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308 K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ppt
- 上传时间:
- 2016-02-28
- 素材编号:
- 16206
- 素材类别:
- 人物PPT
-
素材预览
这是一个关于刺杀伊藤博文PPT,详细的介绍了伊藤博文的基本资料以及生平事迹。并对伊藤博文进行评价。伊藤博文不仅是一个狂热的侵略分子,而且同时也是一个谎言家。在中日开战、旅顺屠杀等问题上竭尽颠倒黑白、贼喊捉贼之能事,利用各种无耻手段欺骗世界舆论,粉饰日本的侵略战争等内容。伊藤博文(Ito Hirobumi)(1841—1909)日本长州(今山口县西北部)人。德川幕府末期长州藩士出身。日本近代政治家,长洲五杰,明治九元老中的一人,第一个枢密院议长,第一个贵族院院长,日本第一个内阁首相,首任韩国总监,明治宪法之父,立宪政友会的创始人,四次组阁,任期长达七年。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使日本登上了东亚头号强国的地位。[1]1909年10月26日9时,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者安重根刺杀。
刺杀伊藤博文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人物PPT类型的PowerPoint.
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日本近代政治家,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明治维新元老,是使日本迈进现代化的国家,成为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列强之一的功臣。
生平简介:
姓名:いとう ひろぶみ (伊藤博文)
籍贯: 长州藩(今日本国山口县)
出生日期:1841年9月2日
逝世日期: 1909年10月26日
生平简介:
日本天保十一年出生于长州藩山村的贫农家庭。其父被下级武士伊藤家收为养子,并被选为继承人,遂继姓伊藤。幼名俊辅,号春亩。长州五杰之一。
早年曾入吉田松阴创办的松下村塾学习,并与井上馨一起被秘密带往英国学习现代海军技术。
在英期间,了解到英国战舰炮轰萨摩藩,于是回到日本,回国后发现长州藩也被炮轰了,即加入长州藩军队,反对幕府统治,主张“开国进取”。
长州五杰
“明治宪法之父”:
1885年12月,根据伊藤博文的建议,日本废除太政官制,实行内阁制。伊藤博文出任首届内阁总理大臣兼宫内大臣,并承担起草宪法的任务,被誉为“明治宪法之父”。
历任职务:
第1届内阁总理大臣(1885年12月22日 - 1888年4月3日)
第5届内阁总理大臣(1892年8月8日 - 1896年8月31日)
第7届内阁总理大臣(1898年1月12日 - 1898年6月30日)
第10届内阁总理大臣(1900年10月19日 - 1901年5月日)
第1届枢密院议长(1888年4月30日 - 1889年10月30日)
第3届枢密院议长(1891年6月1日 - 1892年8月8日)
第8届枢密院议长(1903年7月13日 - 1905年12月21日)
第10届枢密院议长(1909年6月14日 - 1909年10月2日)
伊藤博文与甲午中日战争
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日本召开行宪后的第一届国会,伊藤博文任贵族院议长。明治二十五年(1892年)第二次组阁,对内压制自由民权主义的政党活动;对外扩军备战,积极准备发动侵略朝鲜、中国的战争和修订同西方的不平等条约。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在伊藤内阁主持下,日本终于发动了侵略朝鲜、中国的甲午战争。
伊藤博文与《马关条约》
1894年,伊藤博文参与策划了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和中日甲午海战,战争的结果是日本取胜。战后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代表日本政府与中国政府代表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伊藤博文与朝鲜:
1905年,日本在日本海海战(对马海峡海战)获胜后,伊藤博文被任命为第一任韩国统监,并于1907年迫使朝鲜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将朝鲜变为日本的保护国。
伊藤博文与朝鲜:
伊藤博文因在甲午战争中侵华有功,晋升侯爵。日俄战争后,日本彻底霸占了朝鲜,伊藤博文被任命为第一任统监,于1907年迫使朝鲜政府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朝鲜完全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
逝世:
明治四十三年(1909年),伊藤博文第三次出任枢密院议长。同年十月,为解决日俄争端,到中国东北与俄国财政大臣谈判,10月26日在哈尔滨火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杀。
安重根 安重根纪念馆
对伊藤博文的评价:
在整个中日甲午战争的过程中,所有日本明治政府和大本营作出的重大决策,伊藤博文无一不参与,并且出谋划策,亲自作出重大决议,对于整个战争起了决定性作用。
伊藤博文不仅是一个狂热的侵略分子,而且同时也是一个谎言家。在中日开战、旅顺屠杀等问题上竭尽颠倒黑白、贼喊捉贼之能事,利用各种无耻手段欺骗世界舆论,粉饰日本的侵略战争。
对伊藤博文的评价
伊藤博文不仅是在幕后制订重大战略方针的决策者,而且曾两次充任日本政府的和谈代表,通过谈判取得战场上得不到的侵略权益。
1895年4月17日,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和中国和谈代表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时,当谈及台湾问题,伊藤博文要求一个月交割,李鸿章认为“一月之限过促”,要求展限两月,并云“贵国何必急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回答“尚未下咽,饥甚”。一句话,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凶残贪婪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