硅酸盐水泥混用dFS红软基地
第五章 混  凝  土      Concrete        dFS红软基地
本章重点介绍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各个组成材料的质量要求和砂石级配的概念、作用及评定方法; dFS红软基地
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和易性、强度、变形性质及耐久性; dFS红软基地
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意义; dFS红软基地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步骤;dFS红软基地
混凝土的定义dFS红软基地
广义上----凡由胶凝材料、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合制成的混合物,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统称之为混凝土。 dFS红软基地
目前工程上使用最多的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以砂、石为骨料,加水及掺入适量外加剂和掺和料拌制的普通水泥混凝土(简称普通混凝土)dFS红软基地
5.1.混泥土的基本要求dFS红软基地
一.混凝土组成材料的作用dFS红软基地
 水和水泥成为水泥浆.dFS红软基地
在硬化前的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泥浆在砂,石颗粒之间起润滑作用,dFS红软基地
硬化后,水泥浆成为水泥石,将骨料牢固地胶结成为整体.dFS红软基地
混凝土中的骨料,一般不与水泥浆起化学反应,其作用是构成混凝土的骨架.dFS红软基地
二.混凝土的基本要求dFS红软基地
四项性能要求:dFS红软基地
(1)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dFS红软基地
(2)强度dFS红软基地
(3)耐久性dFS红软基地
(4)经济性dFS红软基地
5.2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dFS红软基地
 水泥+水+天然砂+石子+掺和料和外加剂 dFS红软基地
 水泥+水——水泥桨(Paste) dFS红软基地
 水泥浆+砂——水泥砂浆(Mortar) dFS红软基地
 水泥砂浆+石子——混凝土(Concrete)dFS红软基地
 外加剂-Admixture dFS红软基地
 掺和料-dFS红软基地
一、水泥的品质要求dFS红软基地
水泥品种的选择—依据工程性质、工程环境、施工条件等合理选择。 dFS红软基地
水泥标号的选择—与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适应。      dFS红软基地
当混凝土强度:              dFS红软基地
         ≤C30:fce=(1.5~2.0)fcu            dFS红软基地
         >C30:fce=(0.9~1.5)fcu dFS红软基地
水 泥 标 号dFS红软基地
若水泥标号过低时,为满足强度要求必然使水泥用量过大,不够经济;dFS红软基地
若水泥标号过高时,较少的水泥用量就可以满足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但往往不能满足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和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为保证这些性质,还必须再增加水泥,因而也不经济dFS红软基地
二、细 骨 料 Fine  AggregatedFS红软基地
定义:粒径在0.16—5mm之间的岩石颗粒称为细骨料。 dFS红软基地
分类: dFS红软基地
天然砂——天然砂是由天然岩石经长期风化等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dFS红软基地
人工砂——人工砂是将天然岩石轧碎而成,其颗粒棱角多,较洁净,但片状颗粒及细粉含量较多,且成本较高,一般只在当地缺乏天然砂源时才采用人工砂。dFS红软基地
(一)、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dFS红软基地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的总体的粗细程度。 dFS红软基地
砂子通常分为—粗砂、中砂、细砂和特细砂等几种。 dFS红软基地
在相同用砂量条件下,细砂的总表面积较大,粗砂的总表面积较小。在混凝土中砂子表面需用水泥桨包裹,赋予流动性和粘结强度,砂子的总表面积愈大,则需要包裹砂粒表面的水泥桨就愈多。一般用粗砂配制混凝土比用细砂所用水泥为省。dFS红软基地
砂的颗粒级配dFS红软基地
定义:是指不同大小颗粒和数量比例的砂子的组合或搭配情况。 dFS红软基地
  在混凝土中 砂粒之间的空隙是由水泥桨所填充,为达到节约水泥和提高强度的目的,就应尽量减小砂粒之间的空隙。dFS红软基地
 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的定量表示dFS红软基地
  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常用筛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用级配区表示砂的级配,用细度模数表示沙的粗细。dFS红软基地
筛分析的方法dFS红软基地
是用一套孔径(净尺寸)为5、2.5、1.25、0.63、0.315、0.16mm的6个标准筛,将500g干砂试样由粗到细依次过筛,然后称量余留在各筛上的砂重,并计算出个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a1、a2、 a3 、a4、 a5、 a6、(各筛上的筛余量占砂样总重的百分率)及累计筛余百分率A1、A2、A3、 A4 、A5、 A6 (各筛和比该筛粗的所有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累计筛余百分率与分计筛余百分率的关系见下表。dFS红软基地
