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最新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 > ppt下载 > PPT课件 > 物理课件PPT > 太阳能与地热能介绍PPT

太阳能与地热能介绍PPT下载

素材大小:
11.50 MB
素材授权:
免费下载
素材格式:
.ppt
素材上传:
ppt
上传时间:
2017-04-28
素材编号:
70846
素材类别:
物理课件PPT

素材预览

太阳能与地热能介绍PPT 太阳能与地热能介绍PPT

这是一个关于太阳能与地热能介绍PPT,这节课主要是了解什么是新能源?为什么要开发新能源?了解新能源种类,我国太阳能资源储量与分布,以及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等等介绍。太阳能(Solar Energy),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太阳内部高温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辐射能,其中约二十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但在化石燃料减少下,才有意把太阳能进一步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太阳能是由内部氢原子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核能而产生的能,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欢迎点击下载太阳能与地热能介绍PPT哦。

太阳能与地热能介绍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物理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第四章   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RgP红软基地
——永恒的动力之源RgP红软基地
——揭开远古的奥秘RgP红软基地
太 阳 能RgP红软基地
一、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据估计,在过去漫长的11亿年中,太阳仅消耗了它本身能量的2%。 二、到处都有太阳能,可就地开发利用,无运输问题。 三、是洁净能源,无废渣、废水、废气等污染和公害。RgP红软基地
缺点: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利用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热利用和光利用。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热利用: 太阳能热水、供暖和制冷;太阳能干燥农副产品、药材和木材;太阳能淡化海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等。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光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制氢。RgP红软基地
ξ1  太阳辐射RgP红软基地
太阳是一个灼热的气态球体,主要组成气体:氢(80%),氦(19%)。RgP红软基地
太阳外部是一光球层,温度为5762K。RgP红软基地
根据目前太阳产生核能的速率计算,其氢的储量可维持600亿年。RgP红软基地
地球上每年接收的太阳能相当于目前地球上每年燃烧的固、液、气燃料的3.5万倍。因此,研究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已经成为人类科学技术永恒的话题。RgP红软基地
Represents the entir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infrared, ultraviolet, x-rays, and radio waves)RgP红软基地
ξ2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RgP红软基地
直射:直接来自太阳辐射方向的那部分辐射。RgP红软基地
漫射:被大气反射和散射后方向发生变化的那部分太阳辐射。RgP红软基地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受大气层的影响,RgP红软基地
大气的状况和大气质量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有影响。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与太阳辐射的方向有关。RgP红软基地
辐射到地球的太阳能RgP红软基地
太阳是一个多层的有不同波长发射和吸收的辐射体RgP红软基地
ξ3  太阳能利用技术RgP红软基地
太阳内部的高温核聚变反应是氢转变为氦的过程,所释放的能量为辐射能。RgP红软基地
