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747.50 K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ppt
- 上传时间:
- 2016-01-30
- 素材编号:
- 28589
- 素材类别:
- 人物PPT
-
素材预览
这是一个关于茅盾简介PPT课件,主要介绍了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名单、茅盾的主要作品、茅盾早期文艺思想、时代背景与故事简介、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创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等内容。茅盾(1896(丙申年).7.4 - 1981.3.27),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他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
茅盾简介PPT课件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人物PPT类型的PowerPoint.
茅盾及《子夜》
第一节 茅盾的生平及小说创作
一、茅盾的生平、创作历程
(1)简历 (1896-1981)生于1896年,(比鲁迅小15岁,比郭沫若还小4岁),卒于1981年(终年85岁),浙江桐乡乌镇人。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在新文学初期一直以“沈雁冰”的名字著称于世。
(2)求学入行。1913年(17岁)中学毕业后到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三年后的1916年(20岁)在当时的文化界十分著名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四年后192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办的著名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上主持《小说新潮》栏目,正式介入文学圈。同时,他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身“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
(3)崭露头角。1921年(25岁),沈雁冰同时在文学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头角,发起成立了新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两个多月后,在上海组织成立了“民众戏剧社”,5月,又参加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戏剧刊物《戏剧》月刊的创办工作。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他即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
(4)酝酿期。从1922年到1927年,是“人生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家和批评家,而且还是革命文学的最早倡导者,并在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文学与社会、革命和人生的关系方面处于先锋地位。在政治方面,沈雁冰则是当时最为活跃的文学家。1925年年底,被选为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第二年年初离沪赴粤,曾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1927年,在“大革命”高潮中赴武汉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教官、汉口《民国日报》主编。1928年逃亡日本东京,后写有带总结性的重要论文《从牯岭到东京》。
(5)彷徨期。1927年8月,从牯岭回到上海后,立即将自己参加革命的经过写成小说《幻灭》,这是沈雁冰的第一篇小说,并在这篇小说于《小说月报》连载时第一次使用“茅盾”的笔名。紧接着他又完成了另两篇小说《动摇》和《追求》。无以一贯之的中心人物和故事情节,各部结构自行独立。 1930年,这三篇带有连续性的小说结集为《蚀》出版单行本,故《蚀》又称“《蚀》三部曲”,被看作是茅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29年,茅盾在日本还创作了另一部长篇小说《虹》。
对《蚀》三部曲以及《虹》简单介绍(需补充)
茅盾认为:“虹”是一座桥,便是春之女神由此照出冥国,重到世间的那座桥,“虹”又常见于傍晚,是黑夜前的幻美,然而易散;虹有迷人的魅力,然而本身是虚空的幻想。这些便是“虹”的命题,一个象征主义的命题。
这些早期创作,真实、直接、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作品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
其次,塑造了“时代女性”的群像。如静女士、方太太属于一类;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梅行素属另一类。
作品表现:与时代共沉浮(从“传统”和“现代”的对比中,从时代急流的变动中,挖掘“新人”形象的价值 );更新的爱情观念;细腻、出色的心理描写才能。
在大革命失败后,还出现了一大批类似《幻灭》《动摇》和《追求》的小说,如叶绍钧的《倪焕之》、柔石的《二月》,在文学史上统称为“幻灭小说”。