砂的粗细-细度模数(μf)dFS红软基地
砂的粗细程度用表示细度模数( μf ),其计算公式为 dFS红软基地
         μf=(β2+β3+β4+β5+β6)-5 β1 /100dFS红软基地
细度模数( μf )愈大,表示砂愈粗,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一般为3.7-0.7,其中μf在3.7-3.1为粗砂,        dFS红软基地
        μf在3.0-2.3为中砂,        dFS红软基地
        μf在2.2-1.6为细砂,        dFS红软基地
        μf在1.5-0.7为特细砂dFS红软基地
 砂的坚固性与饱和面干dFS红软基地
定义:是指砂在气候、环境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dFS红软基地
按标准规定,用硫酸钠溶液检验,砂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书中表5-5的规定dFS红软基地
饱和面干定义:dFS红软基地
当骨料颗粒表面干燥,而颗粒内部的孔隙含水饱和时,称为饱和面干状态,此时的含水率,称为饱和面干吸水率.dFS红软基地
三、粗 骨 料dFS红软基地
定义:粒径>5mm的岩石颗粒 dFS红软基地
分类:卵石(砾石)  碎石 dFS红软基地
卵石——是由天然岩石经自然条件长期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大于5mm的颗粒,按其产源可分为河卵石、海卵石、山卵石等几种,其中河卵石应用较多。 dFS红软基地
碎石——由天然岩石经破碎、筛分而成,也可将大卵石轧碎、筛分而得。 dFS红软基地
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办法》(JGJ53-92)dFS红软基地
(一)、骨料最大粒径(Dmax)dFS红软基地
1.定义:dFS红软基地
  粗骨料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最大立径dFS红软基地
2.最大粒级径的大小表示骨料的粗细程度,粗骨料粒径增大时,骨料的总表面积件小,因而可使水泥浆用量减小,这不仅能节约水泥,而且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件小发热量及混凝土的收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配置中等强度等级以下的混凝土时,应尽量采用最大粒径大粗骨料.dFS红软基地
最大粒径限值dFS红软基地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92)规定: dFS红软基地
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 dFS红软基地
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可允许采用最大粒径达1/2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 dFS红软基地
对泵送混凝土,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宜小于或等于1:3,卵石宜小于或等于1:2.5dFS红软基地
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dFS红软基地
连续级配——是按颗粒尺寸大小由小到大连续分级(5mm—Dmax),每一级骨料都占有一定比例。连续级配颗粒级差小(D/d≈2),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好,不易发生离析; dFS红软基地
间断级配——是人为剔除某些中间粒级颗粒,大颗粒的空隙直接由比它小得多的颗粒去填充,颗粒级差大(D/d≈6),空隙率的降低比连续级配快得多,可最大限度地发挥骨料的骨架,减小水泥用量。但混凝土拌和物易产生离析现象;dFS红软基地
5.3普通混凝土的拌和物的性质dFS红软基地
  混凝土硬化前:                dFS红软基地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工作性Workability) dFS红软基地
  混凝土硬化后:                dFS红软基地
   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性能和耐久性dFS红软基地
一. 和  易  性dFS红软基地
和易性——指混凝土拌和物易于各施工工序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注、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 dFS红软基地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指标,包括:                       a.流动性          b. 粘聚性       c.保水性 dFS红软基地
不同的施工方式,所要求的和易性不同。dFS红软基地
(一).黏 聚 性dFS红软基地
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内部组分之间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在运输和浇注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离析现象使混凝土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 dFS红软基地