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辐射功率约3.8×1023kw。RgP红软基地
对于太阳照射到地球陆地的能量,按照现有的技术仅仅开发利用其中的不足千分之一。RgP红软基地
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主要体现在三大技术领域;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光化学转换。RgP红软基地
一、太阳能热利用RgP红软基地
(1)平板集热器:RgP红软基地
不聚光,吸收太阳辐射的面积与采集太阳辐射的面积相等,并能利用太阳的直射成分和漫射成分。RgP红软基地
它吸收太阳辐射的面积与采集太阳辐射的面积相等,能利用太阳的直射和漫射辐射。 RgP红软基地
入射的太阳辐射透过盖层到达吸收器,经表面吸收并传递给通道中流体。RgP红软基地
平板集热器 吸热体:吸收太阳能并将内部流体加热 透明盖板:减少集热板与环境之间的散热 保温材料:防止集热器向周围散热 外壳:集热器的骨架 目前主要技术方向:减少集热器热损失、涂层材料改进、应用真空技术RgP红软基地
(2)聚光型集热器RgP红软基地
由聚光器和接受器、跟踪系统组成RgP红软基地
自然光经聚光器聚集到吸收器上,加热吸收器中集热介质;跟踪系统根据太阳的方位随时调节聚光器的位置,以保证聚光器的开口面与入射太阳光垂直。RgP红软基地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必须提高入射阳光的能量密度,使之聚焦在较小的集热面上,以获得较高的集热温度,并减少散热损失,RgP红软基地
用特殊的镜反射器或折射器把太阳聚集向特定位置的吸收器表面上,以提高吸收器上的能流密度,可以获得高温,并减少热损失。RgP红软基地
聚光器:汇聚阳光的光学部件RgP红软基地
成像聚光器;在聚光器上形成太阳像。要求跟踪太阳,精度要求高RgP红软基地
非成像聚光器:在吸收器上不产生太阳像,来自太阳的辐射分布在吸收器上的各个部分RgP红软基地
面积聚光比:RgP红软基地
在聚光器面积(Aa)一定时,提高聚光比,有利于改善热性能RgP红软基地
接受器RgP红软基地
   吸收太阳辐射并转换为别种能量的部件RgP红软基地
吸收器:RgP红软基地
圆板、园柱:直径 = 太阳像尺寸;RgP红软基地
              长度 = 聚光器长RgP红软基地
反射器固定,吸收器跟踪太阳,始终与太阳光平行,太阳光聚集在一直线上RgP红软基地
盖层RgP红软基地
绝热结构RgP红软基地
2、太阳能热水器RgP红软基地
太阳热水器于2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西南部地区。RgP红软基地
在美国北部,每平方公尺的太阳能热接收器,每6个月可节省30.5公升的热气用的汽油,或是215kW•h的电力。RgP红软基地
用途:RgP红软基地
生活用水RgP红软基地
工业生产过程用水RgP红软基地
低温热动力装置的热源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热水系统:RgP红软基地
集热器RgP红软基地
蓄热装置RgP红软基地
循环管路RgP红软基地
控制设备RgP红软基地
辅助能源及工质循环泵RgP红软基地
按水的流动方式分类:RgP红软基地
循环式:RgP红软基地
自然循环式:热虹吸原理、在回路中循环RgP红软基地
强制循环式:借助水泵压头使水循环加热RgP红软基地
直流式:水直接流过集热器被加热RgP红软基地
整体式(闷晒式):集热器与储水箱的结合体,是具有黑色吸热面的储水箱。结构简单、成本低、家庭型。水在集热器中不流动,受热升温后直接使用。RgP红软基地
自然循环式热水系统RgP红软基地
强制循环热水系统RgP红软基地
直流式热水系统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热水器RgP红软基地
3、太阳能采暖RgP红软基地
主动式: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和相应蓄热装置作为热源RgP红软基地
被动式:依靠建筑物结构本身充分利用太阳能来采暖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建筑RgP红软基地
被动式太阳房: 白天依靠太阳辐射,多余热量作 为蓄热吸收,夜间通过自然对流放热。RgP红软基地
         阳光由涂黑的南墙吸收、蓄 热,RgP红软基地
         夹层中通气孔,热空气流通以采暖RgP红软基地
         采用双层玻璃防止散热;RgP红软基地
主动式太阳房:备有辅助能源,可以进行主动调节,采暖系统比较完备。RgP红软基地
         具有水泵、集热回路中是热水RgP红软基地
能源过剩型主动太阳房RgP红软基地
4.太阳灶RgP红软基地
    利用聚光系统将太阳辐射集中在一小面积上而获得RgP红软基地
高温的设备。因太阳炉无杂质,可获得3500℃的高温。 RgP红软基地
世界上第一台太阳灶的设计者是法国人穆肖。RgP红软基地
我国第一台太阳灶于1956年诞生在上海。RgP红软基地
目前全国太阳灶的保有量达到30余万台,成为世界上推广应用太阳灶最多的国家。      RgP红软基地
聚光式:我国最常用,热效率50%,功率1.0kwRgP红软基地
   反射镜面材料:镀银玻璃、镀铝聚脂薄膜、竹编粘贴铝箔(印度)                                    RgP红软基地