此外,还有也以大革命失败为背景,但情绪则以愤激为特点的作品,如将光赤的《菊芬》、《野祭》、《丽莎的哀怨》、《最后的微笑》,巴金的《灭亡》等,在文学史上统称为“愤激小说”。
(6)爆发期。1933年前后,茅盾的小说创作进入了爆发期。1930年,从日本回到上海后不久即参加了“左联”,1931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子夜》,并陆续创作和发表了他最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1933年,《子夜》由开明书店出版,被看作是中国文坛上的一件大事,有人甚至称这一年为“子夜年”。
(7)辗转流徙。从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茅盾的生活一直处于动荡之中。茅盾逝世后根据他的遗愿成立了茅盾文学奖。
关于茅盾文学奖相关知识
中国目前的主要文学奖项 鲁迅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是为鼓励中国优秀的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和评论作品的创作,鼓励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的翻译而设立的,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鲁迅文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史铁生的《老屋小记》、迟子建的《雾月牛栏》、阿成的《赵一曼女士》等曾获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茅盾捐资25万元,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是我国目前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名单
第一届(1982年)
魏巍《东方》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莫应丰《将军吟》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古华《芙蓉镇》
第二届(1985年) 张洁《沉重的翅膀》刘心武《钟鼓楼》李准《黄河东流去》(上,下)
第三届(1988年) 路遥《平凡的世界》凌力《少年天子》孙力 余小惠《都市风浪》刘白羽《第二个太阳》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第四届(1989-1994年) 陈忠实《白鹿原》(修订本)王火《战争和人》(一、二、三、四部)刘斯奋《白门柳》(一、二部)刘玉民《骚动之秋》
第五届(2000年) 阿来《尘埃落定》 王安忆《长恨歌》 张平《抉择》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届(2005年)
熊召政 《张居正》 张洁《无字》 徐贵祥 《历史的天空》 宗璞《东蔵记》 柳渐伟《英雄时代》
第七届(2003-2006年) 贾平凹:《秦腔》,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周大新:《湖光山色》,麦家:《暗算》 (发表篇名为《暗器》)
老舍文学奖
老舍文学奖是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主办的北京市文学艺术方面的最高奖励,用于奖励京籍作者的创作和在北京出版、发表的优秀作品。“老舍文学奖”于1999年正式创立,并于2000年6月首次颁奖。奖励项目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戏剧剧本、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曾获优秀中篇小说奖,张洁的《无字》获优秀长篇小说奖。
冯牧文学奖
以鼓励新人为主,每年评选一次,下设三个奖项:1.青年批评家奖;2.文学新人奖;3.军旅文学创作奖。三个奖项把重点放在了中青年作家、评论家上,其中青年批评家授予年龄为40周岁以内;军旅文学创作奖授予年龄为50周岁以内;文学新人奖现尚未规定具体年龄。刘亮程、毕飞宇、莫言等曾获奖。
春天文学奖
2000年1月,著名作家王蒙将其在首届“《当代》文学拉力赛”上获得的10万元大奖捐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倡议设立30岁以下的文学新人奖,这便是春天文学奖。该奖项每年奖励一位30岁以下的文学创作成就显著的青年作者,在春天文学奖颁奖的同时出版“春天丛书”,专门出版年度得奖者和获得提名者的作品集。戴来、李修文、了一容、周瑾等获此奖。
庄重文文学奖
??庄重文文学奖是香港著名人士庄重文先生于1987年倡议出资,由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的一项青年文学奖。主要用来奖励在文学创作、文学评论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年轻作家和优秀的青年文学刊物。王安忆、王晓明等个人,《青年文学》、《青春》等杂志曾获奖。
茅盾的主要作品:
六部长篇: 《虹》《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
六部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上总名为“蚀”)《路》《三人行》《多角关系》
十多本散文:《宿莽》《茅盾散文集》《话匣子》《印象·感想·回忆》《炮火的洗礼》《见闻杂记》《时间的记录》《旧途杂拾》《生活之一页》《脱险杂记》《劫后拾遗》《苏联见闻录》《杂谈苏联》等
五十多部短篇 剧本《清明前后》
二、茅盾早期文艺思想
如何看待茅盾早期的文艺观(批评观)?注(文艺观是指人们对文艺问题经过长期思考而形成的文学的基本态度和观点)
如外国的文学文艺思潮(如左拉的自然主义和泰纳的环境民族环境种族说等)到底对茅盾有多大影响?
