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718.5 K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chenrong
- 上传时间:
- 2018-05-10
- 素材编号:
- 193482
- 素材类别:
- 课件PPT
-
素材预览
这是固体废物环境保护导论ppt,包括了固体废物及其处置处理,生产活动产生废渣,工业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的特点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固体废物环境保护导论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第十章 固体废物及其处置处理
生产活动产生废渣
固体废弃物产生的必然性:
人类在索取、利用自然资源时,限于实际需要和技术条件,必然丢弃一部分材料。
产品有使用寿命。
概述
固体废物(solid waste)——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固体废弃物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Biosolid or Solid Waste)
分类——
按组成:有机固体废弃物、无机固体废弃物
按形态:固态固体废弃物、半固态固体废弃物
按来源: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固体废弃物、城市固体废弃物
按危害性:一般固体废弃物(常规固体废弃物)、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危险固体废弃物)
(一).工业固体废弃物
定义:在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所产生的废渣、碎屑、污泥。
分类:
常规工业固体废弃物
有毒有害工业固体废弃物
含有毒性物质:如Cd、Hg、As、Pb
含有传染性物质:如病毒、害虫
含有易燃物
含有腐蚀性强的物质:
含有易爆物:
放射性强的有毒有害工业固体废弃物:标准一:含人工放射性元素;标准二:含天然放射性元素
(二)城市固体废弃物: 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市政建设与维护、机关办公等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三)农业固体废弃物: 农业生产、畜禽饲养、农副产品加工、农村居民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的特点
国外固体废弃物:
量的增加:年增长2.5%
质量日趋复杂
燃料中无机成分减少;
消费类型由节约型向消费型转变
处理费用十分昂贵:人工、机械、用地……
国内固体废弃物:
增长速度快:年增长10%
经济成分的含量低,可资源化部分:
成分变化快:
燃料结构变化
消费结构变化
成分季节性波动大
固体废弃物中的污染物
有害微生物:病毒、致病菌、寄生虫卵……
无机污染物: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致癌物……
其他污染物:氮、磷、放射性物质、具有恶臭的物质
危害
侵占土地
污染水体
污染大气:TSP、H2S……
污染土壤与农作物:如砖块使土壤渣化;病原菌通过土壤进入食物链……
影响城乡环境卫生
有碍市容观瞻
易引起其他危害:如大火、爆炸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侵占土地
污染水体
污染大气:TSP、H2S……
污染土壤与农作物:如砖块使土壤渣化;重金属、难分解有机物、病原菌通过土壤进入食物链……
影响城乡环境卫生
有碍市容观瞻
易引起其他危害:如大火、爆炸
控制固体废弃物的原则
固体废弃物与废水废气的区别与联系:
前者呆滞性大、扩散性小,后者移动性大;
前者通过污染水、土、气对环境产生危害,而后者既是污染源又是接受污染物的环境;
前者既是终态污染物又可成为污染源;
前者易于收集、运输、处理。
控制原则
尽量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途径有改进工艺、使用精料、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采用少或无排放的生产工艺(生态工艺);
开征绿色税收,用经济手段控制产生量:
绿色税收:根据固体废弃物产量、种类、性质,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者或部门征收的环境税。
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要符合环境法。
处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主要方法有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等。
处置——因技术原因或其他原因还无法利用或处理的终态固体废物,采用末端环节控制,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处置的目的和技术要求是使固体废物在环境中最大限度地与生物圈隔离,避免或减少其中的污染组成对环境 的污染与危害。
资源化——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生产一消费一废物一生产)。关于再循环的含义,指的是从原料制成成品,经过市场直到最后消费变成废物又引入新的生产一消费的循环系统。
固体废弃物与处理
处理:(部分解决问题)
将固体废弃物经化学、物理、生物等途径达到减量化、无害化、或部分资源化,以便于利用、储存、运输或最终处置的过程。
处理分类
固体废物的预处理:在对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理之前,往往需要实行预处哩,以便于进行下一步处理。预处理主要包括破碎、筛分、粉磨、,压缩等工序。
物理法处理: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弃物的结构,使它便于运输,利用,或最终处置的形态。包括: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光电分选、弹道分选、磨擦分选和浮选等分选方法。
化学法处理: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弃物中有害成分,达到无害化或将其转变为适于进一步处理处置的形态。属于化学处理方法有煅烧、焙烧、毙结、溶剂浸出、热分解、焚烧、电力辐射等。