         世界上最大的定日镜型太阳炉的聚光器由9500块RgP红软基地
         45cm*45cm背面镀银的平面键按抛物面形状排列而成RgP红软基地
5、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RgP红软基地
在1872年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蒸馏器在智利诞生。 RgP红软基地
到1974年,世界上建造的大型太阳能蒸馏器已有25座。 RgP红软基地
顶棚式太阳能蒸馏器RgP红软基地
   利用温室效应:太阳光透过顶层玻璃照射到黑色池底时,辐射能变为热能,海水蒸发,上升到顶层玻璃时,冷凝成水珠,沿斜面下移。注入到淡水槽中,海水中盐分浓集在池底。RgP红软基地
6、太阳能干燥器RgP红软基地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加热,把物料中的水分蒸发和RgP红软基地
排湿,以达到所要求的干燥程度。RgP红软基地
 70年代以后,世界上建成一批太阳能干燥装置。 RgP红软基地
1976-1986年,我国各地建成60座左右太阳能干燥器。 RgP红软基地
温室型:与花卉温室相似,直接接受太阳能的辐射。RgP红软基地
集热器型:集热器与干燥室分开。空气集热器把空气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送入干燥室。RgP红软基地
集热器-温室型:集热器与温室联成一体。RgP红软基地
7、太阳能制冷空调RgP红软基地
1960年,世界上第一套太阳能氨一水吸收式空调系统在美国建成。RgP红软基地
70年代以后,我国也开始进行太阳能制冷和空调研究,研制成几台小型实验性制冰机。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制冷可分为两大类:RgP红软基地
先利用太阳能发电,再利用电能制冷RgP红软基地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提供的热能启动制冷系统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一般采用LiBr-H2O或氨水为工作介质RgP红软基地
8、太阳能热动力发电 ——把太阳光辐射能转换为热能RgP红软基地
太阳热动力发电:用反射镜把阳光聚集起来加热水或其他的介质使之产生蒸汽推动涡轮机等热力发动机,再带动发电机。RgP红软基地
分散型:将抛物面聚光器配置成很多组,然后把集热器串联和并联起来,以满足所需的供热温度。RgP红软基地
集中型:由平面镜、跟踪机构、支架等组成定日镜阵列,定日镜始终对准太阳,把入射光反射到为于中心的塔顶的接受器上。RgP红软基地
近代太阳塔热发电RgP红软基地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原理图RgP红软基地
槽式电站集热器示意图RgP红软基地
塔式、槽式和碟式三种电站技术比较: RgP红软基地
塔式电站和碟式抛物镜集热器分散布置式电站均为点聚焦,聚光倍数高达500以上。RgP红软基地
但塔式电站的跟踪代价高,碟式电站的能量集中代价大,二者受到了目前技术水准的限制,实现商业化尚需时日。RgP红软基地
槽式电站是线聚焦,聚光倍数小于100。但槽式电站跟踪精度低,导致控制代价小,同时采用管状吸收器,工作介质受热流动同时集中能量。槽式电站的总体代价相对小,经济效益相对提高,所以目前槽式电站发展迅速。RgP红软基地
二、太阳光利用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光电转换—通过光电器件将太阳光直接转换为电能。RgP红软基地
      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器件,也称为光电池。RgP红软基地
      太阳电池1954年诞生于贝尔实验室,1958年被用作为”先锋1号”人造卫星的电源。RgP红软基地
常用电池按材料可分为:RgP红软基地
   晶体硅电池、硫化镉电池、硫化锑电池、砷化镓电池、非晶硅电池、硒铟铜电池、叠层串联电池等。RgP红软基地
单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在实验室中已经达到24.2%,工厂规模生产为12%。RgP红软基地
多晶硅电池的效率达12%,成本为单晶硅的70%。 RgP红软基地
砷化镓的转换效率为18%,但价格较贵。RgP红软基地
典型太阳电池 的结构RgP红软基地
各种不同材料所吸收的太阳能光谱是不同的,将不同材料的电池串联起来,可充分利用太阳的能量,提高太阳电池的效率。RgP红软基地
太阳电池质量轻,无活动部件,使用安全。既可是小型电源,又可组合为大型电站。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游艇、太阳能自行车、太阳能飞机都相继问世,然而对人类最有吸引力的是所谓太空太阳站。RgP红软基地
太空太阳电站的建立无疑将彻底改善世界的能源状况,人类都期待这一天的到来。RgP红软基地
           空间太阳能发电RgP红软基地
科学家设想的两种方案:RgP红软基地
建立太阳能发电卫星,在卫星上用太阳能发电。RgP红软基地
将月球作为基地,建立太阳能电站RgP红软基地