茅盾早期接受过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他的文艺思想,直接受影响于法国文艺批评家泰纳(现译为丹纳,如《艺术哲学》)的艺术社会学观点和左拉的自然主义。
泰纳认为文学的构成有三要素:人种、环境、时代,三者缺一不可。
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对左拉的自然主义进行介绍和提倡。
第二节 《子夜》
一、《子夜》的题目寓意
《子夜》的命名寓意深刻:
象征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 “子夜”即半夜,半夜离黎明已经不远,作者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描写民族资产阶级的衰败历史,揭示了当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这是中国社会由黑暗走向光明的过渡时期。
二、《子夜》的创作意图
思考:
茅盾是在怎样一种情况下决定写作《子夜》的?茅盾是怎样创作出《子夜》的?
茅盾最初创作《子夜》时的构想是怎样的,小说主题与茅盾最初的构想有何差异?
时代背景与故事简介
《子夜》的时代背景是一九三○年春末夏初。这短短的时间内,有几件大事值得一提。第一,国民党内部争权的斗争,又一次爆发为内战。汪精卫、冯玉祥、阎锡山为一方,蒋介石为另一方,沿津浦铁路一带作战,其规模之大,战争的激烈,创造了国民党内战的纪录。老百姓遭殃自不待言,工商业也受到阻碍。第二,欧洲经济恐慌影响到当时中国的民族工业,一些以外销为主要业务的轻工业受到严重打击,濒于破产。第三,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挽救自己,就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增加工作时间,减低工资,大批开除工人,成为普遍现象,这就引起了工人的猛烈反抗,罢工浪潮一时高涨。第四,处于三座大山残酷压迫下的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武装起义,势已燎原。
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大讨论 :
托罗斯基派支持的“机械派”认为中国社会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封建主义的东西只是一种残余。
当时的左翼力量《新思潮》派则认为,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子夜》以三十年代上海这个典型的半殖民地大都市为中心
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斗争为主线
辅以吴荪甫与城乡工农运动和与中小资本家的冲突
艺术地揭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命运
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国社会的全貌。
从三个方面展示矛盾:
1 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2 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3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等
以表现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矛盾为主,描绘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和历史命运。
关于 “社会剖析派小说”或“社会分析小说”
就是指30年代出现的这种运用科学的社会理论,着重从社会经济分析入手,并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和家庭生活的分析相结合,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做出的艺术“定性”分析的小说,其特点主要体现在:
1. 具有鲜明的理性特色;
2. 人物大多具有典型性和阶级性;
3.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矛盾直接有关。
这种又被称为“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小说模式。
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创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茅盾是一位具有“社会科学家”气质的小说家,他在开始小说创作前多年的文学批评实践和政治活动,特别是他丰厚的社会科学的理论修养,对于他的“社会剖析小说”创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电视剧:陈宝国饰演赵伯韬
刘钧饰演吴荪甫
沈傲君
饰演林佩瑶
齐中旸(yang)饰演林佩珊
雷汉饰演杜竹斋
三、《子夜》的人物形象
吴荪甫
从政治、经济、伦理等各个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来描绘吴荪甫
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而又矛盾复杂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
吴荪甫性格的二重性
进步性
反动性
赵伯韬:作为帝国主义的掮客,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金融界的巨头,是以吴荪甫的对立面形象而存在的。
屠维岳:刻画成功的奴才形象。
吴老太爷:顽固保守,是封建僵尸的代表人物。
作者怎样刻画吴荪甫的形象?