生物法处理: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弃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以便无害化或综合利用的过程。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将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热处理: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体废弃物组成和结构,达到减量化、无害化或综合利用的目的。
固化处理:采用惰性材料包容或固定固体废弃物形成固化体,以填埋。主要针对有毒、有害、放射性的固体废弃物。
破碎处理:常用的预处理工艺,处理处置的重要环节,目的排气减隙、均化紧实、减小粒径、压缩体积,适合后续处理工序的规格要求。
破碎技术:机械破碎方,破碎作用分为挤压、摩擦、剪切、冲击、劈裂、弯曲等。破碎方式可分为干式、湿式、半湿式。
分选技术
分选是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单元操作),其目的是将废物中可回收利用的或利于后续处理、处置工艺要求的物料分离出来。
根据物料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包括粒度、密度、重力、磁性、电性、弹性等),分别采用不同的分选方法,包括筛分、重力分选、磁选、电选、电分选、摩擦与弹性分选、浮选以及最简单有效的人工分选等。
固化
固化是用化学、物理方法,把有害固体废物固定或包容在固体基质中,使之呈现化学定性或密封性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固化主要是针对有害物质或放射性物质而言的,也称为危险废物的固化。有害废物经过固化处理形成的产物叫固化体,固化所用的惰性材料叫
固化剂。
生物处理技术
好氧堆肥化技术: 堆肥就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废物进行分解腐熟而形成肥料。
厌氧发酵产沼技术: 从沼气生产技术的角度来说,发酵是指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特别是产甲烷细菌)新陈代谢的生理功能,经过液化(水解)、酸化及气化三个阶段将有机物转化成沼气(CH4、C02)的整个工艺生产过程。
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技术包括焚烧法(incineration)和热解法(pyrolysis)。
焚烧是将垃圾放在特殊设计的封闭炉内,在1000℃左右烧成灰,然后送去填埋,此法可将垃圾的体积缩小50%~95%。垃圾焚烧可以用于发电。
热解是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高温(500~1000℃)加热,使之分解为气、液、固三类产物。与焚烧法相比,热解法则是更有前途的处理方法,它的显著优点是基建投资少。
资源化技术
生产建材
金属回收
生产农肥
再生能源
替代原料
资源化的原则
资源化的技术必须是可行的。
资源化的产品应符合相应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竞争力。
资源化的经济效益比较好,具有生命力。
资源化所处理的废物应当尽可能在排放源附近处理利用,以节省存放、运输等方面的费用。
固体废物资源化系统和系统技术
固体废物资源化是指从原材料经过加工制成的成品,经人们消费后,成为废物又引入新的生产一消费循环系统。就整个社会而言,就是生产一消费一废物一再生产的一个不断循环的系统。。
固体废物资源化系统技术
大体来说,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可分为前期系统技术和后期系统技术。前期系统技术包括破碎、分选等,以回收资源为目的;后期系统技术包括燃烧、热解、生化分解等,以回收能源为目的。对某些废物处理来讲,前后技术连续成为整体系统,而这个系统又分为许多单元操作,所以形成了复杂的工艺过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回收的废物为原料与生产用的原始原料相比,成分复杂,品质低,对技术上要求高,用这种原料生产精度较高的产品,必然费用高、经济效益低,如不加精制则利用价值低。
固废污染的特点
资源性
固体废物品种繁多、成分复杂,具有某些天然原料、能源的物理、化学特性,易于收集、运输、处理和再利用;含有多种可再利用的物质,可作为“再生资源”或“二次资源”。
污染的“特殊性”
固体废物能够通过水、气和土壤对环境造成污染,形成新的“污染源”,具有富集终态和新污染源的交叉性的特点。如不再进行彻底治理,就会往复循环的污染。
严重的危害性
固体废物堆积,占用土地,严重影响了生态景观。生活垃圾会能孳生、繁殖和传播多种病原体和有害生物,危害人畜健康,而危险废物的危害性更为严重。固体废物污染具有潜在性、长期性以及灾难性。
处理、处置和资源化的原则
国际:资源化
国内: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三化)
无害化:基本任务是将固体废弃物通过工程处理, 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目的。垃圾的型烧、卫生填埋、堆,肥、粪便的厌氧发酵、有害废物的热处理和解毒处理等。
资源化:基本任务是采用适宜工艺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原则如下:经济可行; 技术可行; 就近利用。
减量化:基本任务是通过适宜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和容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减少产生(前端),另一方面对其处理利用(末端)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
固体废弃物管理
我国固体废弃物管理工作起步晚,1982年起草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固体废弃物管理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已建立固体废弃物法规和无害化技术标准,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处理处置与利用固体废弃物的成套技术。特别是在防治有害固体废弃物任意丢弃的管理方面有章可循,有专门机构、存储场和严格的防渗措施,有符合安全标准的有害废弃物填埋场。但仍需根据的管理实践,并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进一步做好我国的固体废弃物管理工作。