      两种构想都是在地球外层空间利用太阳能发电,通过微波和激光能束将转变为电能。RgP红软基地
历史进展RgP红软基地
1968年,美国的Peter Glaser博士提出了空间太阳能电站(Space Solar Power Station,SSPS)的大胆设想,为人类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指出了一个重要方向。RgP红软基地
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原型实际上是太阳能发电卫星(Solar Power Satellite,SPS)。RgP红软基地
空间太阳能发电的优势RgP红软基地
传递电能的形式RgP红软基地
空间太阳能发电的瓶颈RgP红软基地
各国研究进展RgP红软基地
太阳电池的应用的主要领域 RgP红软基地
普通用户的太阳能电源: RgP红软基地
交通领域: RgP红软基地
通讯/通信领域: RgP红软基地
石油、海洋、气象领域 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建筑 RgP红软基地
其他领域包括:(1)与汽车配套:太阳能汽车/电动车、电池充电设备、汽车空调、换气扇、冷饮箱等;(2)太阳能制氢加燃料电池的再生发电系统;(3)海水淡化设备供电;(4)卫星、航天器、空间太阳能电站等。 RgP红软基地
3、太阳光化学转换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的起点为太阳中心的热核聚变。太阳能传递到地球上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被人们利用。因为人们能够直接利用的太阳能大约只有照明和取暖,更多的太阳能要经过形态的转变才能被利用。RgP红软基地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把太阳光转换为各种养分。RgP红软基地
能够由太阳能直接汲取能量的物质,只有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转换太阳能的效率为0.1-5%。RgP红软基地
4、太阳能的储存与输送RgP红软基地
盐水被太阳晒久了,湖底的温度会越来越高,而难以通过湖水将热再散发出去。科学家据此认为,可利用盐水湖储存太阳能。RgP红软基地
美国科学家首次计划在美国建立一项太阳能储藏工程,将夏季的太阳能收集起来,供冬季使用。RgP红软基地
厚粘土层作为储藏太阳能的物质;RgP红软基地
地下基岩和地下洞穴内的水源为良好的储存物质。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贮存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贮热 :RgP红软基地
潜热贮存 \化学贮热\塑晶贮热  \太阳池贮热 RgP红软基地
氢能贮存 RgP红软基地
电能贮存 RgP红软基地
机械能贮存 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特点 RgP红软基地
储量的“无限性”:一年内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总量折合标准煤共约1.892×1013千亿t,是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探明储量的一万倍。太阳的寿命至少尚有40亿年RgP红软基地
存在的普遍性 RgP红软基地
利用的清洁性 RgP红软基地
利用的经济性: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RgP红软基地
在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下,有些太阳能利用已具经济性。  RgP红软基地
我国太阳能利用现状RgP红软基地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光伏产品制造基地。在其关键环节-太阳能电池制造上,我国已基本具备生产设备整线装备能力。RgP红软基地
在太阳能发电方面,我国还较落后。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我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增长率仅17%左右,远远低于世界同期30%-40%的年平均增长率。主要因为三大难题:发电成本高、无电价补贴政策、市场陌生。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的其他应用还有太阳能建筑、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照明用具、太阳能灶、太阳能海水淡化等,在我国均有一定的发展。  RgP红软基地
我国太阳能利用现状 RgP红软基地
2007年12月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上宣布,中国太阳能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RgP红软基地