粘聚性差的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分层、离析现象。dFS红软基地
离析—指混凝土拌合物各组分分离,造成不均匀和失去连续性的现象。常有两种形式:粗骨料从混合料中分离;稀水泥浆从混合料中淌出。dFS红软基地
分层—指混凝土浇注后由于重力沉降产生的不均匀分布现象。dFS红软基地
(二).流 动 性dFS红软基地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dFS红软基地
(广义上:流动性是固、液体混合物,即分散系统中克服内阻力而产生变形的性能,其大小取决于固、液相的比例)。dFS红软基地
流动性的大小,反映混凝土拌和物的稀稠,直接影响着浇捣施工的难易和混凝土的质量。dFS红软基地
(三).保 水 性dFS红软基地
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具有一定的保持内部水份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dFS红软基地
保水性差的混凝土拌和物,在施工过程中,一部分水易从内部析出至表面,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泌水通道,使混凝土的密实性变差,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它反映混凝土拌和物的稳定性。dFS红软基地
影响和易性的因素dFS红软基地
水泥浆的数量dFS红软基地
水泥浆的稠度dFS红软基地
砂率 dFS红软基地
组成材料性质的影响 dFS红软基地
外加剂 dFS红软基地
时间和温度dFS红软基地
5.4普通混凝土结构及性质dFS红软基地
一.砼的抗压强度与强度等级dFS红软基地
定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指标准试件在压力作用下直到破坏的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亦称极限强度)。 dFS红软基地
混凝土结构物常以抗压强度为主要参数进行设计,而且抗压强度与其它强度及变形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抗压强度常作为评定混凝土质量的指标,并作为确定强度dFS红软基地
二、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dFS红软基地
砼结构连续性的丧失:dFS红软基地
硬化后的混凝土在未受到外力作用之前,由于水泥水化造成的化学收缩和物理收缩引起砂浆体积的变化,在粗骨料与砂浆界面上产生了分布极不均匀的拉应力,从而导致界面上形成了许多微细的裂缝。dFS红软基地
另外还因为混凝土成型后的泌水作用,某些上升的水分为粗骨料颗粒所阻止,因而聚集于粗骨料的下缘,混凝土硬化后就成为界面裂缝。当混凝土受力时,这些预存的界面裂缝会逐渐扩大、延长并汇合连通起来,形成可见的裂缝,致使混凝土结构丧失连续性而破环.dFS红软基地
三.荷载作用下的变形dFS红软基地
(一)混凝土的弹性模量dFS红软基地
定义——在应力-应变曲线上任一点的应力σ与其应变ε的比值,称作混凝土在该应力下的变形模量。 dFS红软基地
弹性模量的三种表示方法:dFS红软基地
  a.初始切线模量     b.切线模量dFS红软基地
  c.割线模量dFS红软基地
(二)影响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因素dFS红软基地
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弹性模量也越大;骨料弹性模量越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越大;状态下的混凝土弹性模量要比干燥的高;混凝土中水泥浆含量较少,弹性模量较大;蒸气养护混凝土比潮湿养护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低10%.dFS红软基地
(三).徐变及其对结构物的影响dFS红软基地
定义: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作用下,随时间增长的变形.dFS红软基地
有利面:   dFS红软基地
徐变可消除钢筋混凝土内的应力集中,使应力重分布,从而使局部应力集中得到缓解;   dFS红软基地
对大体积混凝土则能消除一部分由于温度变形所产生的破坏应力。 dFS红软基地
不利面:   dFS红软基地
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徐变将使钢筋的预加应力受到损失。dFS红软基地
四. 混凝土的耐久性 DURABILITY of CONCRETEdFS红软基地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混凝土材料是一种耐久性良好的材料,因为不少用其建造的结构物使用寿命长久。如一些早期建成的混凝土建筑物,已经使用了100年上下仍然完好。但与此同时不少结构物过早地毁坏,维修困难而且费用高昂,促使人们重视耐久性问题;许多大型结构物的兴建,例如海底隧道、跨海大桥、石油钻井平台、核废料储存容器等,对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100年、150年,甚至几百年dFS红软基地
(一).耐久性的定义dFS红软基地
定义——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从而维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的能力称为耐久性。 dFS红软基地
(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dFS红软基地
a.合理选择水泥品种。 dFS红软基地