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和内容
由于固体废弃物本身往往十污染物的“源头”,故需对其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实行全过程管理,在每一环节都将其当作污染源进行严格的控制。下面按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分别略述管理内容。
(一) 产生者
对于固体废弃物产生者,要求其按照有关标准,将所有产生的废物分类,并用符合法定标准的容器包装,做好标记、登记记录,建立废弃物(主要是有害废弃物)清单,待收集运输者运出。
(二) 容器
对不同废弃物要求采用不同容器包装。如一次性容器合周转性容器等。为了防止暂存过程中产生污染,容器质量、材质、形态应能满足所装废弃物的标准要求。
(三) 贮存
贮存管理是指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处置前的贮存过程实行严格控制。
(四) 收集运输
收集管理是指对各厂家的收集实行管理,运输管理是指收集过程中的运输和收集后运送到中间贮存处或处理处置厂(场)的过程所需实行的污染控制。
(五) 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管理包括用于农业、建材、回收资源和能源过程中对于污染的控制。
(六) 处理处置
处理处置管理包括有控堆放、卫生填埋、安全填埋、深地层处置、深海投弃、焚烧、生化解毒和物化解毒等。
固体废弃物管理方法
划定有害废弃物与非有害废弃物的种类和范围
许多国家都对固体废弃物实施分类管理,并且都把有害废弃物作为重点,依据专门制订的法律和标准实施严格管理。而如何确定有害废弃物和非有害废弃物的种类和范围,就成为废弃物管理的首要问题,通常采用的下面两种方法。
名录法
“名录法”是根据经验与实验,将有害废弃物的品名列成一览表,将非有害废弃物列成排除表,用以表明某种废弃物属于有害废弃物或非有害废弃物,再有国家管理部门以立法形式予以公布。此法使人一目了然,方便使用,但由于废弃物种类繁多,难免发生遗漏。
鉴别法
“鉴别法”是在专门的立法中,对有害废弃物的特性及其鉴别分析方法以“标准”的形式予以规制。依据鉴别分析方法,测定废弃物的特性,如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以及其它毒性等。进而判定其属于有害废弃物或非有害废弃物。
建立固体废弃物管理法规
现状
建立固体废弃物管理法规是废弃物管理的主要方法,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所证实了的。美国的《资源保护和回收法》(RCR—A)(1986),设计和运行必须确保有害废弃物得到妥善管理,对于非有害废弃物的资源化也作出了较全面的规定;《全面环境责任承担赔偿和义务法》(CERCLA)(1986)强调处置有害废弃物的责任和义务;是目前比较全面的关于固体废弃物管理的法规。
英国的《污染控制法》有专门的固体废物条款。
日本的《废弃物处理和清扫法》,对一般废弃物和产业废弃物(包括有害废物)的处理和处置,都有明确的规定。
前联邦德国制定有相当完备的各种环境保护法律,要求相当严苛。例如,按照《垃圾处理法》,对由于玻璃容器、塑料、铅合金罐、保鲜包装品、石油及天然气制品等造成的垃圾要课以重税;又如,依照法律,对污染案件要实行处罚,年全联邦受处罚的环境污染案中,垃圾案件占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固体废物法”是“环境保护法”的子法。此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鉴于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有别于废水、废气的污染,所以“固体废物法”按照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和内容,逐一定出明确的要求,规定了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利用和处理处置,确保其不致造成环境污染。鉴于非有害固体废弃物中很大部分是可以“资源化”的,因此,“固体废物法”与“资源综合利用法”相衔接,将其中有关废弃物综合利用的规定加以具体化。
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5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公布,自1996年4月1日施行。
2004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公布,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 固体废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 687-2014
· 固体废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3—2013
·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水平振荡法 -- HJ 557-2010 代替GB 5086.2-1997
· 固体废物 二噁英类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 HJ 77.3-2008
· 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二噁英排放监测技术规范 -- HJ/T 365-2007
·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醋酸缓冲溶液法 -- HJ/T 300-2007
规范污染控制标准
·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 GB 30485—2013
· 固体废物环境标准目录
·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 GB 16889-2008 代替GB 16889-1997
·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塑料 -- GB 16487.12-2005 代替GB 16487.1...
