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353 K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lipeier
- 上传时间:
- 2019-03-30
- 素材编号:
- 227549
- 素材类别:
- 课件PPT
-
素材预览
这是多巴胺用法ppt,包括了多巴胺的药理作用,多巴胺的适应症,多巴胺的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的原理,多巴胺的护理,多巴胺外渗的皮肤表现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多巴胺用法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多巴胺的药理作用及用法 药品类别:抗休克血管活性药及改善心脑循环药. 多巴胺的药理作用 改善周围循环 增加心肌收缩力 加速心率 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 利尿作用 改善和治疗休克 多巴胺的适应症 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休克、重症肺炎、心力衰竭、寒冷损伤综合征等疾病 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等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 多巴胺的用法、用量 用法: 静脉推注 静脉滴注 用量: 产后出血:多巴胺 20mg + 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开始20滴/分钟左右,以后可据血压加快速度或加大浓度。最大剂量500ug/分钟。 小儿:一般5mg加入10%GS30—50ML中匀速输入 根据情况设定速度一般2--5 μg/(kg·min) 多巴胺的用法、用量 用量: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心衰) :1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各按2.5~5 ug/(kg·min),用输液泵持续维持,疗程2~3 d。 2剂量为多巴胺0.5~1 mg/kg,酚妥拉明0.3~0.5 mg/kg置入10% GS 30~50 ml中微量输液器匀速输入,速度2~5 μg/(kg·min)每天一次 新生儿败血症:多巴胺4~6 μg/(kg·min)静滴,每日1~2次,每次持续4~6 h,有休克表现时每日可持续静点16~20 h,一般连用2~5天 多巴胺的用法、用量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酚妥拉明,均按2~5 μg/(kg·min)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维持液20 ml静脉泵点,每次持续4~6 h,每日2次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 :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4μg/(kg·min)输注,一般连用3~5天,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酚妥拉明1 mg/kg、多巴胺5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30 mL中以5 μg/(kg·分钟)速度静脉滴注或输液泵输入,2次/天,疗程3~5天 新生儿窒息 :多巴胺,按轻度窒息给予3~4μg/(kg·min),重度窒息给予5~10μg/(kg·min),用输液泵控制滴速1~2ml/h。 联合用药的原理 酚妥拉明对多巴胺具有拮抗作用,可抵消其升压的部分 小剂量时[2 ug/(kg·min)]兴奋肾脏多巴胺受体使肾、肠系膜、脑、冠状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有加强利尿作用。多巴酚丁胺直接作用于心脏β肾上腺能受体,直接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但同时又不明显加快心率。上述两药合用,既可扩张肾血管增加尿量,又可增加心肌收缩力而不引起心率上的改变。 多巴胺的护理 1 给药时机:在抢救时一边扩容一边用药 2穿刺部位及静脉的选择 成人建议选择上肢静脉,婴幼儿建议选择上肢静脉、 颞浅静脉、腋下静脉 3选择合适的套管针和固定方式 套管针分成人和儿童,穿刺成功后以穿刺点为中心轻压,使之与皮肤紧密接触,头部建议用头帽 多巴胺的护理 4输液通路:抢救时尽量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多巴胺持续静点,一路大量补液入各种抢救药品 5注意用药浓度,如果5MG原液静推,静脉回流障碍,必须更换注射部位,因此必须用生理盐水稀释。 6输液泵控制速度,随时监测血压,根据血压调整多巴胺的输入速度 7输入过程中注意穿刺部位的皮肤,如皮肤发白等,则立即更换另一条通路。每2—4小时交替使用一次,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6小时。 多巴胺外渗的原理 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增加,血管收缩,血管壁痉挛缺血缺氧,使药液从血管内渗到血管外 多巴胺外渗的预防性用药 硝酸甘油棉片局部湿敷:2%硝酸甘油软膏涂在穿刺点前方1CM处,每6小时涂一次 原理:硝酸甘油可以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 多巴胺外渗的皮肤表现 鸡皮样缺血、边界不清 苍白 条索样红线、疼痛 紫红色淤血 水泡 多巴胺外渗的处理 1注射部位或者沿着穿刺静脉走向处皮肤苍白,患者自诉疼痛,立即更换液体,另外建立静脉通路。立即采取局部湿敷。可选择50%硫酸镁湿热敷。 2封闭治疗 一般用酚妥拉明注射液5mg,稀释于10ml—20ml生理盐水中,作局部浸润注射。如疼痛明显加用利多卡因。 多巴胺外渗的处理 3水泡的处理 用5ML无菌注射器抽出其中液体后注入等量的碘伏。 4 肢体制动,抬高患肢,促吸收并配合理疗。 5/轻度外渗处理后7—8小时皮肤恢复正常,有水泡时大致4—6天皮肤恢复正常。应在外渗4—6小时以内处理,如48小时内不见好转,则组织损伤不易恢复。
多巴胺分泌PPT:这是一个关于多巴胺分泌PPT,多巴胺神经系统研究史;儿茶酚胺的化学结构;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合成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H的羟化作用机制;底物专一性;多巴脱羧酶;该酶也是体内伪递质形成的内在因素;儿茶酚胺的释放;儿茶酚胺的失活;多巴胺的神经通路;脑内DA受体的分布;D1受体与磷脂酰肌醇信号途径;多巴胺转运体(DAT)的重要作用。多巴胺 Dopamine 神经生物学系 孙宁 ningsun_cn@hotmail.com 氨基酸递质广泛投射系统 Widely Projecting Systems 多巴胺神经系统研究史 1958年 Carlsson(瑞典神经药理学家)首次报道,纹状体内多巴胺的含量占全脑的70%。提出脑内多巴胺不仅是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并可能是独立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神经系统研究史帕金森病 精神分裂症 药物成瘾儿茶酚胺的化学结构 都具备儿茶酚(邻苯二酚)的基本结构,总称为儿茶酚胺 儿茶酚胺(CAs)体内合成CAs的细胞有 多巴胺能神经元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 神经元合成的CAs 以神经递质形式发挥作用嗜铬细胞合成的CAs 以激素形式发挥作用 但合成途经完全一样。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脱羧酶(DDC)多巴胺-β-羟化酶(DBH)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PNMT)合成部位多巴胺合成涉及两个酶:TH和DDC,存在于胞浆,故多巴胺的合成均在多巴胺神经元的胞浆中进行;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 还需要DβH,该酶存在于囊泡内,所以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最后一步只能在囊泡内进行,欢迎点击下载多巴胺分泌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