b.选用质量良好,技术条件合格的砂石骨料。 dFS红软基地
c.控制水灰比及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是保证混凝土密实度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 dFS红软基地
d.掺入减水剂或引气剂,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对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有良好作用.dFS红软基地
e.改善施工操作,保证施工质dFS红软基地
5.6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dFS红软基地
目的:     dFS红软基地
确定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dFS红软基地
常用的表示方法: dFS红软基地
以每1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      dFS红软基地
  水泥(mc)300 kg、水(mw)180 kg、dFS红软基地
      砂(ms)720 kg、石子(mg)1200 kgdFS红软基地
以各项材料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     如 :  dFS红软基地
     水泥:砂:石子:水=1:2.4:4:0.6dFS红软基地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参数dFS红软基地
Ⅰ、水与水泥之间的比例关系—dFS红软基地
    水灰比表示;dFS红软基地
Ⅱ、砂与石子之间的比关系—dFS红软基地
    砂率表示; dFS红软基地
Ⅲ、水泥浆与骨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单位体积用水量来表示dFS红软基地
确定三个参数的基本原则:dFS红软基地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 dFS红软基地
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dFS红软基地
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应以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砂率。 dFS红软基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dFS红软基地
Ⅰ初步计算配合比dFS红软基地
Ⅱ 基准配合比      (调整坍落度)dFS红软基地
Ⅲ 实验室配合比  (校核强度、耐久性)dFS红软基地
Ⅳ 施工配合比  (扣减工地砂石含水量)dFS红软基地
二、初步计算配合比dFS红软基地
计算步骤:dFS红软基地
第一步:确定配制混凝土强度 dFS红软基地
第二步:确定水灰比 dFS红软基地
第三步:确定用水量 dFS红软基地
第四步:确定水泥用量 dFS红软基地
第五步:确定砂率 dFS红软基地
第六步:确定砂石用量dFS红软基地
第一步: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dFS红软基地
依据公式: dFS红软基地
        fcu.= fcu.k + 1.645σdFS红软基地
式中: fcu.——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dFS红软基地
        fcu.k——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dFS红软基地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dFS红软基地
σ的确定: dFS红软基地
  A、施工单位有强度历史资料时,依公式计算; B、施工单位无强度历史资料时,查表5-15取用。dFS红软基地
第二步:  初步确定水灰比(W/C)dFS红软基地
依混凝土强度公式: dFS红软基地
   fcu,=Afc(C/W-B)                          W/C=Afc/(fcu,+ABfc)dFS红软基地
fc —水泥实际强度,如无法取得实际强度可按dFS红软基地
     fc =Kc* fcb=1.13 fcb(水泥标号)计算dFS红软基地
A,B —经验系数,如:啐石A=0.46,B=0.52dFS红软基地
      卵石A=0.48,B=0.61            dFS红软基地
耐久性校核:        dFS红软基地
  上式水灰比还不得大于表5-11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否则结果两者取最小值。dFS红软基地
第三步: 选取1M3混凝土的用水量dFS红软基地
 根据所用粗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及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值,查表5-16,选取1 M3混凝土的用水量。 dFS红软基地
第四步: 计算1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dFS红软基地
计算——根据确定的水灰比(W/C)和选用的单位用水量(W),dFS红软基地
可计算出水泥用量(C0):     dFS红软基地
                 C0 =W/(W/C)dFS红软基地
校核——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由上式计算得出的水泥用量还应满足表5-11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的要求;当计算的水泥用量小于最小水泥用量时,取两者最大值。dFS红软基地