·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浮动结构体 -- GB 16487.11-2005 代替GB 16487.1...
·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五金电器 -- GB 16487.10-2005 代替GB 16487.1...
·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电线电缆 -- GB 16487.9-2005 代替GB 16487.9-...
·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电机 -- GB 16487.8-2005 代替GB 16487.8-...
·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有色金属 -- GB 16487.7-2005 代替GB 16487.7-...
·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钢铁 -- GB 16487.6-2005 代替GB 16487.6-...
·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纤维 -- GB 16487.5-2005 代替GB 16487.5-...
·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纸或纸板 -- GB 16487.4-2005 代替GB 16487.4-...
·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木、木制品废料 -- GB 16487.3-2005 代替GB 16487.3-...
·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冶炼渣 -- GB 16487.2-2005 代替GB 16487.2-...
·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汽车压件 -- GB 16487.13-2005
·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骨废料 -- GB 16487.1-2005 代替GB 16487.1-...
·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 -- 环发[2003]206号
· 关于批准GB19217-2003《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函 -- 科技标准司
· 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 -- GB 19218-2003
·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 -- GB 19217-2003
·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 GB 18597-2001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 GB 18599-2001
·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 GB 18598-2001
·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 GB 18485-2001 代替 HJ/T18-1996,...
·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 GB 18484-2001 代替GWKB 2-1999
· 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 GB 13015-91
· 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 GB 8173-87
·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 GB 8172-87
·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 GB 4284-84
危险废物鉴别方法标准
·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 -- GB 5085.7—2007
·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 GB 5085.6— 2007
·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 -- GB 5085.5— 2007
·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 -- GB 5085.4— 2007
·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 GB 5085.3—2007 代替GB 5085.3—1996
·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 -- GB 5085.2—2007 代替GB 5085.2—1996
·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 -- GB 5085.1—2007 代替GB 5085.1—1996
·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 HJ/T 298-2007
固体废物监测方法标准
固体废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 687-2014
· 固体废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 643—2013
·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水平振荡法 -- HJ 557-2010 代替GB 5086.2-1997
· 固体废物 二噁英类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 HJ 77.3-2008
· 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二噁英排放监测技术规范 -- HJ/T 365-2007
·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醋酸缓冲溶液法 -- HJ/T 300-2007
·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 -- HJ/T 299-2007
·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翻转法 -- GB 5086.1-1997
· 固体废物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1-1995
· 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2-1995
· 固体废物 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3-1995
· 固体废物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4-1995
· 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5-1995
· 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6-1995
· 固体废物 六价铬的测定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 GB/T 15555.7-1995
· 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 GB/T 15555.8-1995
· 固体废物 镍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9-1995
· 固体废物 镍的测定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 GB/T 15555.10-1995
· 固体废物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 GB/T 15555.11-1995
· 固体废物 腐蚀性测定 玻璃电极法 -- GB/T 15555.12-1995
其他相关标准
