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134.00 K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ppt
- 上传时间:
- 2017-10-07
- 素材编号:
- 58442
- 素材类别:
- 城市旅游课件
-
素材预览
这是一个关于波兰介绍ppt,主要介绍了波兰国旗国徽、国家政要、首都、简史等内容。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纳粹德国占领了波兰全境。一九四二年五月,波兰工人党组成人民近卫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游击战争。1943年底,以波兰工人党为首的各民主党派在华沙秘密组织了全国人民代表会议,把人民近卫军和各游击队组成人民军。1944年7月22日,波兰人民政权诞生。1947年普选后,工人党领袖博莱斯瓦夫·贝鲁特当选为总统。1952年7月通过了《波兰人民共和国宪法》,取消总统一职。同年,亚·萨瓦茨基当选为国务委员会主席,贝鲁特任部长会议主席。1956年3月,贝鲁特病逝于莫斯科,奥哈布(Edward Ochab)继任第一书记,欢迎点击下载波兰介绍ppt哦。
波兰介绍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城市旅游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
波兰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Poland)
国歌: 《波兰没有灭亡》
国庆日:5月3日(1791年)和11月11日(1918年)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8:5。
旗面由上白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
白色不仅象征古老传说中的白鹰,而且还象征着纯洁,表达出波兰人民渴望自由、和平、民主、幸福的美好愿望;红色象征热血,也象征着革命斗争取得胜利。
国徽;
为盾徽。
红色的盾面上绘有一只头戴金冠、舒展双翼的白鹰。
红、白两色是波兰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也是国旗之颜色。
白鹰象征波兰人民不屈的爱国精神。
国家政要:
总统莱赫·卡钦斯基 (Lech Kaczynski),2005年10月当选,12月宣誓就职;
总理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 ,2006年7月任职。 波兰前总统瓦文萨
自然地理:
面积为31万多平方公里。
位于中欧东北部,北濒波罗的海,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东北和东南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相连。海岸线长528公里。
地势北低南高,中部下凹。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72%。主要山脉有喀尔巴阡山脉和苏台德山脉。
较大河流有维斯瓦河(长1047公里)和奥得河(波兰境内长742公里)。最大的湖泊是希尼亚尔德维湖,面积109.7平方公里。全境属于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
3815.7万(2005年12月),主要民族是波兰人(98%),其余为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俄罗斯、德意志和犹太等少数民族。
全国约90%以上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
官方语言为波兰语。
首都:
华沙(Warsaw),人口170万(2005年12月),年平均气温9.6℃。
行政区划:
1998年7月,波兰众议院通过一项决议,将全国49个省改为16个省,同时重新设立县制,由目前的省、乡两级改为省、县、乡三级,共设16个省,308个县,2489个乡。
10月,全国举行了三级地方自治机构选举。
新机制于1999年1月1日启动。
货币:兹罗提
简史:
波兰国家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的波兰、维斯瓦、西里西亚、东波美尼亚、马佐维亚等部落的联盟,公元9、10世纪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8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曾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
19世纪波兰人民多次举行争取独立的武装起义。
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939年9月,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纳粹军队占领了波兰全部领土。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纳粹德国占领了波兰全境。一九四二年五月,波兰工人党组成人民近卫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游击战争。1943年底,以波兰工人党为首的各民主党派在华沙秘密组织了全国人民代表会议,把人民近卫军和各游击队组成人民军。1944年7月22日,波兰人民政权诞生。1947年普选后,工人党领袖博莱斯瓦夫·贝鲁特当选为总统。1952年7月通过了《波兰人民共和国宪法》,取消总统一职。同年,亚·萨瓦茨基当选为国务委员会主席,贝鲁特任部长会议主席。
1956年3月,贝鲁特病逝于莫斯科,奥哈布(Edward Ochab)继任第一书记。
但波兰的社会结构、政治和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说明在波兰建立社会主义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但以贝鲁特为首的波兰政府的教条主义者还是全盘接受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依据苏联模式,波兰制定了把发展重工业放在首位,按“重—轻—农”的顺序进行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结果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片面发展,农业长期落后,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苏联模式的严重缺陷加上波兰人内心深处的反俄叛逆心理,宗教、自由主义的传统和波兰统一工人党执政的失误、官僚腐败现象盛行等等综合因素,使得社会主义在波兰的执行显得异常艰难,导致波兰成为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中最不安定的国家。
1956年,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的“非斯大林化”,给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波兰就在当时发生了著名的“波兹南事件”。当年6月,波兰西部工业城市波兹南的斯大林机车厂的工人,在要求增加工资、减少税收的经济要求被当局拒绝后,于是在1956年6
月28日,波兹南市爆发了10万人的示威活动。后来演变成警察和工人的枪战。坦克和保安部队也参加了对工人的镇压。据统计,仅一天的冲突骚乱,就有54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另有300多人被捕。为了平息业已非常严峻的局势,当局采取了妥协了立场。6月30日,当局采取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原机械工业部部长被降职;向斯大林机车车辆厂征收的税款将分期还给该厂工人;为事件中的受难者举行安葬仪式等,骚动遂平息下去。
1956年8月4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决定撤销1949年11月对原波兰领导哥穆尔卡等人的批判和谴责,并将其从监狱里释放出来。同年10月19日,哥穆尔卡当选为中央委员。在苏波两党会谈中,哥穆尔卡反对苏联对波兰内政的干涉和压力,坚持走“波兰自己的道路”。10月21日,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同年10月举行的党的二届八中全会上哥穆尔卡当选为第一书记,1956~1960年的五年计划,把发展消费品生产和农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主要任务。会议对以前的方针政策进行了批评,提出克服“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加强法制和政治
生活民主化,发展经济”,“更快地改善人民生活”的新方针。但由于苏联模式的严重缺陷无法根本克服,在以后的两个五年计划(1961~1970)期间,国民经济比例依然严重失调。
1970年12月,波兰又一次面临危机。格但斯克(原但泽市)等沿海城市的工人、学生、市民抗议政府提高食品和日用品的价格,举行罢工,并导致了一场严重的社会骚动,后来发展成流血冲突。在12月20日举行的五届七中全会上,解除哥穆尔卡第一书记职务,由盖莱克继任党的第一书记。西伦凯维兹改任国务委员会主席,由雅罗谢维奇任部长会议主席。
从1986年开始,由于苏联的戈尔巴乔夫的内外政策开始采用向右转的“新思维”,并给东欧国家松绑,苏联和东欧的局势开始动荡。1988年波兰政府的价格改革引起群众不满。1989年2至4月,波兰统一工人党与团结工会等反对派举行圆桌会议,经讨论,统一工人党同意团结工会合法。6月波兰举行全国大选,团结工会获99%的参议院席位。9月12日团结工会的马佐维耶茨基组成以团结工会为主导,包括统一农民党和民主党的联合政府。原统一工人党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出任首任总统,任期6年。
1989年12月29日,波兰议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并更改国徽。波兰人民共和国不复存在。
波兰闪击战ppt:这是波兰闪击战ppt,包括了战争概述,“闪击战”含义,波兰失败原因,不重视战略防御,兵力部署不当,波兰失败原因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波兰的文化ppt:这是波兰文化ppt,包括了国旗呈横长方形,但从17世纪中期开始,波兰和法国的密切关系不仅因为双方共同的天主教背景,波兰是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波兰文化ppt:这是波兰文化ppt,包括了国旗呈横长方形,但从17世纪中期开始,波兰和法国的密切关系不仅因为双方共同的天主教背景,波兰是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