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最新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 > ppt下载 > PPT课件 > 疾病PPT > 耳穴埋籽操作介绍PPT课件

耳穴埋籽操作介绍PPT课件下载

素材大小:
1.19 MB
素材授权:
免费下载
素材格式:
.ppt
素材上传:
ppt
上传时间:
2018-03-17
素材编号:
164169
素材类别:
疾病PPT

素材预览

耳穴埋籽操作介绍PPT课件

这是一个关于耳穴埋籽操作介绍PPT课件,主要介绍了概念(作用机理);取穴要点选穴原则;耳廓的表面解剖;临床常用耳穴的定位及作用;耳穴压籽的临床应用;操作流程。耳穴压籽临床应用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温春娣 主要内容耳穴疗法种类 毫针 埋针 艾灸 放血 按摩压籽 耳穴注射 贴膏 磁疗等 概念 耳穴压籽 • 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采用磁珠、莱菔籽、王不留行籽等,附在耳穴部位,以小块胶布固定,称为“耳穴压籽” 本法适用于老年,儿童,及惧痛的患者,本法能起到持续刺激的作用,患者可以不定时的在敷贴处按压以加强刺激 属于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材料有: 莱菔籽有行气化痰作用,王不留行籽有活血通络利水作用。耳穴压籽的作用原理(一)中医学机理 1、耳与脏腑的关系密切 • 《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 《千金方》:“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 2、耳与经络的关系 • “《灵枢•口问篇》:耳为宗脉之所聚”。耳为全身经络分布最密之处,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的气都走于耳,其中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二)现代医学机理 1、神经、体液学说:耳穴良性刺激使全身组织器官通过神经和体液综合调节实现,特点是双向调节作用,欢迎点击下载耳穴埋籽操作介绍PPT课件。

耳穴埋籽操作介绍PPT课件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疾病PPT类型的PowerPoint.