据中国太阳能产业协会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产量达2300万平方米,总保有量达1.08亿平方米,占世界的76%,成为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和使用第一大国,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RgP红软基地
山东在国内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启动最早。2006年,力诺瑞特、皇明等4家企业位居全国前10位,太阳能行业全国7家“中国名牌”中山东占3家。RgP红软基地
科学院院士:太阳能时代即将到来 来源:科学时报 2010-10-31 RgP红软基地
能源是国家发展的硬约束条件,只有可再生能源,才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不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发展来说,中国都需要及早地过渡到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上来。中国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gP红软基地
首先在经济方面,它是开发西部的需要。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占全国资源总量的70%以上,发展可再生能源,必将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保护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RgP红软基地
其次,是解决农村用能及边远地区用电和生态建设的需要。现在我国边远地区仍有700万农户没有电力供应。RgP红软基地
第三,也是提高能源供应安全的需要。可再生能源属于本地资源,可以解决本地的能源供应危机。如今,我国小轿车所需石油,50%以上来自中东,不久就要超过60%,能源安全问题非常严重。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源供应安全。RgP红软基地
可以初步预测,在21世纪,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替代原先的化石能源。其中的太阳能,将会成为21世纪最大的产业,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RgP红软基地
中国要选择什么样的能源道路?RgP红软基地
●天然铀资源短缺,是世界性问题RgP红软基地
最新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天然铀资源,仅能支撑50座标准核电站RgP红软基地
连续运行40年。地球上的常规铀储量,仅可供目前全世界1000座热RgP红软基地
核堆电站使用60年左右。RgP红软基地
●快中子增殖堆技术,价格昂贵RgP红软基地
核反应的新技术之一,是快中子增殖堆,它可以等价地将资源扩大RgP红软基地
60倍。但价值昂贵和核扩散的问题无法解决。我国现正在从事钠冷RgP红软基地
却的快中子实验堆的研究,已知投入的经费是26亿元人民币,其预RgP红软基地
期电能产出将是 25兆瓦,即其投资平均至少为每千瓦10万元人民币RgP红软基地
。而通常压水堆或重水堆的投资,约是每千瓦1.4万~1.7万人民币。RgP红软基地
并且,快中子增殖堆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均未完全成熟。RgP红软基地
●受控热核反应,走向商业化遥遥无期RgP红软基地
        当前,用此种方式产生电能,最乐观估计到2050年才能走向RgP红软基地
商业化,甚至2100年!而且其发电成本极高,其电价将至少是当RgP红软基地
前核电的10倍!RgP红软基地
        而反观可再生能源,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虽然太阳能的RgP红软基地
技术还未完全成熟,但太阳能的资源无限,并已找到有望实现大RgP红软基地
幅降低发电成本,直至和火力发电相竞争的现实的技术途径。所RgP红软基地
以,可再生能源,是当前能源领域中的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RgP红软基地
必将最终取代或淘汰落后的生产力。中国必须将尽可能地转向可RgP红软基地
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结构。RgP红软基地
可再生能源 RgP红软基地
目前,可再生能源主要有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 RgP红软基地
●水能发电,目前是大力发展的最佳时机RgP红软基地
2010年上半年,我国共有电力装机9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2亿千瓦。RgP红软基地
已知中国水能资源约是7亿千瓦,其中技术可开发是5.4亿千瓦,经RgP红软基地
济可开发约是4亿千瓦。RgP红软基地
●生物能发电,光合作用效率不高 RgP红软基地