第五步:  选取合理砂率值dFS红软基地
方法: dFS红软基地
Ⅰ、依据填充理论和砂石状态参数,计算砂率; dFS红软基地
Ⅱ、根据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通过试验求出合理砂率——坍落度最大的最小砂率; dFS红软基地
Ⅲ、如无试验资料,可根据骨料品种、规格和水灰比,按表5-17选用。dFS红软基地
第六步:  计算砂、石的用量S,GdFS红软基地
A 质量法:           dFS红软基地
 若原材料情况比较稳定,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的表观密度将接近一个固定值。 dFS红软基地
B 体积法:             dFS红软基地
假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体积等于各组成材料绝对体积和混凝土拌和物中所含空气体积之总和。dFS红软基地
  体  积  法dFS红软基地
假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体积等于各组成材料绝对体积和混凝土拌和物中所含空气体积之总和,可列出下式:dFS红软基地
C/ Ρc+ W/ ρw+S/ ρs’+G/ ρg+10αL=1000LdFS红软基地
式中:  dFS红软基地
  Ρc─水泥密度,可取2900~3100 (kg/m3);               ρ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 kg/m3 );               ρ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 kg/m3 );               ρw─水的密度,可取1000 ( kg/m3 );               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又可取1.联立两式即可求出mgo、mso。dFS红软基地
配合比的试配、调整dFS红软基地
 以上求出的各材料用量,是借助于一些经验公式和数据计算出来的,或是利用经验资料查得的,因而不一定能够完全符合具体的工程实际情况,必须通过试拌调整,直到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符合要求为止,然后提出供检验强度用的基准配合比。dFS红软基地
二.基准配合比—和易性的调整dFS红软基地
按估计的初步配合比,称取15—30L混凝土拌和物进行试拌,检验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当流动性大于要求值时,可保持砂率不变,适当增加砂,石用量;若流动性小于要求值,可保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增加水和水泥用量;若 黏聚性和保水性差,可适当增加砂率.dFS红软基地
三、实验室配合比—强度校验dFS红软基地
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一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W/C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或减少0.05。dFS红软基地
每种配合比至少制作一组(三块)试件,标准养护到28d时进行强度(活耐久性)测试。dFS红软基地
由试验得出的各灰水比及其对应的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关系,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fcu,)相对应的灰水比,并确定出设计配合比。dFS红软基地
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dFS红软基地
用水量(W)──取基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并根据制作强度试件时测得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dFS红软基地
水泥用量(C)──以用水量乘以选定出的灰水比计算确定;dFS红软基地
粗、细骨料用量(S,G)──取基准配合比中的粗、细骨料用量,并按选定的灰水比进行适当的调整。dFS红软基地
四.换算施工配合比dFS红软基地
经测定工地上砂的含水率为Ws,石自含水率Wg,则施工配合比为:dFS红软基地
水泥用量   与实验室配合比相同为C’dFS红软基地
砂用量S’     S’=S(1+Ws) dFS红软基地
石子用量G’   G’=G(1+Wg)dFS红软基地
用水量W’     W’ =W-S*Ws-G*WgdFS红软基地

常见的建筑课件PPT:这是常见的建筑课件PPT,包括了常见的建筑,房屋的变化,不同风格的房屋,拓展:不同功能的建筑,作业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建筑法规概论ppt:这是建筑法规概论ppt,包括了建筑法规概述,建筑法规的概念,建筑法律关系,建筑法规体系,本章小结,复习练习题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中国古建筑的介绍ppt模板:这是中国古建筑的介绍ppt模板,包括了权利的象征—帝王建筑,坛庙建筑,陵墓建筑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PPT分类Classification

Copyright:2009-2024 红软网 rsdown.cn 联系邮箱:rsdown@163.com

湘ICP备2024053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