耳穴压籽临床应用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温春娣 主要内容耳穴疗法种类 毫针 埋针 艾灸 放血 按摩压籽 耳穴注射 贴膏 磁疗等 概念 耳穴压籽 • 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采用磁珠、莱菔籽、王不留行籽等,附在耳穴部位,以小块胶布固定,称为“耳穴压籽” 本法适用于老年,儿童,及惧痛的患者,本法能起到持续刺激的作用,患者可以不定时的在敷贴处按压以加强刺激 属于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材料有: 莱菔籽有行气化痰作用,王不留行籽有活血通络利水作用。耳穴压籽的作用原理(一)中医学机理 1、耳与脏腑的关系密切 • 《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 《千金方》:“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 2、耳与经络的关系 • “《灵枢•口问篇》:耳为宗脉之所聚”。耳为全身经络分布最密之处,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的气都走于耳,其中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二)现代医学机理 1、神经、体液学说:耳穴良性刺激使全身组织器官通过神经和体液综合调节实现,特点是双向调节作用。 2、全息生物学说:脑内神经元作为反射中枢,形成全息反应路,阐述人体病灶与耳穴之间有直接联系。取穴要点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在耳廓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结节、电阻低等。这些反应点称为刺激点,又称“耳穴” 选穴的原则 1、按疾病相应部位选穴:如胃病取“胃”。 2、按循经辩证选穴:如偏头痛属足少阳胆 经循行部位,选“胆”。 3、按脏腑辩证选穴:脱发、遗精选“肾” 4、按现代医学理论选穴:输液反应选“肾上腺”,月经不调选“内分泌”。 5、按临床经验选穴:如“神门”有镇静、镇痛作用,可治疗失眠、痛经等病。耳郭的表面解剖耳 轮 耳轮结节 耳轮脚 耳轮尾对耳轮 对耳轮体 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下脚耳 屏对耳屏 耳郭的表面解剖三角窝耳舟屏上切迹屏间切迹轮屏切迹耳 甲 耳甲艇 耳甲腔耳 垂 耳穴的分布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 与上肢对应的穴位 耳舟与下肢相应的穴位 对耳轮上、下脚与躯干对应的穴位 对耳轮体部 与腹腔相应的穴位 耳甲艇与头面对应的穴位 耳垂与胸腔相应的穴位 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穴位 耳轮脚周围 4、耳郭分区 耳轮12区 耳舟6区 对耳轮13区 三角窝5区 耳屏4区 对耳屏4区 耳甲8区 耳垂9区 耳背5区 临床常用耳穴的定位及作用 [穴名] 耳尖 [定位] 在耳廓向前 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即耳轮6、7区交界处。 [主治] 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痛症,风疹,失眠。 常用耳穴的定位及作用 [穴名] 神门 [定位] 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 [主治] 失眠、多梦、各种痛症,咳嗽,哮喘,眩晕,高血压,过敏性疾病,戒断综合症。 临床常用耳穴的定位及作用 [穴名] 胃 [定位] 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 [主治] 胃炎,胃溃疡,失眠,牙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临床常用耳穴的定位及作用 [穴名] 心 [定位] 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 [主治] 心动过速 ,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症,自汗盗汗,癔病,口舌生疮,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临床常用耳穴的定位及作用 [穴名] 内分泌 [定位] 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 [主治] 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痤疮,间日疟,糖尿病。 临床常用耳穴的定位及作用 耳背穴位 [穴名]耳背沟(降压沟) [定位] 在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 [主治] 高血压病,皮肤瘙痒。 归纳耳针的临床应用要点 ①在诊断方面的运用: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某些部位发生病变时,往往会在耳廓相应区域出现各种反应,这种病理性反应可表现为变形、变色、脱屑、丘疹、压痛敏感、皮肤低电阻等。这些现象出现在耳穴,可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如胃痛在耳轮脚及耳轮脚消失处等都有可能出现明显的压痛敏感点。归纳耳针的临床应用要点 ②在治疗方面的应用 适应范围(1)各种疼痛性病症(2)各种炎症性病症(3)功能紊乱性病症(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6)传染病(7)用于手术麻醉(8)预防感冒、晕车、晕船,治疗输液反应,还可用戒烟、戒毒等。 常见病症应用(一)不寐神门: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心:耳甲腔正中凹陷处交感: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交界处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枕: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下方脑干:在轮屏切迹处神经衰弱点(垂前):耳垂 4区中央。辩证配穴:心脾两虚:脾、小肠;肝郁气滞:肝、三焦;心虚胆怯:交感、胆;心肾不交:肝、肾;胃失和降:交感、胃、 脾; 常见病症应用(二)便秘大肠:耳轮脚上方的 内1/3处 。直肠:与大肠同水平的耳轮处。交感:对耳轮下脚内 1/3的内上方三焦:外耳道孔后下方与耳屏下1/2连线中点常见病症应用(三)痛经子宫:在三角窝前1/3 的凹陷处。内分泌: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0.5厘米处卵巢:屏间切迹外缘与对耳屏内侧缘之间常见病症应用(三)痛经缘中(脑点):对耳屏外上方上缘中点肾: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肝:耳甲艇外下方神门: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常见病症应用(二)便秘脾:耳甲腔外上方,耳 轮脚消失处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肺:心区的上、下方腹:腰骶椎内侧缘、近耳腔缘内分泌: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0.5厘米处附:各种疾病的耳穴反应 耳穴埋籽操作技术具体流程 准备工作:操作者:仪表整洁,态度和蔼,洗手,戴口罩。 物品及环境:治疗盘,针盒(王不留行籽、莱菔籽)、胶布、安尔碘、棉签、止血钳、弯盘、探棒、快速手消毒液。环境清洁安静,室温适宜。 患者:核对姓名、诊断,做好告知解释工作,取舒适体位。 定穴消毒: 操作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棒自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或按医嘱正确取穴。消毒局部皮肤,自上而下,由内而外,从前到后。 埋豆法:用莱菔籽、王不留行籽等,将其贴于0.5×0.5cm小方块胶布中央,敷贴于耳穴上,并予适当按压。 询问患者感觉,有否晕针,有无疼痛或其他不适。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5次。 埋豆者一般无不适感。 起针,起针后用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再用皮肤消毒液消毒,防止感染。 埋豆者自行揭下即可。 整理床位,协助舒适卧位。清理用物,洗手。 再次核对,记录局部皮肤情况,留针时间、针数、刺激强度等,签名。 评价:选穴准确、操作熟练、局部严格消毒、体位合理、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VHb红软基地

PPT分类Classification

Copyright:2009-2024 红软网 rsdown.cn 联系邮箱:rsdown@163.com

湘ICP备2024053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