中国约有6~7亿吨标准煤当量的生物质能。可以考虑在农村中大量RgP红软基地
开发生物质能,但光合效应的效率仅为0.2%,而太阳能转化率已高RgP红软基地
达20%,很难期望用生物质能做为中国的主导能源,但有望和太阳RgP红软基地
能、风能、小水电等,共同合作成为主导农村需要的能源。RgP红软基地
生物质能的缺点是,资源总量有限,但能补充解决可再生能源在时RgP红软基地
间上有间隙性、或分布不均的重大缺点。RgP红软基地
●风能发电,技术已经比较成熟RgP红软基地
中国在10米高空的风电资源是2.53亿千瓦,海上约是7.5亿千瓦。如RgP红软基地
果扩展到50米高空,将是 20~25亿千瓦。现在发展的大风机已进入RgP红软基地
80~100米的高空,所以有望大幅度增加中国的风电资源。RgP红软基地
其困难是电网难以消化吸收,必定是和抽水储能电站相结合。 RgP红软基地
●发展太阳能,资源丰富潜能大RgP红软基地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将至少是风能资源的100倍,中国每年接收到的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是总消耗的一次能源的600倍!RgP红软基地
中国的沙漠地区,每年能提供1.28×1014度电,将等价于2×1010千RgP红软基地
瓦的电力装机。如以每标准核电站能提供106千瓦的电功率来计RgP红软基地
算,将能提供约 20000座核电站的电功率。 RgP红软基地
当然,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当前太阳能发电成本约是火电的3RgP红软基地
倍左右。科学家的预计是,太阳能发电,尤其是太阳能光发电,能RgP红软基地
比核能发电有更大价格下降的空间,尤其是当前蓬勃发展中的第三RgP红软基地
代光伏发电技术,或又称绿色光伏发电技术,甚至可能下降到比煤RgP红软基地
发电成本更为低廉!RgP红软基地
太阳能清洁无污染?RgP红软基地
1、重要原料多晶硅的生产提纯过程会形成副产品四氯化硅、TCS和DCS,对眼睛和上呼吸道会产生强烈刺激,皮肤接触后可引起组织坏死,如果生产回收工艺不成熟,有害物质极可能外溢,存在重大的安全和污染隐患。 RgP红软基地
2、光伏电源系统具有一定寿命,大部分使用铅酸蓄电池,内含大量的铅、锑、镉、硫酸等有毒物质,会造成严重污染。 RgP红软基地
3、在大范围应用后,光伏电池表面玻璃和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等反射强光,形成光污染。长时间的光污染会损害视网膜和虹膜,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并造成头昏心烦、失眠、身体乏力等症状。 RgP红软基地
    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发展方式已为社会带来沉重的包袱,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太阳能发展带来的风险,加强科技创新,将污染治理在发展之初,只有这样太阳能才能成为真正的绿色能源,造福于人类。 RgP红软基地
节约能源的漫画RgP红软基地
ξ3 地热能RgP红软基地
来自地球内部RgP红软基地
蕴藏的能量RgP红软基地
地球曾是个炽热的行星,在漫长地质年代里,表面逐渐冷却,内部仍保持大量热能。RgP红软基地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不断蜕变,这种化学反应不断放出能量。RgP红软基地
地球的地核与地表之间存在巨大温度差,每下降100m,温度上升2-3℃。RgP红软基地
地球内部推测温度分布曲线RgP红软基地
2、地热资源的类型RgP红软基地
热水型:以水为主体的对流水热系统,主要形式为埋藏在地层浅表的热水,或露出地表的温泉.从接近于室温到高达390℃。RgP红软基地
蒸汽型:以蒸汽为主体的对流水热系统,以温度较高的干蒸汽或过热蒸汽形式存在的地下储热为主。 仅占已探明的地热资源总量的0.5%左右。RgP红软基地
地压型:封闭在深处沉积岩中的高盐热水,被不透水的页岩包围;150-260℃。RgP红软基地
干热岩:RgP红软基地
    位于地下几千米处,广泛存在的不含水分(或含有少量蒸汽)的热岩层 ,温度为150-650℃ 。RgP红软基地
岩浆型:RgP红软基地
     650-1200℃的熔岩和半熔浆。RgP红软基地
二、地热能的利用RgP红软基地
200-400℃  发电及综合利用RgP红软基地
150-200℃  工业热加工、干燥、制冷RgP红软基地
100-150℃  供暖、干燥、脱水加工RgP红软基地
50-100℃   温室、供暖、家庭用热水RgP红软基地
20-50℃    沐浴、孵化鱼卵、饲养牲畜、加温土壤RgP红软基地
1、地热发电RgP红软基地
1904年意大利最早利用地热发电,RgP红软基地
中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是西藏的羊八井地热电站。RgP红软基地
污染物少,占地面积远小于其他形式的电站。RgP红软基地
(1)地热发电的四种形式RgP红软基地
            地热蒸汽发电系统:利用地热蒸汽推动汽轮机运转,产生电能。本系统技术成熟、运行安全可靠,是地热发电的主要形式。RgP红软基地
地热发电的好处RgP红软基地
利用地热能来进行发电其好处很多:RgP红软基地