·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 HJ 662-2013
·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 -- HJ 2035-2013
· 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性能测试技术规范 -- HJ 561-2010
· 地震灾区活动板房拆解处置环境保护技术指南 -- 公告 2009年 第52号
·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 -- HJ 421-2008 代替 环发[2003]188号
· 新化学物质申报类名编制导则 -- HJ/T 420-2008
· 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 HJ/T 364-2007
· 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暂行) -- HJ/T 301-2007
· 报废机动车拆解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 HJ 348-2007
· 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 -- 公告 2006年 第11号
· 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区环境保护技术规范(试行) -- HJ/T 181-2005
· 长江三峡水库库底固体废物清理技术规范 -- HJ 85-2005
·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技术规范 -- HJ/T 177-2005
·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 HJ/T 176-2005
· 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导则 -- HJ/T 155-2004
· 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导则 -- HJ/T 154-2004
· 化学品测试导则 -- HJ/T 153-2004
· 环境镉污染健康危害区判定标准 -- GB/T 17221-1998
·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 HJ/T 20-1998
· 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 危害性评价程序与污染分类方法 -- GB/T 16310.5-1996
· 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 GB/T 16310.1-1996
· 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 水生生物积累性试验方法 -- GB/T 16310.2-1996
· 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 水生生物沾染试验方法 -- GB/T 16310.3-1996
· 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化学品危害性评价规范 哺乳动物毒性试验方法 -- GB/T 16310.4-1996
·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 GB 15562.2-1995
·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 GB 4285-89
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法”
资源综合利用包括经济建设中所需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工业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能源及“三废”的综合利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法”是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其中,对于生产过程中废物的排放,从宏观角度要作出限制。如制定严格的消费定额和投入产出比例,以促进原材料的合理利用;对工农业生产过程的废物的处理要作出原则规定,如要求生产者认真执行以综和利用为基础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政策,采取综合利用技术措施,提高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对于已经产生的废弃物,要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回收和再用,促进其转化为社会产品或可供再生利用的资源和能源;对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回收加工利用,也要作出规定,进一步贯彻国家关于再生资源充分回收、合理利用、先利用后回炉的工作方针。
“固体废物环境标准体系”
“固体废物环境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固体废弃物环境立法的一个组成部分,舍此,将无法对固体废弃物实行全面的,有效的管理。这是一个庞大的“标准”群,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包括采样方法、特性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样品标准;鉴别分类指标标准;容器标准;贮存标准;适用于生产者标准;收集运输标准;综合利用标准(包括农用标准、建材标准、能源回收利用标准、资源利用标准);处理处置标准(包括有控堆放标准、卫生填埋标准、安全填埋标准、深地层处置标准、深海投弃标准、工业窑炉焚烧标准、专用炉焚烧标准、爆炸物露天焚烧标准、物化解毒标准、生化解毒标准等)
控制有害废弃物越境转移
1989年3月22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再瑞士巴塞尔召开的“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全球共约全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一部国际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公约中规定控制的有害废物共45类。这是一部国际间控制有害废物污染转嫁法律,我国是签约国之一,需要加强防范,以保证公约在我国疆域内的贯彻实施。
公约主要内容包括:
尽量减少有害废物的产生及其越境转移的条件;
各国有权禁止有害废物进口;
建立一整套有害废物越境转移通知制度;
对于未经进口国、过境国同意或伪造进口国、过境国同意,或转移物与交件所列不符,均被视为非法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产生量,影响,处理措施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过程:收集、运输、处理和资源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案例
信息时代的电子废物
电子垃圾的概念
电子垃圾的危害
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与利用环境保护绿色化学ppt:这是环境保护绿色化学ppt,包括了考纲要求,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绿色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及环境保护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绿色施工环境保护ppt:这是绿色施工环境保护ppt,包括了概论,建筑工程环境管理与绿色施工管理的内容,绿色施工和环境责任,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环境管理方案实施及效果验证,环境管理预案与应急响应,环境管理和绿色施工持续改进,绿色施工的展望,绿色施工案例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关于爱护环境的ppt:这是关于爱护环境的ppt,包括了看了这一组图片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十大全球性问题,试分析浪费水资源的原因,国家领导重视环保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