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1.49 MB
- 素材授权:
- 免费下载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传:
- ppt
- 上传时间:
- 2016-02-06
- 素材编号:
- 28643
- 素材类别:
- 人物PPT
-
素材预览
这是一个关于墨子鲁问 鲁阳文君PPT,主要介绍了墨子简介、时代背景与文化思想渊源、墨子主要思想及其道德本质、无差等的爱,以人格平等为前提、道德本质的认识等内容。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名翟,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出生于今山东省滕州市,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出身低贱,一生中除著书立说和教授门徒外,还参加过一些政治活动。墨子有著作传世,较能代表墨子学说和思想的有《尚贤》、《兼爱》、《非攻》。学说思想主要包括: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节用,生活上奉行“以自苦为极”。墨家在战国时是一个重要的学派,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鲁问 鲁阳文君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人物PPT类型的PowerPoint.
道德本质探究 —浅谈墨家德育思想
墨子简介
墨子(约公元前480—前390年),姓墨,名翟,战国时期鲁国小邾城(今山东省滕州市)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墨子是一位学贯文理、注重实践、百科全书式的“平民圣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科圣”。他创立的墨家学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墨子工匠出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身于劳动人民并为劳动人民奔走呼喊的思想家。他自幼聪慧好学、智力过人。由于出身低微,他养成了注重节俭、劳身苦志的作风,“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藜藿之羹”,穿“短褐之衣”。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墨子也始终没有放松学习,并针对社会现状,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创立了墨家学派。
时代背景与文化思想渊源
(一)战国时代社会现实
(二)源于早期儒 道思想
(一)战国时代社会现实
1、墨子处于社会动荡的战国时期。
政治上的特点是变法,通过列国变法运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官僚制代替贵族制。
军事上的特点是战争,列国兼并与争霸战争空前激烈,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很大发展。
1.老子思想与墨家思想
1)“天地不仁” “兼爱”理想
2) “俭” “节用”思想
2.孔子思想与墨家思想
1) “俭”的主张 “节用”思想
2)“泛爱众”及“孝道”思想 “兼爱”思想
3)“举贤才”的主张 “尚贤”思想
4)“义”及“利”思想 “贵义”思想
墨子主要思想 及其道德本质
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墨子提出10大伦理主张
“兼爱”——爱人如爱己,爱别国如爱本国,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非攻”——反对战争,主张和平相处;
“尚贤”——唯才是用,唯贤是用,反对任人唯亲;
“尚同”——崇尚国家统一;
墨子的政治主张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宗教等诸多领域.他的主要思想、业绩体现在《墨子》一书中。《墨子》一书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基本核心思想,便是墨子提出的“兼爱”(兼相爱),“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
兼爱——墨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
兼爱的根本出发点:阻止强执弱、众劫寡、富侮贫、贵傲贱、诈欺愚的暴虐行径。使得弱小的诸侯国能够摆脱被灭亡的厄运,使得受欺压受凌辱的人民能够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兼爱的思想内涵
无差等的爱,以人格平等为前提
有原则、有目的的爱,而不是乱爱
互利互助的爱
人类完整普遍的爱
无差等的爱,以人格平等为前提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
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天下的人都相爱,强大的就不会压迫弱小的,人
多的就不会抢劫人少的,富有的就不会欺侮贫穷
的,显贵的就不会轻视低贱的,诡诈的就不会欺
骗愚笨的。
有原则、有目的的爱,而不是乱爱
杀盗非杀人
*强盗是人,但爱强盗不是爱人,不爱强盗不是不爱人。强盗不是一般人,是该杀的人。只有邪恶得到惩处,兼爱的理想才能得到实现。
!为了整体的利益,牺牲局部的利益是必要的。
互利互助的爱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爱利别人与爱利自己是统一的,体现了为别人就像为自己的道德原则。
人类完整普遍的爱
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
*爱人,要等到普遍的爱所有人才是真正的爱人。
兼爱思想的实现
“贵义”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
言行合一的追求
义行实录
“贵义”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
墨子说:“义,利也”。(《墨子·经上》)
墨家以利来解释义,但墨家所讲的“利”是“兼相爱,交相利”之“利”,是“利天下”之“利”,“义”是公利;凡合乎“义”的东西才必然有利,大利、利他和公利便是“义”;在社会生活中,施义于人,就是爱利万民,就是“从而爱之”,“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
墨子说:“万事莫贵义。”(《墨子·贵义》)“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墨子·天志上》)
义是利的前提。利与不利,首先要看其义与不义,以义断利害,以定是非,义为第一位的,当义与利冲突时,墨家主张“贵义”,即取大利而舍小利
具体说来,墨家既然主张“贵义”的社会行为准则,故主张以义为道德行为的标准,善不善的区分,赏罚的准则。如此能因人们的善,激励他使勉为善;就人们的恶,而劝导他,而能使他于善。
墨子重视义,所以他在《墨子》一书的每一篇都离不开言“义”,能“兼爱”天下便是“义事”,“非攻”他国是“义”,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非乐都是“义事”,因为这些都是为整个天下谋取利益,去除祸患的。
言行合一
子墨子曰:“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
墨子“坐而言,起而行”,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实行主义者。他审慎地提出一种主义,就要将它实行。
墨子创立三表法
第一表:“有本之者”,立论要“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即历史的经验和知识。
第二表:“有原之者”,立论还要“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即依据民众的经历,以广见闻。
第三表:“有用之者”,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思想与言论的正确与
否,也就是“发以为行政,观其中国家人民百姓之利。”
有力者助人,有财者分人,有道者教人
他本着“有好道术要教悔人”的热忱,到处演说,到处游说,劝人用他的主义共同挽救天下。
止楚攻宋
劝说齐国放弃攻打鲁国
劝卫养士
道德本质的认识
1.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墨子要求人们“兼相爱,交相利”,把“贵义”作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希望通过互助互利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2.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墨子一生践行兼爱思想,墨家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格的团体,墨家弟子不光要学习墨家学说,还要亲身加入到实践主张的行列中。为实现其兼爱理想,他们要时刻准备着投入到守御弱国的任务中。有关墨子的ppt:这是有关墨子的ppt,包括了关于墨子和《墨子》,兼爱(上),文选第一段,本段重要词语,本段中心内容,本段中心内容,翻译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墨子两章ppt:这是墨子两章ppt,包括了有关孟子和《孟子》,其文气势充沛,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注意朗读的节奏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墨子教案PPT:这是一个关于墨子教案PPT,详细的介绍了墨子的十项主张思想以及生平成就。墨子(约前480-前400年),是春秋末战国初时期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本名翟,鲁国人,也有的人说是宋国人。非常详细精彩的内容,不容错过!欢迎下载墨子教案PPT。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西到郑、卫,南到楚、越。他还曾和公输班论战,成功地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