建造电站的投资少,通常低于水电站;RgP红软基地
发电成本比火电、核电及水电都低;RgP红软基地
发电设备的利用时间较长;RgP红软基地
地热能比较干净,不会污染环境;RgP红软基地
发电用过的蒸汽和热水,还可以再加以利用,如取暖、洗浴、医疗、化工生产等。RgP红软基地
(2)地热发电的进展RgP红软基地
岩浆发电:在即将喷发的火山附近,打若干口斜井,用泵把冷水压入井孔,直达高温岩浆,水遇到岩浆变为蒸汽喷出地面,驱动气轮机发电。RgP红软基地
利用干热能岩地热资源发电:RgP红软基地
     美国Los.Alamos实验室,用循环水通过深补干热岩产生蒸汽。RgP红软基地
干热岩发电示意图RgP红软基地
2、地热供暖RgP红软基地
给工厂供热;RgP红软基地
作为干燥的热源;RgP红软基地
  冰岛在1928年在首都建设、成世界上第一个地热供热系统,被誉为世界上最清洁无烟的城市;RgP红软基地
地热务农:灌溉、养殖、温室RgP红软基地
地热行医RgP红软基地
我国的地热资源RgP红软基地
据估计,全世界地热资源总量相当于4 948万亿吨标准煤。RgP红软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查明地热资源相当于2 000万亿吨标准煤。西藏、云南、四川、广东、福建等地的温泉多达1 503处,占全国温泉总数的61.3%。在全国121个水温高于80 ℃的温泉中,云南,西藏占62%,广东、福建占18.2%,其他省区不足1/5。RgP红软基地
西藏年那曲地热电站RgP红软基地
中石化与冰岛公司合作开发内蒙古地热资源 RgP红软基地
中国石化全资子公司新星石油公司于2010年10月与冰岛恩莱克斯公司、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政府签订地热资源开发合作协议,合作开发内蒙古地热资源。RgP红软基地
目前,中国石化已在陕西省咸阳市和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建成供暖能力260万平方米,计划到“十二五”末建成供暖能力超过1000万平方米,并探索开发地热水矿物质提取、尾水净化、发电等综合利用,实现地热开发产业化。  RgP红软基地
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评价亟待加强 2010-10-29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RgP红软基地
资料显示,浅层地温能具有分布广泛、能量巨大、可循环利用、可就近开采、清洁环保等特点,每发展1000万平方米的地源热泵技术,可以节约56万吨标准煤,减排205万吨二氧化碳、75亿吨烟气、2.5万吨颗粒物、1.34万吨二氧化硫,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可为政府兑现减碳承诺提供有力支撑。RgP红软基地
目前开发利用超前,资源调查评价滞后,地质环境监测网络缺乏、缺少优惠支持政策,社会认知度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这一新型能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RgP红软基地
北京市地勘局副局长卫万顺告诉记者,为推进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发出了《关于大力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通知》,从调查评价、编制规划、加强监测等三个方面,对大力推进我国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部署,要求全国各省(区、市)开展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并于2011年6月底前编制完成各城市(镇)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专项规划。  RgP红软基地
三、地热能利用中的环境问题RgP红软基地
使用地下热水后不采用回灌。RgP红软基地
地热蒸汽中经常含有H2S和CO2等,且含盐量通常很高,注意对清洁水源的影响。RgP红软基地
地热能常常在风景优美或偏远地区,建设地热电站,选址、利用规模和设计要进行精心考虑。RgP红软基地
在21世纪,一个个地热电站将屹立在世界各地。地热带出的硫化氢被浓缩、提炼成为制造硫酸和其他化工产品的原料。地热水经过利用后,又成为清洁的水源供人们生产和生活使用,开拓了一条新水源。 RgP红软基地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一座座活火山将成为一个个热电厂;一块块地震频发区,反而成为一个个地热开采的中心;地热资源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又一个能量宝库,有其不可估量的前途。RgP红软基地
 RgP红软基地

PPT分类Classification

Copyright:2009-2024 红软网 rsdown.cn 联系邮箱:rsdown@163.com

湘ICP备2024053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