首先,作者把他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极力刻画了他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吴荪甫作为小说的中心人物,是全书一切人物、事件的联结点和矛盾斗争的契合点。
其性格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和鲜明性,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如:雄心与颓废、刚毅与犹豫、强悍与恐怖、冒险与胆怯、威严与懦弱、希望与失望。
性格的主导方面是刚愎自用、争强好胜、精明能干。
第二,作者不仅写了吴荪甫在矛盾冲突中的复杂性,而且也写了他性格的发展过程。
第三,为了丰富吴荪甫的性格,作者还通过他与周围人物和种种关系,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以突出吴的性格特征。
作品通过对在三条战线上拼命奋斗、挣扎的吴荪甫表现出来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具体描绘,塑造了一个精明能干,具有雄图野心,却又最终破了产的复杂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揭示了三十年代中国现实社会性质,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地化了”的主题,精确地概括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必然的历史命运 。
《子夜》的艺术成就
1.颇具匠心的结构:波澜起伏、有条不紊
2. 成功的人物塑造艺术:在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中塑造形象
3.细腻简洁的心理描写
4.精细明快、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第三节 茅盾的其他短篇与长篇
短篇:《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长篇:《腐蚀》
《林家铺子》是作者“第一回描写到乡村小镇的人生”,小说以“一二八”前后上海战争为背景,叙述了一个乡镇的林家百货小商店由挣扎到倒闭的故事。透过这个小窗口,把整个社会动荡的历史画面展现出来。
林老板——是时代转变中的不幸者。
性格:受压迫,受剥削,精明能干。
另一方面,他自卑,自私,懦弱。
茅盾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春蚕》是茅盾小说“农村三部曲”中的第一篇,在三部曲中成就最高,也是我国三十年代反映农村生活的短篇佳作,通过江南农村春蚕“丰收成灾”的故事,揭示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下,中国农村经济迅速破产的过程。
①老通宝:勤劳忠厚而又愚昧保守的老一代农民。
②阿多:老通宝之子,开始觉醒但尚未找到出路的新一代农民。
《腐蚀》
作品塑造了赵惠明这一具有人和鬼双重性格的时代女性形象。(“人性”与“兽性”之间的徘徊、矛盾、痛苦。)
1.结构紧凑,布局严密,充分显示出茅对长篇小说不同体式的纯熟运用。
2.运用心理分析方法的各种技巧和手段,集中反映了作家在明显的理性导向下,运用这些方法描写社会现实的杰出才能。
第四节 茅盾在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
1.茅盾小说注重创作题材和主题的深入挖掘,创造了现代小说与现代社会同步共进的全景化史诗性品格。
2.茅盾小说以不断创新的艺术形象,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
3.茅盾小说以开放的现代意识、丰富的生活积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都市文学。
4.茅盾小说对于现代长篇小说的样式、结构等方面的艺术探索和追求,充分显示了现代小说的文体意识的独立。
5、在小说表现艺术上,注重细腻的心理刻画,追求社会历史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
结语 关于茅盾的“矛盾”
(1)关于茅盾的“评价”
(2)关于茅盾文学主张的“矛盾”
茅盾的文学主张中的“矛盾”:
茅盾一方面主张小说应有政治功利性,担当起唤起民众的重任,另一方面又主张小说应真实地描写人生,反对把小说写成宣传大纲。他倡导自然主义,目的在于直面人生。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在任何时候他都未能忘记对文学这个“缪斯女神”的敬重。茅盾又强调文学应真实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主张应该写出人“个人特有的个性”。这使茅盾常常处于“矛盾”之中。
【思考题】
1.试述茅盾笔下的时代新女性的特点。
2.分析吴荪甫形象。
3.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何贡献?
【参考书目】
1.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孙中田,《子夜》的艺术世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3.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雷雨前茅盾ppt:这是雷雨前茅盾ppt,包括了目标导航,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扫清字词障碍,讨论交流,主题思想,比较探究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茅盾人物介绍教案PPT:这是一个关于茅盾人物介绍教案PPT,详细的介绍了茅盾笔下的时代新女性的特点,以及在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分析“矛盾”在茅盾研究中的意义。非常详细精彩的内容,欢迎大家下载茅盾人物介绍教案PPT观看!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1920年担任《小说月报》主编,1921年1月与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民国日报》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PPT模板:这是一个关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PPT模板,详细的介绍了茅盾的主要作品背景及主要内容。茅盾在他漫长的文学生活中,曾数次形成文学的高峰。他的艺术气质精细沉稳,是具有开放的中国民族心理的现代作家,一个不知疲倦的创造时代典型与宏伟叙事体式的左翼文学大师等内容。茅盾(1896(丙申年).7.4 - 1981.3.27),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他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触。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亦即时局稍稍平稳时,他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